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臺灣“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從大陸豬肉制品(香腸)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這離10月31日首次自大陸香腸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僅隔半月。
這一豬肉香腸制品,是臺中清泉崗機場檢疫站從旅客農產品棄置箱中收集來的,于11月6日寄達家畜衛生試驗所,經測序反應確認,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病毒株基因片段相似度達100%。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組長彭加芬告訴《財經》記者,該樣品在發現時,外包裝已經被旅客拆除了,樣品放在采樣盒里送到實驗室。由于臺中機場班機降落不多,在巡查時間范圍內,對應的只有來自大陸的航班,“就是那趟班機旅客丟棄的東西”。
自2018年8月間起,臺灣針對大陸入境航班旅客的隨身行李及大型行李加強檢查,同時定期采樣。“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在11月15日表示,大陸非洲豬瘟疫情持續蔓延,已擴及17個省份,達66案例。
臺灣地區不是孤例。韓國時報8月26日報道,在韓國游客從東北帶回的血腸和餃子里檢出了非洲豬瘟病毒(ASFV)基因。日本農林水產省10月22日表示,從北京赴日的旅客攜帶的香腸,重約1.5公斤,真空包裝,已經過一定程度的加熱處理,對ASFV呈陽性反應;11月10日,農林水產省再發公告,在羽田機場由中國旅客攜帶的水餃中檢出ASFV基因,很有可能是使用了受到感染的豬肉。
臺灣“農委會”表示,鑒于韓、日也從大陸旅客攜帶的香腸和餃子中檢出ASFV基因,說明旅客從大陸攜帶的豬肉產品,傳播非洲豬瘟的風險極高。近日,島內各網絡電商也紛紛表態下架來自疫區的肉制品。
這一致命的豬瘟病毒可能會隨時傳播至亞洲其他國家,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對于中國爆發的此次疫情,即時的響應措施是盡快消滅它。
如何侵入肉制品
自8月發現首例非洲豬瘟至今,在國內相距4600公里路程的多地分別發生疫情,已經從北到南貫穿了中國,疫情密集爆發,時間分布之近、地理分布之廣值得警惕。
8月3日,遼寧沈陽發現首例疫情。引發疫情的病毒特征性基因序列與東歐和俄羅斯近期流行的毒株同源性極高。
一個有可能的推斷是,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舉行世界杯期間,國人出境看球賽,順便從俄羅斯購回攜帶了病毒的肉制品。這些肉制品未能全部食用,剩下的成為泔水。隨后,用泔水喂養生豬,引發疫情。
第二例發生在8月14日,一生豬供應商從黑龍江省佳木斯湯原縣鶴立鎮將一車生豬260頭運至鄭州,并向鄭州雙匯屠宰廠銷售,在接收檢驗檢疫時,發現生豬存在異常,其中有30頭死亡,駐鄭州雙匯的官方動檢人員于當日立即向鄭州畜牧局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檢測確認為非洲豬瘟疫情。
兩個多月后,臺灣“農委會”稱首次從大陸香腸中檢出ASFV基因,該產品外包裝顯示為“雙匯香脆腸”。
《財經》記者查詢雙匯網站中的產品目錄,顯示香脆腸屬于中低溫肉制品,該公司共有煙熏火腿、火鍋脆皮腸等40余種中低溫豬肉制品。
雙匯發展(000895.SZ)董秘11月2日對外宣稱,公司高低溫肉制品在加工過程中均能殺死非洲豬瘟病毒。
非洲豬瘟病毒60度以上溫度,30分鐘就可被滅活。不過,這種病毒非常頑固,能夠在異常寒冷或炎熱的氣候條件下生存很長時間,在以煙熏、腌制方式制成的豬肉制品中,ASFV可存活半年以上;在血液、糞便和組織、凍肉、未熟肉、腌肉、泔水、下腳料中都可長時間存活。
彭加芬表示,臺灣推薦的高溫消滅ASFV方法是,加熱90度以上持續一小時。采樣到的“雙匯香脆腸”就像是一般的風干臘腸,并未經過高溫處理,“我們認為里面的病毒是有高度傳染風險的。”
此外,雙匯網站顯示,該公司還生產生鮮類豬肉制品。一旦有攜帶ASFV病毒的豬肉原料混入,而生鮮類肉制品不經高溫加熱處理,病毒就容易藏身其中。
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獸醫Juan Lubroth稱,豬肉產品的運輸能夠快速傳播疾病,例如中國爆發的非洲豬瘟病毒,“很有可能是此類產品的運輸,而不是生豬導致病毒傳播至中國其他地區。”
從豬肉產品,到活豬被感染,中間關鍵的傳播環節,很有可能是廚余垃圾。游客們不經意間攜帶的豬肉產品是國際間一種快速的傳播渠道,多米尼加、巴西、海地、古巴等爆發疫情皆源于此。
早在今年3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一份名為《非洲豬瘟對中國的威脅》報告中預警,2017年3月俄羅斯東部城市伊爾庫茨克爆發非洲豬瘟,這座城市距離中國邊境僅1000公里,非洲豬瘟很有可能會被傳入中國。
“我們知道它會發生。” Juan Lubroth在接受《知識分子》公眾號采訪表示,這不是關于非洲豬瘟是否會傳入中國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傳入的問題。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報告顯示,在中國發生的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中,沈陽市的一養豬戶飼養的豬陸續發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豬剖檢發現脾臟異常腫大,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經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檢測,確診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與俄羅斯和東歐目前流行的格魯吉亞毒株(Georgia 2007)屬于同一進化分支,提示疫情可能來自俄羅斯和東歐疫情國家。
業內也有猜測,疫情不一定來自歐洲,而是來自非洲。中國同許多非洲國家間的人道主義援助與公共工程,往來也頗頻繁。
