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去年7月種的,現在就能收獲了?!薄叭绾蜗路N、怎么防蟲這些可一步都不能馬虎?!比涨?在錦屏縣鐘靈鄉寨稿村,47歲貧困群眾楊春林一邊挖茯苓,一邊給記者介紹。
山坡上,茯苓已基本成型,每隔幾米就能找到一個松樹兜,樹兜周圍布滿了茯苓,用鋤頭掀開土,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 記者將挖出來的一個茯苓掰開,只見內部呈白色,還有斷面顆粒性,用力一捏,即刻變成了粉末狀。 “你拿的這個茯苓好啊,色白皮薄還有根,是上等貨?!睏畲毫煮@喜地對記者說,說完他用手掂量了一下,“少說20斤,不過我種過最重的茯苓曾達50斤呢!” 從2012年起,楊春林便在錦屏縣和天柱縣多個地方小規模零散種植茯苓。2017年,他在500個樹兜下種的茯苓產出7200斤,收獲了21600元。 2018年7月,在幫扶干部楊鑫的引領下,楊春林與另一戶貧困戶楊啟成搭伙,在寨稿村流轉了30戶村民130余畝土地發展油茶,并利用山坡上的1000多個松樹樹兜,套種了茯苓。 楊春林種茯苓,只是錦屏縣的種植戶之一。 上世紀70年代,錦屏縣有許多茯苓加工廠和小作坊,后來還成立了錦屏縣茯苓開發基地。錦屏的茯苓加工產業為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增加財政稅收、貧困農戶脫貧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1980年以前,錦屏縣茯苓加工只是小規模經營,小打小鬧。那年后,隨著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落實,漸漸地發展到聯戶加工。”茅坪鎮70歲的龍咸鈞便是其中之一,他向記者道出了錦屏縣茯苓加工產業的一段歷史。 作為全國著名的林業縣之一,錦屏縣生長著大量的杉、松樹。而茯苓是一種腐生真菌,在自然界中通常生長在松屬植物經砍伐后的松蔸、樹樁或朽木上。古稱茯苓為“松腴”“松茯苓”,意即松之精華,其營養來源與松樹的密切關系。 靠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上世紀80年代,錦屏縣茅坪鎮成為了當時茯苓產業加工的主要集散地,各地做茯苓生意的老板都云集此地。 “當時,整個茅坪鎮加工茯苓的就有128戶,基本覆蓋了鎮上家家戶戶,那時上等的茯苓每公斤能賣到30元,每次出去跑一趟,我起碼都有十余萬元的收入?!饼埾题x回憶。在茅坪鎮,普通加工戶月收入基本為3000元至3500元,而像龍咸鈞這樣的大戶每月收入在萬元以上。 茅坪鎮的茯苓加工做得風生水起,錦屏縣內的貨源地也遠遠不能滿足加工業的需求。除了本縣的啟蒙、隆里、八飄、花橋等地,還有天柱、黎平、從江等外縣,甚至還有云南麗江、四川輔威、湖南靖州等省外地區都成為了茯苓貨源地。 “拖拉機、汽車、卡車都在拉貨,后來加工大戶們聯手,在外省進貨時還動用火車皮拉貨?!饼埾题x感嘆。經過加工后的干茯苓、平片、卷筒、茯苓丁、剪邊碎、茯苓粉末等,因為品質較好,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部分產品出口國外。 然而,茯苓產業的發展并非一路向好。隨著時間的流逝,茅坪鎮的茯苓加工業逐漸步向了衰亡。 1997年,由于國家對林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松、杉樹被控制砍伐,再加上幾十年的砍伐,松樹數量銳減,由松樹種植茯苓的貨源日益稀少。供貨方價格抬高,茯苓購買方加工后獲利少,市場對茯苓的需求量日漸飽和,銷售市場不景氣,許多加工戶都轉型了。 日積月累,錦屏縣的茯苓種植與加工等規模遠不及當初。截至目前,錦屏縣共有茯苓面積310畝(按照60個樹兜算1畝),其中,2018年續存200畝,2019年新增110畝,主要分布在隆里鄉與鐘靈鄉。 “雖然種植不多,但對于茯苓的發展來說,是老百姓脫貧增收的一條渠道?!卞\屏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龍遠生說,“我們將規劃擴大茯苓種植面積,預計到2020年,縣內茯苓種植將達到1000畝,全力帶動群眾增收?!保ɡ铥?楊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