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權威發布 > 指導意見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甘政辦發〔2018〕14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04 08:40:50 來源:互聯網
發布單位

甘肅省人民政府

甘肅省人民政府

發布文號 甘政辦發〔2018〕14號
發布日期 2018-01-23 生效日期 2018-01-23
有效性狀態 廢止日期 暫無
屬性 其他 專業屬性 其他
備注  http://www.gsda.gov.cn/CL0008/46001.html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決策部署,著力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體系,不斷提升我省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14部門關于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見》(食安辦〔2017〕31號),經省政府同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強化政策引導、產業扶持和品牌引領,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創新監管理念與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推動我省餐飲業更好更快發展,使廣大人民群眾的餐飲消費更安全、更健康、更滿意。

 

    (二)總體目標。到2020年,“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規模占到食用農產品規模的50%以上。農藥經營許可、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農藥經營店標準化經營達到100%。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比例達到80%以上。餐飲單位“明廚亮灶”實施率達到100%,食品安全量化分級達到98%以上。學校(含托幼機構)、養老機構、旅游景區(點)等重點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級B級(良好)以上比例達到80%以上。全省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商場超市、批發市場、中型以上餐飲單位、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100%應用電子追溯監管系統,其他經營者100%落實進貨查驗義務和索取“電子一票通”臺賬。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和小攤點(以下簡稱“三小”)登記備案率和監管覆蓋率達到95%以上。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店800家,示范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200家,省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60家,每個縣市區建成1條以上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入網餐飲服務經營者持證率、公示率達到100%。全省餐飲服務公眾滿意度達到75%以上。

 

    二、工作任務

 

    (一)堅持源頭管控,保障餐飲食品安全。

 

    1.提升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水平。提高農業供給質量,推動農業規?;藴驶?、綠色化發展。加強產地環境保護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完善水產品產地環境監測等監管機制,深入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開展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突出優質、安全、綠色導向,健全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推進規?;N養殖,推廣生產記錄臺賬制度,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有關規定,大力發展“三品一標”認證的食用農產品,逐步完善食用農產品產地預冷、貯運等冷鏈物流體系,積極推廣“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等食用農產品直供直銷模式。深入開展農獸藥殘留超標治理,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藥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省農牧廳、省環保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公安廳分工負責)

 

    2.提升食品生產加工質量安全水平。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管理,實施“透明車間”、企業自查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市州風險清單和企業風險清單,強化風險管理。持續開展食品添加劑使用“兩超一非”(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治理行動,降低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發生率,嚴厲打擊非法添加行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3.提升集中交易市場規范化水平。加強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監管,深入開展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化建設。加強食用農產品入市監管,嚴格準入標準,以高風險品種為切入點,探索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和市場銷售憑證“雙證”制度,推動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相銜接。加強“放心糧油”供應網絡質量安全監管。(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牧廳、省糧食局分工負責)

 

    4.提升大中型商超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陽光倉儲”,開展大中型商超放心肉菜質量安全公開評價,推行農超對接、廠超掛鉤,推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實施放心肉菜、品牌食品信息公示制度。全面推動大中型商超食品現場制售場所硬件改造,規范制售行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5.提升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對食品包裝材料、容器、食品生產經營工具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的監管,嚴格實施生產許可,依法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查力度。強化“食品級”標識管理,規范產品標識及使用說明。規范餐飲具集中消毒行為,定期公布集中消毒單位名單。(省質監局、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工負責)

 

    (二)堅持規范管理,落實餐飲單位主體責任。

 

    1.加強制度建設和人員管理。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建立健全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要嚴格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2.加強設施設備配備管理。餐飲服務提供者要配備與餐飲服務相適應的加工、貯存、陳列等設施設備,并定期進行清洗和維護。定期校驗保溫、冷藏、冷凍、消毒設施設備,確保運轉正常。貯存、包裝食品的容器應當清潔無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3.嚴把餐飲原輔料質量安全關。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加強原輔料質量控制,確保原輔料來源可靠安全。嚴格落實餐飲服務單位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重點加強米面油、肉類和水產品的采購管理,確保購進原料的質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定期檢查庫存,及時處理過期和腐敗變質食品及原料。(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4.規范餐飲加工制作。餐飲服務提供者要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建立食品安全操作規程。積極實施“明廚亮灶”,公開展示食品制作加工過程。做到生熟食品分開存放,加工用具、容器明顯區分,實施色標管理,防止交叉污染。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要及時檢查,熟制食品要燒熟煮透,保存條件和保存期限符合要求。(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5.規范餐飲具洗消保潔。餐飲服務提供者對餐飲具自行清洗消毒的,要配備洗消保潔設施設備,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和衛生規范的洗滌劑和消毒劑,餐飲具清洗消毒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不能自行清洗消毒的,應當使用集中消毒服務單位提供的清洗消毒后的餐具、飲具。(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分工負責)

