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當勞同店不同價,外賣比堂食定價更高的消息在網上吵得沸沸揚揚,多家餐飲也被指出外賣與堂食使用兩套定價系統,外賣單價比堂食貴,一時間,“餐飲店外賣加價暴利”引起消費者的廣泛關注。記者走訪調查后發現,外賣越吃越貴的背后是外賣平臺提高傭金,外賣成本不斷增加,為了維持利潤,餐飲店將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 同款麥當勞 外賣比堂食貴6.5元 日前,一位微博網友稱,在“麥樂送”APP上點餐時發現同樣的單品,外賣價格比堂食的價格高很多,甚至一款套餐外賣比堂食貴了11塊錢,而且還有額外的外送服務費。很多消費者不能理解麥當勞的定價行為。 記者也嘗試在“麥樂送”點餐,發現在選擇到店取餐的情況下,網友點名的“麥香魚套餐”售價為21元;在選擇麥樂送外賣的情況下,同款套餐的價格是27.5元,且仍需額外支付9元外送費。同款套餐在堂食與外賣的價差達到6.5元。隨后,記者又對麥當勞的其他單品進行了點餐,通過對比多種產品發現,麥當勞的不少產品存在同餐不同價的情況。 一位資深外賣人士告訴記者,現在這種情況比較普遍,已經成為行業內的“潛規則”。記者探訪發現,一份牛肉粉的售價是10元,在外賣平臺中售價則是14元,且需另付2元的包裝費;一個肉夾饃外賣平臺售價10元,店內只需8元;一小份黃燜雞套餐店內售價17元,外賣平臺售價22元,價差達5元。 從去年開始 價格一直往上躥 同樣的產品,外賣顧客既不占用店鋪的桌椅,又不享受空調、茶水等店內服務,為何卻要多付錢? 不同網友對此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有網友認為,懶得出去才點外賣,為此多付出一些金錢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些網友表示,這不能成為同餐不同價的理由,自己在購買外賣食品時,已經額外支付了包裝費和配送費。 “外賣食品到手價跟堂食差不多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外賣的價格真的是貴到不忍下單。”鐘女士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以外賣為食”,她告訴記者,前兩年的時候,不到15塊錢就能點份外賣吃得飽飽的,可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外賣漲價太厲害了,低于20元都點不了什么東西。 鐘女士舉例說,以一家肉夾饃店為例,2018年上半年時,到店吃飯,一頓午飯消費12元,點外賣,14元左右就能搞定。2018年下半年的時候,這個價就買不到了。當時堂食的價格沒變,還是12元,外賣的價格卻是漲了不少,同樣點肉夾饃和米皮,加上包裝費和配送費,到手得花18.5元,沒有滿減活動的時候就得差不多20元。 “同樣的東西,外賣比堂食貴了七八塊,太坑人了。”鐘女士表示,不僅這一家,其他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現在十幾塊錢已經吃不到什么了,基本的都得20元以上。 平臺抽取兩成多 逼得店主放棄外賣 面對如此爭議,很多餐飲店也有一肚子苦衷:外賣平臺抽成不斷提高,不漲價根本活不下去。 濟南歷下區解放東路,今年5月前后,劉航把經營了四年多的餐飲店關了。一個多月后,劉航又在山大北路開了一家新的餐飲店。改了名字,換了門店,他說,暫時不會再考慮入駐外賣平臺,現在堂食顧客很多,這樣挺好的。 餐飲店不再入駐外賣平臺,聽起來讓人十分詫異,現在哪家餐飲還沒有外賣,劉航表示,這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外賣抽成越來越高,已經沒法干了。 據劉航介紹,解放東路的那家餐飲店是2015年加盟的,在2015年底時入駐了外賣平臺,屬于最早一批入駐的餐飲店。當時外賣平臺的抽成大概是17%,雖然并不低,但外賣流量大,一天能接一二百單,平均一單十四五元,再加上店里堂食銷量也很好,盈利非??捎^。隨著外賣的不斷發展,做外賣的餐飲店越來越多,競爭大了,訂單量開始下降,而外賣平臺的抽成卻逐年增加,2019年已經漲到了22%-23%。 采訪中,劉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消費者經過滿減后支付18元點的一份外賣,刨除2.5元至4元的配送費和給外賣平臺22%的抽成,自己到手也就10塊錢,再刨除房租成本、食材成本、人工成本,一份外賣最多就賺1元至2塊錢。“這還是在外賣產品漲價的前提下,如果外賣產品和堂食價格一致,自己的生意就不用做了。”劉航說。 此外,曾經火爆一時的歷城區葡萄園路外賣一條街,現在也是滿目凄涼,近50家店鋪現在僅剩10戶左右的店鋪還在經營。“房租從一萬五漲到兩萬了,外賣平臺抽成也在不斷提高,訂單量還下滑,生意不好做。”一位還在經營的店主告訴記者,每家店鋪訂單量參差不齊,好的一天能接200單,不好的都不干了,中間那幾間店鋪空了好幾個月了,都是干不下去的。 消費者習慣已養成 外賣還是很有市場 外賣越吃越貴,店鋪卻不好干,消費者多花的錢去哪里了? 據了解,現在入駐外賣平臺,只要證件齊全并通過審核都是不收費的。但是入駐平臺后,平臺會收取服務費,也就是所謂抽成。商家在平臺每成交一單,平臺就會收取相應的服務費,每個地區費率并不一致。目前,濟南外賣平臺的服務費率在21%-23%。也就是說,商家在平臺賣出100元的商品,需要給平臺上交21-23元的費用。 2016年左右是外賣餐飲店家最好過的時候,彼時外賣市場堪稱“百團大戰”,各種外賣平臺為了吸引商家和消費者打出各種優惠、折扣與補貼,商家利潤豐厚,消費者花小錢吃大餐。但隨著外賣市場的成熟,用戶習慣已經養成,外賣平臺不再補貼商家,甚至還把優惠補貼逐漸轉移到商家承擔,外賣平臺的抽成也逐步提高,餐飲店外賣成本也隨之不斷增加。 “現在外賣還是很有市場的,好的店鋪外賣訂單量能跟堂食訂單量持平。現在平臺給我們漲價,我們也只能把這部分加到產品單價里來保證利潤。”一位外賣餐飲店主表示。 相關鏈接 平臺規模效應漸顯 流量巨頭進入收割期 外賣平臺提高抽成表明該類互聯網公司的服務業務由拓展轉為變現,流量巨頭進入收割期?,F在很多互聯網平臺采用此類盈利模式,前期為了吸引客戶,采用各種免費、優惠政策,待商家和消費者養成習慣后,開始收割,以提高傭金來實現盈利。目前,外賣行業中頭部平臺的壟斷和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開始向市場要利潤。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在線外賣用戶規模約3.6億,2015-2018年在線外賣收入年均增速約為117.5%。在線外賣市場發展迅速,占全國餐飲業的比重逐漸擴大。在線外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為維護“外賣自由”,網友們開啟腦洞。有網友表示:“花九塊錢就可以找跑腿公司買一份與堂食價格一樣的套餐回來,分分鐘省了幾十塊錢。”還有網友稱,“實在想吃就找代買,頂多一兩塊的配送費,不能再慣著這些平臺了。” 據中新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