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周食品觀察:消費升級趨勢未改 兩項食品新規正式實施 編者按:消費升級時代,食品行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轉型。追求自然、健康、綠色、便捷成為食品產業新方向,食材、口味、包裝、加工技術的創新正在帶來全新的食品體驗。未來產業發展有哪些新趨勢、新風尚?消費者在追求品質消費的同時,如何避開雷區?為幫助網友透過現象觀察食品產業本質,新華網食品頻道特別推出“一周食品觀察”欄目,希望通過梳理產業新聞,分析解讀產業現象,提供最具價值資訊,服務百姓生活。 國慶黃金周剛剛過去,今年消費市場表現如何?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4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9.5%,消費升級勢頭不減。 黃金周期間,大眾化、特色化餐飲廣受青睞。陜西、江蘇、湖北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2%、12.6%和12.5%。北京老字號餐飲午餐翻臺率在2次以上,晚餐翻臺率達到3次以上,一些企業營業額增長超過10%。 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智慧商店、移動支付、綠色共享等新模式更加蓬勃發展。北京眾多餐飲企業通過第三方外賣平臺擴大消費群體,利用微信、手機APP等與消費者互動。移動支付日益普及,消費者用一部手機就能解決吃住行等各類需求。 據了解,今年“十一”黃金周糧食價格保持穩定,36個大中城市大米、面粉價格均與節前一周持平。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肉類價格有漲有跌,其中豬肉價格下降0.1%,牛肉、羊肉價格均上漲0.6%。蔬菜價格有所上漲,30種蔬菜平均價格上漲1.3%。 阿里口碑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低價消費品“逆襲”的同時,“舌尖”消費需求多元化成為近期餐飲消費的顯著特征。健康、節儉、兼顧品質與性價比的消費觀成為當前餐飲消費新潮流。 而在黃金周強勁消費力之下,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平遙假陳醋”。廉價的貼牌醋、勾兌醋稍作包裝,就從2元一斤的批發價變成售價近百元的“老陳醋”,讓不少游客坦言“被坑了”。高價偽劣醋不僅是以次充好、假冒品牌的問題,還逾越了食品安全的底線,更傷害了平遙這個馳名旅游品牌。這需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旅游文化管理部門等職能部門各盡其職、嚴格執法,還須從全局上規范整治,還醋以古味清醇,打造健康誠信的市場秩序。 近年來,人們不斷追求品質消費,貼著“零農藥”、“純天然”標簽的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受到追捧,轉基因食品則受到質疑。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有機食品并不代表不使用農藥,只是使用的是“有機農藥”,包括一些植物源和動物源以及礦物來源的殺菌劑、殺蟲劑。盡管跟人工合成農藥來源不同,但它們同樣具有毒性,也并非不殘留,如果不清洗干凈就吃下去,同樣可能有安全風險。 專家指出,天然的色素、香精、香料有可能含有有毒成分,而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經過了嚴格安全性評價和實驗,可保證足夠安全。安全不安全,不能拿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來簡單劃分。事實上,我國有機食品從認證、生產流通到消費,都亟需進一步規范。只有規范管理,才能促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提到規范,10月1日起,食品行業有兩項新規正式實施,分別是《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施行和SC編號的啟用。從本月起,食品包裝上將以SC(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替代原有的QS標志。對消費者而言,新編號SC最大的好處是實現食品追溯,讓消費者知曉食品原料從哪兒來,在哪兒加工,何時產出等,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安心。對于外賣餐廳而言,本月起需在網上公示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信息、食品經營許可證等,進一步規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和經營者。(胡可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