 

    6.強化環境衛生控制要求。保持加工操作區、就餐區、衛生間等區域的清潔衛生。加工操作區的地面、墻壁、天花板應平整、無破損、無污垢,容器、工用具等物品及時清洗消毒。就餐區要保持地面整潔、桌面清潔、通風良好。后廚餐廚廢棄物盛裝容器必須加蓋并按要求放置。衛生間不得設在食品處理區且要建立定期清潔制度,并做好記錄。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防蠅、防蟲和防鼠工作,定期清洗消毒空調通風系統,不斷規范經營場所衛生管理。(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

 

    (三)堅持綜合施治,提高餐飲食品監管效能。

 

    1.加強餐飲監管能力建設。要充實基層餐飲服務監管力量,增加經費投入,推進基層監管隊伍執法裝備標準化建設,制定統一規范的監督檢查程序,實現現場文書電子化和便捷化。加快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強化培訓管理和績效考核,開展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技能培訓和競賽,提升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水平。(各市州政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工負責)

 

    2.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強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管理,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實現餐飲食品安全監管網格化、全覆蓋。重點加大對原料采購、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環境衛生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強化對米面油、肉類、水產品、調味料、餐飲具和自制飲品的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加強對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及飲用水、進口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的監管,及時公布監督檢查結果和抽檢結果。依法對不合格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開展核查處置。(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省質監局分工負責)

 

    3.加強網絡餐飲服務監管。嚴格落實網絡第三方平臺和自建網站的管理責任,確保有專門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負責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具備實體經營店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小餐飲登記證),保證公示菜品和信息真實、加工菜品規范安全、食品容器和餐具清潔無毒、配送過程食物不被污染,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第三方平臺未履行相關義務、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處罰并及時移送通信管理部門處理,促進線上線下聯動監管。加強網絡餐飲服務監督檢查和網上監測,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分工負責)

 

    4.嚴厲打擊餐飲違法違規行為。加大無證餐飲和戶外餐飲攤點整治力度。嚴厲查處使用來源不明食品原料、未經檢驗檢疫或死因不明肉類及其制品及消費欺詐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摻雜使假、非法添加、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制售“地溝油”等違法行為;建立聯動聯查、行刑銜接工作機制;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公安廳、省工商局分工負責)

 

    5.落實相關部門管理責任。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納入學校安全工作重點內容,持續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水平。建設部門要加強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民政部門要將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安全列為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的重要內容。衛生計生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含托幼機構)、醫院和養老機構的營養健康指導及食源性疾病的管理。旅游部門要積極爭取將餐飲質量安全納入星級酒店、星級旅游景區和美食街(城)評定標準,不斷提升旅游景區食品安全水平。交通運輸、鐵路、民航部門要強化對高速公路、鐵路、航空運營中餐飲環節的日常管理,做到餐飲質量安全與運營安全同檢查、同考核??h市區、鄉鎮政府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和區域實際,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管理。(省教育廳、省建設廳、省民政廳、省衛生計生委、省旅游發展委、省交通運輸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蘭州鐵路局、省民航機場集團、各市州政府分工負責)

 

    (四)堅持示范引領,提升餐飲質量安全水平。

 

    1.開展量化分級提檔升級行動。通過嚴格許可把關、加強日常監督檢查、行政處罰等手段,結合“明廚亮灶”建設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大力提升全省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管理水平。發揮市場作用,提升人民群眾對量化分級管理的認可度,引導各類餐飲服務單位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水平,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教育廳、省旅游發展委分工負責)

 

    2.開展“明廚亮灶”提升改造行動。餐飲服務提供者可采用開放、透明、視頻等方式實施“明廚亮灶”工程,公開加工制作過程,公示食品原料信息,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和誠信經營,提高公眾參與度和社會公信力。將“互聯網+食品安全”理念植入“明廚亮灶”工程,開展“明廚亮灶”提升改造行動。鼓勵中小學食堂、養老院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餐飲服務提供者將視頻信息上傳至云平臺,自覺接受公眾監督(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教育廳、省旅游發展委分工負責)

