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研究,人的一只手上大約沾有40多萬個細菌,如果手洗不干凈,后果不堪設想。然而現實生活中,相當多的人洗手時陷入了“誤區”。 誤區一 烘干機吹干手,錯!細菌增加七成! 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研究顯示,洗手能夠有效去除手部的細菌,但并不能消滅所有細菌;如果隨后不能選擇正確的方法干手,殘留的細菌很容易在濕潤環境中繼續傳播,因此干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選擇合適的干手方法,避免手再次污染非常重要。 在商場或者餐廳,很多人洗手后習慣用烘手機來吹干手上的水分,甚至認為烘手機更加衛生。然而研究顯示:一次性紙巾可除去58%的病菌;棉質毛巾可除去45%的病菌;用烘手機后,菌落數量增加近七成,還容易造成沙門菌和大腸桿菌通過空氣傳播,引起交叉感染。 烘手機其實并不干凈。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風和溫度,而烘手機吹出的一般是暖風,溫度達不到高溫殺菌的程度,加之洗手間一般比較潮濕,濕熱環境下烘手機內反而容易滋生細菌。干手時細菌就會吹到手上,細菌反而更多,越洗越臟。另外,烘干機可能造成洗手后手部殘留水中的細菌被吹開,導致擴散,致干手后部分人員手部攜菌菌落數增加。所以,出門時不妨帶上一包一次性干紙巾,洗完后用紙巾擦干雙手。 誤區二 只要是洗手液都能殺菌?是否殺菌看分類! 我國目前洗手液共分兩大類,一類是普通洗手液,另一類屬消毒產品。前者起到清潔去污的作用,后者才含有抗菌、抑菌或殺菌的有效成分。兩類洗手液在外包裝上有分別,普通洗手液一般為“準字號”,消毒洗手液則多為“消字號”。“衛消證字”適合特殊人群,如醫生、收銀人員等以及特殊場合如醫院、酒店、公共衛生間等使用。而“衛妝準字”洗手液作為清潔用品,具備除了殺菌以外的正常清潔能力,是可以滿足普通人日常生活需要的,因此大家可因人而異按需求來選擇洗手液。 誤區三 濕紙巾代替洗手?小心“引毒自焚”!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隨身攜帶濕紙巾,在飯前、飯后或出入公共場所后,隨時拿出來擦一擦以代替洗手,認為這樣做既省事又衛生,甚至錯誤地認為可以消毒滅菌。 但不少濕巾含有丙二醇、苯扎氯胺等成分。丙二醇是低毒化學溶劑,長期用濕紙巾擦手,再來拿東西吃,會導致有毒物質進入胃腸道,存在安全隱患。此外,丙二醇溶解度大,大概有5%的人會有過敏反應,長期使用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雖然從去除細菌上,濕紙巾擦手不能代替科學洗手,但衛生濕巾可以作為保持手部清潔的一個很好的輔助措施。出門在外備上衛生濕巾,肯定是有備無患。 誤區四 洗手液里加水?功效降低,細菌滋生! 有的朋友為了節約會在洗手液中加水,其實這是不可取的,因為洗手液里含有抑菌、消毒成分和活性劑,其濃度和成分的配置是有科學依據的,以達到消毒效果。洗手液中若是加了水,會使洗手液失去原有的殺菌和消毒作用,降低洗手液的功效。摻了水的洗手液如果長時間擱置,更易滋生細菌。 誤區五 洗手速戰速決?細菌仍在手上......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洗手時,用肥皂持續搓揉20秒,豐富的泡沫可以破壞手上攜帶大量病菌的油脂和污垢,并使手具有宜人的氣味。采用正確的方式搓洗后,再用流動水沖洗15秒以上,整個洗手過程保持40-60秒。 誤區六 不洗手涂抹護手霜?細菌繁衍更快! 我們的手由于經常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一天下來手上的細菌不計其數。此時如果不洗手就直接擦上護手霜,不但起不到好的護膚效果,還會由于其富含油脂而促進細菌繁衍,這是十分不利的護手方法。所以擦護手霜之前,無論如何都要先把手部皮膚清洗干凈。 但是反復洗手以及秋冬天氣干燥,還是很需要護手霜的油脂成分保護雙手,防止干裂脫皮發生。 誤區七 洗手越勤快越好?柔嫩雙手遠離你。 雖然提倡人們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但洗手也是要有節制的,洗手次數過多,也會對手部皮膚造成傷害,若手部有裂口,肥皂的皂液會浸透到裂口里,易造成病菌感染。另外,雖然不少洗手液都含有護膚成分,但在干燥的冬天,如果頻繁洗手,仍然會導致手部皮膚干燥,因此洗手后要涂上專用的保濕護手霜。 誤區八 盆水洗手?越洗越臟! 很多人認為,使用洗手盆洗手,手也能洗干凈。乍一看,確實是在用水洗手,其實經過反復洗手后,洗手盆里的水已弄臟了。用臟水洗手,手仍然是臟的,根本達不到洗凈手的目的。甚至還有多人合用一盆水洗手,那手被污染的程度就更為嚴重。 誤區九 手有傷口不洗手?小心感染。 很多人認為,傷口濕水會發炎,如果傷口在手上,就不能洗手了。錯!我們雙手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東西,雙手沾上的細菌可想而知。如果不清理雙手和傷口,更加容易導致細菌感染。當然,這是針對較淺的傷口,如果比較嚴重,需要去醫院處理。 日常較淺的小傷口止血處理好后,可以在流動的生理鹽水下沖洗傷口或用干凈的布蘸著肥皂擦洗傷口周圍的皮膚,注意別把肥皂弄到傷口里,會刺痛皮膚。這樣做可以將病毒從手傳染到破損皮膚的幾率降到最低。然后再使用碘伏把傷口里的臟東西清潔干凈。 編輯:food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