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農產品流通的不斷創新,農產品冷鏈物流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借助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進行全面重構,就成為目前亟待研究的關鍵課題之一。因此,我們主要從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制定流程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重新構建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突出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最先一公里”至“最后一公里”的標準制定。 1引言 目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迅速,但是行業內相對應的標準體系的發展不容樂觀。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是農產品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不僅有利于推動農產品質量等級化、包裝規格化、產品品牌化,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促進大市場、大流通的形成;有利于建立可追溯體系,保證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還有利于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優化,促進農民增收。但是當前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還面臨諸多問題。 2文獻回顧及綜述 到目前為止,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工作得到相關部門的特別重視,相關學者也做了不少工作。趙玉國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進行了問題對策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陶倩對農產品物流標準進行了研究,從標準化、冷鏈、質量安全追溯、流通渠道等幾大關鍵問題給出分析;邱文芳對牡丹江市農產品物流運輸進行了研究;常麗娜、李學工等對我國農產品物流儲運標準化建設成就及方向進行了探討,主要針對的是冷鏈物流過程中儲存環節的標準;卜梅將國內外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進行比較研究,探討國內物流標準的發展方向;萬燕芳、李學工等對發達國家冷鏈物流標準化經驗進行了探討,給出了值得借鑒的方案。綜合國內相關文獻,對農產品物流的研究集中在設施設備及技術手段上;國內外冷鏈物流標準的對比;發達國家冷鏈物流的經驗;倉儲環節的標準;質量安全追溯等等,而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在創新驅動下的重構上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仡檱鴥韧廪r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重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希望 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帶來可行性的建議和參考方案。 3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建設的現狀 3.1現行國內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直以來,我國對農產品冷鏈流通方面的研究相對不足,缺乏系統化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的沖擊,我國相關部門已經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農產品冷鏈物流政策、標準缺失的問題,開始對其關注并積極著手制定。到目前已出臺的相關的法律政策見表1。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正快速發展,無論是從實踐和政策上都向世界慢慢看齊。冷鏈物流標準化的完善正一步步進行,現行的電子商務又給冷鏈物流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未來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適應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需求,結合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物流園區、商業設施等建設,整合配送資源,構建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平臺和配送網絡。探索利用高鐵資源,發展高鐵快件運輸。結合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完善一批快遞轉運中心。 3.2國外農產品冷鏈物流法規/標準情況 隨著冷鏈的發展,冷鏈物流開始出現,最早的冷鏈物流起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經濟發達的歐美加以及亞洲日本、新加坡、臺灣等地區冷鏈物流發展比較完善,冷鏈產品全程冷控,冷鏈市場已經形成。 美國是世界上冷鏈物流技術最先進,管理最完善的國家之一,許多冷鏈國際組織如國際冷藏協會(TARW)、國際食品物流組織(WFLD)和全球冷鏈物流聯盟(GCCA)等都把總部設在美國。為了促進中國冷鏈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我國應該加強與國際冷鏈組織的交流與合作。 4重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指導思想及依據 4.1重構的指導思想 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為手段,重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的智能化、可視化及透明化監控和監督,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組織的誠信管理機制,建立政府主管部門、冷鏈行業組織及冷鏈企業三級標準化體系,建立農產品冷鏈物流追溯管理體系,強化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法規建設,加大農產品冷鏈流通“最先一公里”(這是其短板和瓶頸)的標準制定力度。 