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集膽汁 (一)彈性閥門控制采集法 采集裝置是由25~50毫升量筒、口徑5厘米漏斗以及與閥門外孔大小相匹配的金屬探針組成。用酒精棉球對探針及導管開口周圍進行消毒處理,每日早上飼喂前4~5小時開始采集膽汁。助手在正前方用熊最喜歡吃的食物引誘注意力,趁熊低下腹部之機,操作者于籠下將探針、量筒垂直對準閥門,輕輕向上頂動彈簧軸芯,膽汁沿著探針經漏斗進入量筒,當探針離開閥門時,閥門重新關閉。記錄每次采集的膽汁量,每隔1~2小時再重復采集,喂食前共收集2~3次。 (二)無管引流采集法 用消毒過的12號導尿管或乳導管緩慢的經皮膚上留下的癍痕組織孔,沿瘺道向內延伸,當穿進膽囊后便有膽汁順著導尿管流進量筒;也可以用類似乳導管針沿著瘺道進入膽囊。在插管或插針的過程中,一定要緩慢試探、逐漸而進,且勿性急,遇到阻力千萬別強行,特別是用金屬導針時更要小心謹慎,不要在瘺道里造成新的損傷。 二、膽汁加工 (一)過濾 收集的膽汁都應進行過濾,通過過濾可將部分膿汁、皮屑和被毛等雜質濾除。其方法是用120目篩網或絲綢布進行過濾。過濾后的綢布、篩網要及時清洗,晾干備用。 (二)離心 將過濾后的膽汁盛在離心管內以每秒3 000轉的速度離心25~30分鐘,然后取出離心管進行觀察,根據膽汁在離心管中的不同層次可估計出膽汁的質量和評估出膽囊有無感染。若離心管內膽汁表面有一層黃色或白色物質,說明膽汁內混有膿汁,膽囊內有化膿感染現象;若在膿汁緊下方出現一環形無色透明帶,說明膽囊有慢性炎癥,透明物質為黏性分泌物;若為黃色或棕色透明液體,即為膽囊膽汁;若離心管底部沉有黑色物質,多為金屬彈性閥門長期受膽汁浸泡腐蝕而脫下銹屑。收集膽汁時,可用少許棉花伸進離心管輕輕吸取,或用吸管將膿汁和黏液吸出棄之,然后再把膽汁倒進瓷盤中,沉淀物棄去。 過濾與離心是保證質量的關鍵性步驟,只有通過這樣處理后的熊膽粉才符合一等品。否則熊膽粉質量難以保證,收粉率雖高(主要是黏性蛋白多的緣故),但熊去氧膽酸含量不會高,難以達到部頒標準,不能藥用。 (三)烘干 將膽汁盛在瓷盤或陶瓷盤內,其厚度隨個人習慣和需要而定,將盤子放進電烤箱,溫度調到40~50℃之間,一般一天左右即可烘干,如果膽汁較多,烘烤時間將延長。瓷盤內的干熊膽可借助器具將其鏟起,這樣,在收集過程中,大部分變為粉末狀物,“熊膽粉”便由此而得名。 有人為了獲取更多的片狀熊膽,常把膽汁盛在襯有鋁泊紙的盤內,烤干后的熊膽全為片狀,只是顏色將會變得深一些,光澤差一點,質量不受影響。 膽汁收粉率隨熊的個體、飼養與季節的不同而變化,一般在6%~12%之間。 如果熊少,不一定購置干燥箱烘干膽汁,可給家用電烤箱配上控溫儀進行烘烤,簡單、經濟、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