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越南家禽養殖協會的消息,家禽養殖業取得較快進展。截至2018年年底,家禽總數為4.09億只,禽類產品出口價值約達4000多萬美元。實際表明,該產業發展余地仍很大。那么,為了在后續幾年取得更加效果,要采取哪些措施?
畜牧局副局長阮文仲表示,家禽總數年均增長6%。目前,越南已對部分國家出口家禽品種(125萬至150萬只)、鵪鶉蛋罐頭、燉烏、雞咸鴨蛋、煮咸鴨蛋、蛋粉等。上述結果是鑒于越南家禽養殖業已發揮好現有優勢。養殖方式、品種質量及產品質量上的變化為更合理地進行農業結構重組作出貢獻。許多技術進步被應用于生產活動,生產出質量和價值高的產品,增強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加快家禽養殖業工業化、現代化進程,助力轉為商品生產,旨在提升畜牧產品在農業產品總價值中的價值。
應用現代技術開展大規模家禽養殖活動正呈現發展之勢。多家國內外企業繼續以工業方式、應用高科技及面向出口投入生產大規模養殖活動。肉雞和蛋雞從規模為30萬至50萬只的生產單位出現越來越多。
此外,越南也正在擁有十分豐富的家禽品種,包括進口的家禽品種、國內的珍貴遺傳資源以及雜交出的新品種,例如東早雞(興安省)、山西雞(河內市)、先安雞(廣寧)、寧和雞(慶和?。┑取Ia力強的鴨子品種,如英國的品種(SM),法國的品種(MT、STAR、ST)。最典型的是外國企業(CP、JAPFA)和部分國內企業(DABACO、巴勛、珊河、?TK、陳阮胡、香越等)工業化養殖模式。
越南股份畜牧公司已在茶榮省對規模6000至1.2萬只/批和輸出產量達200噸/年的肉雞產品開展工業化養殖模式。河靜省目前共有兩個單位同JAPFA公司開展規模一萬只/批的雞養殖項目,平均利潤2億越盾/年。越南家禽養殖協會主席阮青山博士認為,以人口達9500多萬,國內市場對禽類產品的需求仍較大。越南加入各項自貿協定和《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全面及進步協定》(CPTPP)將為今后畜牧業擴大家禽肉和蛋的出口市場提供良機。
除了機遇之外,專家們表示,家禽養殖業仍要面對以下若干挑戰:尚未擁有完整的品種系統,偏遠地區尚未擁有為生產活動提供品種的網絡,品種研究、雜交活動因仍缺乏重點而尚未生產出符合不同區域的商品,家禽養殖規模小、有關疫病的危機仍潛在諸多風險,牧民對生物安全養殖措施的認識仍存在短板,環境衛生和疫病防治工作仍出現許多不足之處。此外,農戶養殖模式仍較多,因此高科技應用工作遇到困難,產品銷售市場不穩定并尚未充分挖出潛力。與本地區各國相比,越南雞肉銷售量不多,民眾雞蛋銷售量仍較低,人均110至120個。與此同時,在泰國或印尼,人均雞蛋銷售量為250至340個。
為了在后續年度加大禽類產品生產與出口力度,農業與農村發展部部長阮春強認為,眼前,應著力根據具有質量認證的標準開展生產活動。另一方面,應密切管控養殖流程,尤其是確保獸醫安全,做好加工環節,從而樹立更長的價值鏈。有關上述問題,De Heus有限公司(正在向日本市場出口加工雞肉的企業)副總經理表示,應建成疫病安全區并為保護畜牧場建立合理機制,滿足各國進口商提出的條件和標準。獸醫局局長范文東就上述觀點表示贊同,并認為,若想促進出口禽類肉的總量,應控制好禽流感疫病并建設疫病安全區。
有關市場問題,農產品加工與市場發展局局長阮國瓚稱,應深層投入研究活動,旨在將生產與不同出口市場的需求相結合,為已對世界各國出口禽類產品的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供便利。與此同時,明確禽類產品生產經營的目標市場時應進行合理的市場細分。對于剩下市場,應對產品進行分類,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若做得好,將為推動越南家禽養殖業發展作出貢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