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是歐盟及歐洲經濟區國家用于食品、飼料和食品接觸材料安全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中國出口產品被RASFF通報,不但影響產品的銷售,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同時也會給“中國制造”的聲譽帶來影響。本文從通報概況、通報國家、通報產品類別和通報危害類型等方面梳理分析了2021年第三季度歐盟RASFF系統通報中國產品(不包含香港、澳門和臺灣)的情況。
一、通報概況
2021年第三季度,歐洲31個國家通過 RASFF通報了1178批產品,與上一季度的1120起相比略有增長,但較20年第三季度的877起相比增長34.32%,增長趨勢明顯。其中,第三季度RASFF對中國產品發布了79起通報,占總通報量的6.71%。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中國產品被通報數量無論是與上一季度相比還是與2020年第三季度相比都有明顯的增長,其中環比增長33.90%,同比增長43.64%。
二、通報國家
2021年第三季度,共有17國家對中國產品發布了通報。通報中國產品數量排名前三的國家是波蘭(16起,占比20.25%),西班牙(12起,占比15.19%),德國(12起,占比15.19%),占同期 RASFF對中國產品通報總數的50.63%。2021年第三季度RASFF通報中國產品數量情況見圖1。 圖1 2021年第三季度RASFF通報中國產品數量情況
三、通報產品類別
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共有16類產品被通報,食品、食品接觸產品和飼料分別被通報33起、44起和2起,被通報數量排名前二的產品是食品接觸產品(44起,占比55.70%),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品(6起,占比7.59%),其次是魚和魚類制品(4起,占比5.06%)以及水果和蔬菜(4起,占比5.06%)。其中,食品接觸產品被通報數量超過了第三季度中國被通報產品數量的一半,較上季度增加了15起,是第三季度中國產品被通報數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2021年第三季度RASFF通報中國產品類別情況見圖2。 圖2 2021年第三季度RASFF通報中國產品類別情況
四、通報危害類型
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被通報產品涉及15類危害類型,共計78項(其中兩條通報未說明通報原因,另有一條通報涉及兩種危害類型)。排名前三的危害類型是組分(31起,占比39.74%),農藥殘留(14起,占比17.95%),遷移(10起,占比14.10%)。
其中,食品類的主要危害類型為農藥殘留(14起,占比42.42%),主要涉及環氧乙烷、唑蟲酰胺、2-氯乙醇等農藥;食品接觸產品的主要危害類型為組分(29起,占比67.44%),通報原因絕大多數是由于產品中含有竹子、玉米、稻殼等,相關出口企業需盡量避免在產品中使用這些物質;此外,因遷移被通報的食品接觸產品占比也較高(11起,占比25.58%),主要涉及初級芳香胺、甲醛、三聚氰胺、揮發性有機成分等物質。
2021年第三季度RASFF通報中國產品危害類型情況見圖3。
圖3 2021年第三季度RASFF通報中國產品危害類型情況
數據來源:https://webgate.ec.europa.eu/rasff-window/portal/?event=SearchForm&cleanSearch=1
(說明:本文分析數據以RASFF官網2021年10月8日發布的數據為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