4.2重構的工作原則 (1)統籌優化的原則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重構要基于統籌優化的原則,涵蓋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結合現有經驗,組織計劃、統一協調、合理制定冷鏈物流標準。通盤考慮農產品在生產、倉儲、運輸、交易,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將其統籌規劃。 (2)簡化通用的原則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重構要簡化繁雜的原有標準,建立通用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簡化過程注重在合理范圍內縮減現有標準中對象的類型數目,抓住主干,去除繁雜無用的條目;通用原則注重在各種冷鏈物流環節中做到通用。比如:冷鏈倉儲的標準,既要通用于農產品采摘環節的預冷,也要通用于中轉中短暫的倉儲,還要通用于配送前的倉儲環節以及零售終端的倉儲要求。 (3)開放適用的原則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重構必須本著開放適用的原則,結合現代冷鏈物流全球化的大趨勢,既要適用于國內現狀,符合國內冷鏈物流健康發展的方向,更要與國際冷鏈物流接軌,強化與國外冷鏈物流標準的融合,讓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真正走上國際化的標準道路。 (4)系統歸并的原則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重構要本著系統歸并原則,將零散的各種標準規定按照一定秩序和內部關聯,進行有序地整理、編排形成具有整體性的體系,比如:鮮凍肉、奶、蛋、水產品冷鏈運輸操作規程、生鮮果蔬產品冷鏈運輸操作規程、冷凍果蔬產品冷鏈運輸操作規程等都歸并到運輸標準中。 (5)銜接兼容的原則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重構要本著銜接兼容的原則,將現行的冷鏈物流標準和原有的冷鏈物流標準相互銜接,實施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兼容、不沖突,比如:原有標準中的數據規定、量程規定、規格規定等,只要符合現代化冷鏈物流健康發展的要求,都可與現行標準相結合,兩者之間沒有必要進行復雜的轉換。 4.3重構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類別架構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重新構架。 (1)按照農產品冷鏈流通的不同階段劃分制定標準:農產品冷鏈流通的前端、中端及后端,這其中涉及到:最先一公里、商貿冷鏈物流及最后一公里等環節的冷鏈流通標準類別架構。 (2)按照農產品冷鏈流通的不同要素劃分制訂標準:運輸、裝卸搬運、倉儲、流通加工、包裝、配送及信息服務等七要素,建立類別架構。 (3)按照農產品冷鏈流通的綜合管理劃分制訂標準:冷鏈流通技術、裝備、設施、信息、作業(操作)、管理等標準。 (4)按照農產品冷鏈流通的主要節點和服務站點劃分制訂標準:物流園區(2013年頒發的《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中沒提到農產品物流或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化的相關內容)(中心);物流口岸(海河港、空港、陸港);陸路運輸(鐵路和公路)場站或站點;發展甩掛運輸和陸海聯運的場站與站點;高鐵農產品高端市場的冷鏈流通標準;以及冷鏈流通社區服務站點和宅配網點的冷鏈流通標準。 4.4重構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體系的標準 重構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體系要遵循以下的標準。 (1)歸類合并。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對信息進行精確、全面、有組織的分類,并將其納入原有認識結構。如:農產品冷鏈流通的前端、中端及后端,歸類合并到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流通階段。 (2)標準體系是標準化基礎。標準體系是一定范圍內的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有機整體,也可以說標準體系是一種由標準組成的系統。標準體系內部標準應按照一定的結構進行邏輯組合,而不是雜亂無序的堆積。主要有6個特征,即集合性、目標性、可分解性、相關性、整體性、環境適應性。標準體系的構建是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標準化基礎。 5重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框架及制定思路 5.1重構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的基本內容 (1)通用規范。即規定食品生產經營過程各環節的一般原則性衛生要求,側重通用性,是制定各產品專項規范的基礎和依據。如:《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食品經營過程衛生規范》和《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范》等。 (2)專項規范?;蚍Q單項規范,是在通用規范的基礎上,根據某類食品及其原料、工藝、貯存與運輸條件等生產經營特點和產品標準,針對該類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風險及其控制要求而制定的除共性要求以外的特殊性要求,如《肉制品生產衛生規范》等。 (3)指導原則。指導原則是在通用規范或專項規范的基礎上,參照近年來國內各部委先后頒發的標準,以及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各類指導性文件,針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某一特定的污染因素或食品安全問題而制定的具有指導性質的文件,如《食品生產過程中鉛污染控制導則》等。 