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內食用受污染的濕粉類食品引發的食物中毒呈上升趨勢,為消除食品安全風險,2020年10月至今,惠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開展了惠州市域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風險危害的調研。
調研組實地走訪了惠城區、惠東、惠陽、龍門、博羅、仲愷等9家濕粉類食品生產企業和18家經營企業,對企業在原料查驗、環境監測、產品封裝、包裝標識以及標準法規的解讀等多個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現場答疑和指導,對生產企業的原料、倉儲、磨漿、蒸粉(熟化)、冷卻、切粉以及生產環境等多個環節進行了取樣分析,旨在探明濕粉類食品中椰毒假單胞菌的污染源頭、污染途徑以及毒素產生的途徑和規律。
根據濕粉類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的特點及初步調研成果,防范濕粉類食品中米酵菌酸中毒風險,除了監管部門持續發力外,離不開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消費者的共同努力:
首先,生產經營企業應認真履行食品主體責任,落實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食品原料合格、來源可溯;嚴格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質期不超過24小時的產品其生產日期要標注到小時,確保在保質期內售賣;濕粉的生產經營條件持續符合許可條件,防止人流、物流交叉污染,確保生產環境衛生清潔,貯存、運輸溫度符合要求。
其次,消費者選購河粉、米粉、米線(尤其是散裝稱重的產品)時,要選擇干凈衛生的經營場所,認真閱讀產品標簽,注意產品是否有異味、變色等感官異常,產品是否超過保質期,購買后應在規定條件貯存并在保質期食用。盡量不要自制發酵生濕面制品。
最后,如果發生疑似食品中毒,必須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盡快催吐,排出胃內容物,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和對機體的損傷,并及時送醫院救治。
未來,惠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將繼續發揮技術支撐作用,進一步研究濕粉中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的產毒規律及防范措施,保障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