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計量值。當質量特性值可以取所定范圍內的任何一個可能的數值時,這樣的特性值稱之為計量值。如用各種計量工具測量的數據如長度、重量、溫度等就是計量值。不同類的質量特性值所形成的統計規律的不同的,從而形了不同的控制方法。 16、真正質量特性與代用質量特性―――真正質量特性是用戶所要求的使用質量特性。而企業為了便于生產以及科學技術水平所限,往往將其轉化為生產中用以衡量產品質量的標準或規格,由產品標準所反映的質量特性叫代用質量特性。由于人們的認識受科學技術水平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再加上用戶的要求往往是多方面的,以及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因此企業所制定的質量標準與用戶實際使用質量的要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出現差距,所以,要經常研究質量標準和使用質量要求的符合程度,并作必要的調整和修改,不斷改進,盡可能使質量標準符合用戶實際使用質量要求。 17、適用性―――指產品或服務在特定條件下滿足規定目的要求的能力;或者說產品在使用時能成功地適合用戶目的要求的程度。適用性是反映一些有關產品參數的綜合結果。 18、質量監督―――指由質量檢驗監督機構,按照技術標準,對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考核和鑒定,促進企業加強質量管理,執行質量標準,保證產品質量以維護使用者和消費者利益。從廣義上來講,質量監督實際上是對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進行監督,不僅要檢查實物質量,還要對企業保證質量的能力,進行檢查監督。質量監督可采取自我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3種形式。 19、質量指標―――指所映工業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作質量和指標。如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或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技術標準和供貨合同中所規定的質量要求。這些要求通常是用具體的技術指標規定下來的。 20、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源于美國管理專家杜拉克,他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張”,認為“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如果無總目標及與總目標相一致的分目標,來指導職工的生產和管理活動,則企業規模越大,人員越多,發生內耗和浪費的可能性越大”。概括來說也即是讓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工人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制訂,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標的一種管理制度,其原則是: (1) 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并且要由單一目標評價,變為多目標評價。 (2) 必須為企業各級各類人員和部門規定目標。如果一項工作沒有特定的目標,這項工作就做不好。 (3) 目標管理的對象要包括從領導者到工人的所有人員,大家都要被“目標”所管理。 (4) 實現目標與考核標準一體化,即按實現目標的程度,考核各類人員,由此決定升降獎懲和工資的高低,而不是根據其他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