僅就國內的傳播途徑而言,上述鄭州這起病例,雖然來自佳木斯,但經檢測,調出的養豬場并非疫源地,當地在彼時也沒有出現疫情。該批生豬通過公路運輸,途經多省市,行程2000余公里,流行病學背景復雜。
這其中有多重傳播途徑,比如,運輸生豬的車上存在含有ASFV的豬糞;也可能是在長途運輸中,生豬有2天時間一直待在車上,再加上高溫,抵抗力下降,繼而產生感染;此外,司機選擇的多個??康馗浇欠裼袀魅疽咔?,然后再感染給車上的豬。
截至記者發稿,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尚未公布,與非洲豬瘟疫情爆發源頭相關的確鑿證據。
控制疫情
非洲豬瘟病毒的直徑有兩百多納米,由于它的塊頭比較大,難以附著在空氣中的粉塵上,因此不會像口蹄疫那樣,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所以,只要發現疫源,第一時間將源頭撲滅,然后,將養豬場徹底消毒,是很有效的防控手段。
中國的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十分嚴峻,疫情在17個省份發生,已傳入南方腹地生豬養殖大省。美爾雅期貨分析師劉陽對《財經》記者分析,安徽、四川、山東出欄量大,浙江、江蘇、福建等地的豬肉消費量大,但本省的養殖場體量較小。一旦某個養豬大省發現非洲豬瘟,就不能再把豬肉銷售到外省,這樣避免了豬瘟的進一步擴散,同時各地供需也會不平衡。
中國是世界生豬養殖和豬肉消費第一大國,生豬養殖量和存欄量均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居民豬肉消費占肉類消費的60%以上,如果非洲豬瘟擴散蔓延,將會嚴重威脅全國生豬養殖業健康發展和居民日常生活。
不過,這種病毒雖然對豬來說十分兇殘,但對人體不產生危害,豬是ASFV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豬和野豬外,不會感染人,也不感染其他動物。另外,病毒自身其實比較脆弱,正確的消毒方式及蒸煮烹飪過程,均能將其殺死。即使人們不慎吃下感染了ASFV的豬肉,也無需擔心,更值得關注的是攜帶病毒豬肉制品可能引發新的疫情。
這一病毒算得上豬的致命殺手。它會嚴重影響豬的免疫系統,自然感染的潛伏期一般為4天-19天。急性感染的豬多表現為食欲減退,高溫達40℃-42℃,擠成一團,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皮膚發紺和出血,偶爾會出現嘔吐和腹瀉。上述癥狀出現后,7天-10天內感染的豬會死亡,死亡率可高達100%。
由于非洲豬瘟病毒亞型多,且非常容易變異,致使人類還沒有高效的防控能力。雖然非洲豬瘟發現已近一個世紀,但至今也無有效的疫苗面世。
常規滅殺疫情的手段,只能采用撲殺豬,這一看似殘忍卻是阻止這場疫病傳播的最為有效的方式。因此,防患于未然就顯得格外重要。
由于非洲豬瘟會使感染的豬發病癥狀劇烈且明顯,因而會迅速“暴露目標”,讓人們可以及時通過隔離、撲殺等措施加以控制。
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生豬長距離調運是疫情跨區域傳播的主要原因,內蒙古、河南的非洲豬瘟疫情均是跨省調運生豬引發的,而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以及未清洗、消毒運輸車輛具有較高的疫情傳播風險。同時,有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違法違規調運生豬,引發個別地區非洲豬瘟疫情。此外,國外的研究也表明,有接近一半的非洲豬瘟疫情系生豬調運引起傳播的。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表示,雖然以跨省調運為代表的長途調運比例不高,但是影響很大。
為此,《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發生疫情的省份及相鄰省份,要立即關閉轄區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禁止生豬跨省外調,對生豬產品調運繼續實施差異化管理。其他省份調運生豬不得經過發生疫情省份。運輸生豬等活畜禽的車輛不再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
目前,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三部委已下發加強生豬調運監管,做好生豬運輸車輛備案等有關工作的通知,全面強化生豬運輸車輛備案等監管措施,有效防范非洲豬瘟疫情跨區域傳播。確保從2018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和監管。
聯合國糧農組織跨界動物疫病應急中心區域協調員Wantanee Kalpravidh曾表示,完全禁止生豬和豬肉產品流通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因為這么做可能會導致非法運輸方式的滋生。
與此同時,用泔水飼喂生豬也是非洲豬瘟傳播的重要途徑。國外有專家對2008年—2012年查明的219起非洲豬瘟疫情進行分析,發現45.6%的疫情系飼喂餐廚剩余物引起。
根據農業農村部方面的消息,對疫情發生原因進行初步分析表明,在我國發生的前21起非洲豬瘟疫情中,有62%的疫情與飼喂泔水有關。這些疫情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往往呈多點集中發生,這在安徽省9月初的幾起疫情中表現尤為明顯,而且有關部門也曾在內蒙古某養豬場飼喂生豬的餐廚剩余物中檢出ASFV核酸陽性。
由此,《通知》也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全面禁止用餐廚剩余物飼喂生豬。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駐華代表文森特·馬?。╒incent Martin)告訴《財經》記者,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過去幾年中一直非常重視非洲豬瘟的風險,并提高了應對這種情況的能力。但由于豬群的規模和密度、市場鏈的復雜性和長度,以及小農的生物安全條件,因此存在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