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甘薯制取淀粉是一項簡便易學、易于推廣的適用技術。它具有取材方便、就地加工、用途廣泛、效益明顯等諸多優點。它的應用推廣必將有力地促進我市丘陵旱地的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甘薯的產業化進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一、制取原理。甘薯的化學組成主要有水、淀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灰分等,甘薯淀粉的制取就是利用淀粉不溶于冷水、比重大于水、以及與其他成分比重不同而進行的物理分離過程。 二、操作要點 1、原料的選擇與清洗。選擇無病蟲危害的薯塊,去除須根,用清水洗凈薯塊表面的泥沙等雜質。 2、粉碎。先將薯塊破碎成2厘米大小的小碎塊,然后進一步磨碎,越細越好,形成象粥一樣的薯漿。 3、過濾。將薯漿緩緩倒入60目篩子進行過濾,倒入的同時不斷加水淋洗,過篩后再通過120目的細篩進行二次過濾(若要求淀粉質量高,可換用更細的篩子)。經過2次過濾后,篩下的淀粉乳進入沉淀池,留在篩上的粗、細薯渣可作為飼料。 4、沉淀。淀粉乳進入沉淀池后自然沉淀。一般15-20℃的溫度下需要經歷8-10小時,溫度高則沉淀時間相應縮短。沉淀結束后,將上層的褐色水溶液撇出(部分留用),再將淀粉表面清洗2-3遍。 5、發酵。把淀粉起出破碎,加入保留的褐色水溶液,加入量為每50千克鮮薯加水25-30千克水溶液,充分混合調成淀粉乳,在15-20℃溫度下,發酵24小時左右。具體掌握為當能聞到酸味、表面褐色水溶液變成青白色、有少量泡沫產生時視為發酵完成。 6、起粉。發酵完成后,先將上層水溶液(又稱酸漿,可代替褐色水溶液作為下次發酵使用,可縮短發酵時間,提高發酵質量)撇出,然后將淀粉表層少量褐粉去除,最后起出淀粉,起粉時注意底層沉淀的少量泥沙要清洗干凈。 7、整理。淀粉起出后,先用吊帶濾去多余的水份,然后晾曬至14%的含水量,再經過過篩與粉碎,直到全部形成粉狀,即為成品淀粉?!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