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044,861件,同比增長6.37%,解決836,072件,投訴解決率80.02%,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1,592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10,675件,加倍賠償金額1,181萬元。全年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131萬人次。
盤點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情況,伴隨新業態、新模式、新政策的出現,消費維權形勢也發生較大變化。在傳統消費領域突出問題中,食品安全有待加強。
食品安全有待加強
食品安全事關千家萬戶,關系消費者的生命健康。但仍有一些不法經營者唯利是圖,損害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經營者以次充好,摻雜摻假,甚至售賣過期、霉變食品、“三無”食品等;二是夸大宣傳,比如宣稱低卡食品,實際遠超標準要求等;三是夸大保健食品功能,比如宣傳預防或者治療疾病;四是食品質量不合格,造成腹瀉、中毒等人身傷害;五是一些社區團購出售低價食品,無檢疫證明,進貨渠道不明,存在安全風險。
例如,2021年2月7日,消費者王先生投訴稱,其于1月26號通過社區團購平臺購買五花肉片,到貨后為冷凍狀態,第二天解凍后,發現不是新鮮肉,肉皮可以輕易撕掉,還有異味。消費者在手機上未找到平臺的售后端口,只能到提貨點要求團長通過平臺退貨退款,團長前后申請了三、四次,對方都不退貨退款。消費者認為部分商家打著社區團購的幌子,售賣三無產品,坑害消費者,社區團購平臺相關產品頁面介紹很少,沒有客服售后,也沒有商家的任何信息,出現問題無法有效解決,遂投訴至武漢市消費者協會。經調解,商家為消費者辦理了退貨退款。
2021年5月4日,貴州省畢節市消費者劉女士在某超市購買了一包餅干,回家后與家人共同食用,劉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吃完以后感覺該餅干味道跟正常的差別很大,結果發現該餅干已過期了,遂向畢節市七星關區海子街消協分會進行投訴,請求幫助維權。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被投訴方向消費者支付醫療檢查費用1625元,并賠償1500元。同時,市場監管部門對該超市予以立案查處。
【消協意見】
食品安全無小事,經營者不能心存僥幸,喪失公德。經營者應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規范生產加工流程,嚴格執行食品查驗和記錄制度,做好食品運輸及貯存工作。全面履行告知義務,對影響消費者安全、與其購買決策有重要影響的配料情況,進行顯著提示,依法處置臨期食品,杜絕隱瞞、夸大等不實宣傳。消費者要注意選擇正規購買渠道,查看食品標簽內容、檢驗檢疫證明等,遠離低價低質食品。通過社區團購選擇食品的,要慎重選擇交易對象,盡量避免參與個人微信團購群,注意保留食品介紹、服務承諾、團聊記錄、支付憑證等。因所購食品致病,要及時就醫,并獲取有效維權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