 

    3.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創建行動。深入推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創建活動,深化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創建工作,扎實推進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工作,全面提升全省餐飲服務質量安全水平。(各市州政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牧廳、省教育廳分工負責)

 

    4.開展小餐飲規范提升行動。落實《甘肅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小攤點監督管理條例》,嚴格標準程序,全面開展小餐飲登記工作,不斷提高小餐飲監管覆蓋面。加強服務和統一規劃,改善經營條件,通過合理規劃、選址建設、選戶入駐、規范提升,建設一批小餐飲規范化市場(街、廣場),鼓勵和引導小餐飲進場入市集中經營。鼓勵小餐飲市場(街、廣場)的開辦方對大宗食品原料采購、清洗消毒、人員健康等實行統一管理。(各市州政府、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工負責)

 

    (五)堅持改革創新,促進餐飲業健康發展。

 

    1.提升餐飲業經營管理水平。鼓勵餐飲服務單位實施信息化、科學化管理,不斷規范經營行為。支持餐飲服務提供者規?;?、連鎖化經營和統一配送。鼓勵餐飲服務提供者建設冷鏈配送系統,推行“中央廚房+冷鏈配送+餐飲門店”的配送模式,提高配送食材的防腐保鮮水平。鼓勵餐飲服務提供者參加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省商務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分工負責)

 

    2.促進餐飲業供給結構調整。結合城市改造、社區商業網點建設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居民社區、辦公聚集區、商業集中圈、學校、醫院、養老機構、旅游景區(點)和交通樞紐等重點場所的餐飲網點規劃布局,大力發展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早餐、快餐、團餐和網絡訂餐等大眾餐飲服務形式,扶持和引導高端餐飲服務企業提供面向大眾的餐飲服務,形成優質、便捷、經濟的餐飲服務網絡。(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分工負責)

 

    3.大力培養餐飲服務人才。實施餐飲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服務人才建設及培養計劃,推進餐飲服務各類人才的系統培訓。強化對餐飲從業人員尤其是廚師的培訓和管理,將餐飲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納入餐飲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和技能培訓的重要內容,開展各類人才的職業技能競賽。鼓勵推行餐飲業職業經理人制度。(省人社廳、省商務廳分工負責)

 

    4.加強餐飲品牌建設。圍繞提升餐飲質量安全和信譽,加強餐飲品牌建設,大力推廣名店、名廚、名菜,積極培育地方餐飲品牌,宣傳品牌文化,樹立品牌形象,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護和傳承餐飲老字號。加強中外餐飲文化交流,鼓勵特色餐飲“走出去”,提升甘肅飲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省商務廳負責)

 

    5.促進餐飲集約化經營。加強規劃引導,推動餐飲業向大眾化、集約化、標準化轉型升級。支持餐飲服務企業實施“農餐對接”,利用“農戶+基地+餐飲單位”、“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的經營模式,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商務廳、省農牧廳分工負責)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堅持黨政同責,把提升餐飲業質量安全作為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促進發展的重要舉措,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和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具體措施,量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要求,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市州政府負責)

 

    (二)強化政策引導。發展改革、財政、稅務、商務等部門要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加大對餐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地方各級政府要保障對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作的投入,加大對監督執法、抽檢監測、示范創建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強餐飲聚集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餐飲經營環境。(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地稅局、省商務廳、各市州政府分工負責)

 

    (三)加強督導考核。各市州要將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責任考核指標體系,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各有關部門要將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作為重點工作加大督查考評力度,將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列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雙安雙創”等創建和評定的重要內容。(省文明辦、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各市州政府分工負責)

 

    (四)營造良好氛圍。強化宣傳引導,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和健康營養消費知識,厲行節約,大力倡導餐飲業開展“減鹽、減油、減糖”活動。加大監管信息公開力度和違法行為曝光力度。加強行業自律,引導和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依法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新聞媒體要開展輿論監督,客觀、公正報道食品安全真實狀況。暢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落實投訴舉報獎勵制度,提高公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營造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的良好消費環境和社會共治氛圍。(各市州政府、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月23日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