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擁有著悠久的種植和食用歷史,茶葉中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的物質。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茶多糖(TPSA)倍加關注。茶多糖是一類含有半乳糖醛酸結構的多糖,由于含羧酸基團負電荷性的茶多糖與負電荷性的小腸粘膜之間存在靜電排斥作用力,因此茶多糖被小腸粘膜吸收的效率較低,影響其低生物利用度。
糖原(glycogen,Gly)具有較高分子量和超支化拓撲結構的特點,大約每10-14個葡萄糖單元出現一個支化點,形成一種超支化的拓撲結構,將糖原研究開發成為一種安全高效的納米藥物傳輸載體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為了提高茶多糖被小腸吸收的效率,本工作合成了含維生素B12 (VB12) 基團的陽離子二乙烯三胺(DETA)糖原衍生物及其復合物納米粒VB12-DEAE-Gly/TPSA(圖1_I),研究了其提高茶多糖小腸靶向吸收的性能及機理。VB12-DEAE-Gly 與TPSA復合物納米粒的Zeta電位為45.4±1.2 mV,通過掃描電鏡觀察到該復合物納米粒形狀接近球形,粒徑約為85 nm (圖1_II)。選用Caco-2模型法研究了VB12-DEAE-Gly / TPSA復合物納米粒被小腸靶向吸收的性能,Caco-2細胞通透性研究結果證實了該復合物的小腸靶向性,同時該復合物納米粒對Caco-2細胞基本無毒(圖1_III)。
近日,該項工作以“Nanoparticles composed of tea polysaccharide-complexed cationic vitamin B12-conjugated glycogen derivative”為題在Food & Function (2021,DOI: 10.1039/D1FO00487E; 中科院版JCR一區)上發表。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毛旭宏和附屬第七醫院龍玲俐醫生為共同第一作者,張黎明教授、附屬第七醫院鄧宇斌教授和化學學院楊立群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7B030311007)、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21A1515010898)和聚合物復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支持。
論文鏈接: DOI: 10.1039/D1FO00487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