5.2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重構的流程 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體系整體構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技術術語、需求分析、參考構架、要素規范、過程規范等。 (1)技術術語。為了方便各國以及各組織在物聯網感知層研究方面的交流,促進研究發展需要,對物聯網感知層中的專用名詞和關鍵技術給予明確定義,形成業界統一的技術術語。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對各種感知層應用服務的特征和功能需求進行提煉。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對感知層應用模型和應用場景進行分析;通過物理層、MAC層、網絡層、應用層等對感知層的服務特征和功能需求進行分析;對感知層的發展前景和相關的標準化項目進行分析。 (3)參考架構。由于物聯網感知層的各種應用和服務,利用了不同的網絡協議中間件和應用函數,對各種應用和服務的兼容性影響很大,需要建立物聯網感知層的參考架構。 (4)要素規范。物聯網感知層解決的是數據獲取、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問題。主要要素包括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RFID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傳感器、M2M終端、傳感器網關等。這些要素的規范是物聯網平臺建設的關鍵。 (5)過程規范。在物聯網數據獲取、識別物體以及采集信息的過程中,各個操作過程要規范,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5.3標準體系重構的保障措施 (1)建立行業組織及企業的農產品冷鏈流通公共信息平臺。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不但將各企業資源聚集、有效消除供需信息不對稱,也可使企業資源共享;同時企業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動態重組、整合和優化使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務;實現資源共享最終達到資源整合。 (2)建立農產品冷鏈流通組織誠信認證及監控平臺。對農產品冷鏈流通組織建立誠信認證及監控平臺,可有效地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大環境,也可對其實時監控,動態檢測,了解貨物信息。 (3)建立農產品冷鏈流通的信息追溯體系。農產品冷鏈流通的信息追溯體系,可使農產品安全問題實現信息可追溯,保證了農產品在源頭的安全。通過POSEDIGPS等先進信息技術,建立統一標準的數據管理和交換系統,對冷藏貨物數量、儲存地點、交貨時間、補貨等進行動態監測。對種植養殖源頭、生產加工過程以及流通環節進行監控和追溯。通過網絡,消費者可查詢所購買食品的完整追蹤信息。 (4)建立農產品冷鏈流通安全的預警機制及信息系統。安全預警機制是一種有效防范事故發生,針對其制定的一系列方案。目前我國谷物、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產品等主要食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農產品冷鏈流通安全的預警機制可以在食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全程可視化控制、監控與追溯,以對有可能出現的食品安全隱患進行有效評估并為科學預警提供依據。數據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實時、準確報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層次的分析研究。 (5)從最先一公里至最后一公里,重點把握源頭的前端和流通的末端。農產品冷鏈物流從生產、儲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都是處于規定下的低溫環境才可保證食品安全。農產品從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是影響冷鏈物流的關鍵,把握源頭的前端和流通的后端是冷鏈物流標準體系制定的大趨勢。 (6)強化標準監督和監控的手段與途徑的智能化、透明化和可視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條件下高效配置物質、信息和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強化標準監督和監控的手段與途徑的智能化、透明化和可視化。建立全面覆蓋、動態跟蹤、聯動共享、功能齊全的標準監督和監控手段。綜合運用物聯網智能感知、大數據深度挖掘、云計算分布服務等技術手段,整合集成相關部門業務應用和數據服務系統。大力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向社會逐步開放,加快推進政府系統大數據開放門戶建設,集中構建標準監督和監控的手段與途徑的智能化、透明化和可視化應用體系。 (7)將公共信息平臺與消費者移動互聯網的APP結合起來,實施對接監控與監督。移動互聯網APP是手機端可以自由移動的網上終端,可以連接到互聯網。將公共信息平臺與消費者移動互聯網的APP結合起來,可以實現現場監聽、現場錄像、實時查看現場、遠程控制云臺等,有效地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控。 6結語 通過對目前國內外農產品冷鏈物流標準現狀的分析,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條件,重構農產品冷鏈流物流的標準體系。提出農產品冷鏈流物流標準體系的智能化、可視化及透明化監控和監督,建立農產品冷鏈流通企業組織的誠信管理機制,建立政府主管部門、冷鏈行業組織及冷鏈企業三級標準化體系,建立農產品冷鏈流通追溯管理體系,強化農產品冷鏈流通的法規建設,強化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最先一公里”至“最先一公里”的標準制定。希望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健康發展及其標準化體系重構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編輯:food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