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國內外報道看,微塑料顆粒普遍存在于貝類中,大型哺乳動物、魚類、浮游動物體內也都檢出微塑料。那么,食用海產品是否影響人體健康?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王菊英長期從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方面研究,她對經濟觀察網表示,微塑料是一個新型環境問題,普遍存在于海洋環境中,目前包括監測方法標準化的研究仍存進一步拓展空間,其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的影響也正在研究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道,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表明通過食用海產品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影響。
“不過,其潛在影響不容小視。”王菊英坦言,目前基本普遍認同,微塑料是粒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可以繼續分解,對人體健康影響需引起廣泛關注。
據她介紹,從目前報道和研究看,表層海水、水柱和海底沉積物中以及近岸、大洋和極地都發現有微塑料存在,海洋生物體中也存在。有些研究可能檢出微塑料濃度很高,主要是采樣用的網、過濾用的膜孔徑非常小,會把粒徑非常小的塑料顆粒計算在內。若采用稍大一點的孔徑,可能檢測出的量要差好幾個數量級。
王菊英說,目前絕大部分微塑料對生物體影響的實驗室研究,其濃度都高于實際環境濃度。學界分析方法不統一,不同研究間可比性不是很強。現在學界也在努力推出微塑料的標準化分析方法。
經濟觀察網了解到,2016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把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問題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等并列為全球性重大環境問題,相關國家和環境組織出臺了一些行動措施和法規。
中國是最早頒布限塑令國家之一,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此外,國內相關海洋環保法律法規、條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也都要求加強塑料陸源入海污染防控,嚴控塑料垃圾傾倒入海。
據王菊英講,國內實施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方案有效減少了陸源和海源垃圾輸入,固廢特別是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也從源頭上防止陸源垃圾入海。
她援引國外研究數據解釋稱,就塑料回收利用率排名而言,歐盟30%,位居第一;中國25%,位居第二。而世界平均回收利用率是9%。“所以中國在固廢回收利用的相關措施上較為有力。”她講道。
11月8日,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對外發布《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下稱《計劃》),為期三年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正式打響,其中明確到2020年,全國農膜回收率達80%以上。
《計劃》還提出,河北、遼寧、山東、河南、甘肅、新疆等農膜使用量較高省份力爭實現廢棄農膜全面回收利用。在重點用膜地區,整縣推進農膜回收利用,推廣地膜減量增效技術。這將進一步從源頭上防止陸源塑料垃圾入海的輸入。
此外,科技部啟動了重點研發專項,專門針對海洋微塑料的來源、分布和防治技術等開展研究。相關部門也從2007年開始實施海洋垃圾的業務化監測,2016年開始對海洋微塑料進行監測。
王菊英表示,今后將從研究方案、加強監測、科學評估、社會參與、宣傳教育以及國際合作等六方面進行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她認為,應加強海洋垃圾監測,掌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分布規律,同時加強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更加科學地評估海洋垃圾的環境影響,特別是微塑料對海洋生態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另外,還要加大對社會各方參與垃圾分類的支持力度,加強塑料垃圾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推動公眾參與,轉變消費方式,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參與應對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的國際進程,積極推進全球海洋垃圾治理。”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