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營養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我國特殊食品產業孕育著巨大的生機和發展潛力。在10月31日舉行的2018第三屆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會議暨首屆特殊食品展覽會上,來自政府、學術界、協會組織及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為中國特殊食品產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營養健康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我國仍然存在更加復雜和關鍵性的營養問題,而且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國民健康重要因素。”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語監測評估司副司長張志強指出,其主要表現為營養不足、營養過剩以及老齡問題非常突出。
“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占到了2億多,到了2025年要達到3億。所以老年人營養保障和改善將成為我們重大的挑戰。2017年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針對我國主要營養問題確定了今后十年間要實現營養改善目標。”張志強表示,目前我們國家相對于日本和歐美國家來說,營養保健型食品品種還是不夠的。
“目前,我國國民中,76%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70%有過勞死的危險,20%患有慢性病,占全部死亡的86%。中年人死亡原因中,有22%是心腦血管病。” 由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進出口檢驗檢疫首席科學家龐國芳表示,營養健康事業要迎著朝陽發展。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進一步提出,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已經解決了13.7億人吃得飽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吃得好的問題,現在正在解決吃得健康的問題。在實現目標的征程中,作為適用于老、幼、病、患人群特殊食品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居民消費水平以及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升,中國特殊食品產業孕育著巨大的生機和發展潛力。
特殊食品主要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提到,伴隨著政府科學監管、行業企業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保健食品經歷了從發展到規范,從規范到發展這樣一個不斷前進的進程。作為食品領域的風險行業,中國特殊食品管理要求是最高的。制度最多,措施最嚴,達到了歷史最好的安全水平。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從單一到系統,從盲從到規范,從被動到科學的進程。
邊振甲指出,行業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和特殊食品產業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突出,很容易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比如,特殊食品存在虛假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違法添加等潛在風險,產業基礎仍然比較薄弱,消費者的信心不足等等問題。
“特殊食品是人類追求健康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理事長、工信部原總工程朱宏任表示,特殊食品產業之所以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其發展潛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隨著我國人均GDP的逐步提升,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特殊食品消費對象人群顯著增加。同時,人口結構變動也帶動特殊食品消費。2017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2.41億,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1.58億,占比達到11.4%,都以超過國際上一般認為的老齡化社會的數量界限,且呈加快之勢。同時,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實施,2015至2017新出生人口達5114萬,新生兒、低齡兒都對特殊食品有生產需求。鑒于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產生大量亞健康人群,對他們而言,特殊食品已經成為常態化消費必需品。
特殊食品是滿足老人、嬰幼兒、病人等特殊人群、特殊需要的食品,與普通食品相比,其安全性更加不可忽視。對此,朱宏任提出,在特殊食品企業謀求更大發展時,要力求做到牢牢把握安全有效的生命線,緊緊抓住合法合規的護身符,大大加強改革創新助推器,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孫寶國建議,未來中國特殊食品產業應該盡快構建國家特殊食品科學技術創新體系。同時,由于特殊食品直接作用于特殊人群,與健康生命息息相關。因此,政府要嚴格管制安全性。在管理中,重點做好產業政策、標準政策、監管政策的配合和銜接,發揮政策的整體效應,既提高特殊食品的安全性保障,又促進我國特殊食品產業健康科學快速持續發展。充分發揮我國資源優勢和傳統優勢,傳承和弘揚中國藥食同源養生文化,融匯現代醫學、養生學理論,吸納生命健康食品生產技術,打造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國飲食文化特色,人民群眾歡迎的特殊食品,加強特殊食品科普宣傳教育,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大連珍奧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玉琦認為,企業是變革發展的主體,從事特殊食品產業,安全是第一責任。
“未來中國的市場還是一個全球最大的市場,為了深耕這個市場,我們要走出去學習世界的先進科技,引進來西方的一些方法、技術和人才,結合東方智慧,產出更好的產品。如何確保消費者能夠安心、放心使用我們的產品,那就需要我們真正意義上講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亢鲇瓶靠浯笠呀涍^時,現在理性的消費時代已經來臨。”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貞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