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蘇然 鄭麗麗)為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計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創新力、自主學習能力,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向全國食品類院校發起“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大學生志愿活動。7月10日—7月17日,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赴湖北省通山縣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開展了為期七天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本次實踐活動通過走訪企業和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向企業提供技術指導、規范生產行為標準提出建議,并向通山縣民眾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協助開展提升消費者理念工作,促使消費者樹立正確科學的食品安全認知。 “知·食”——進社區,宣食安 7月12日,實踐團隊走進新城社區開展“知·食”講堂活動。本次活動主要面向6—14歲的小朋友們,聚焦“食品安全與營養”。實踐隊員主要通過講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安全現象與問題,向小朋友們傳授基礎食安知識。 新城社區負責人王星星表示,“知·食”講堂為小朋友們科普食品安全知識,讓他們學會區分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了解多吃亂吃零食的危害及后果,這既增強了他們對身邊食品的了解,也提高了其食品安全意識,具有較強的科普意義。 小朋友們在認真聽講 “食·研”——走基層,訪企業 為了解當地食品安全現狀,實踐團隊深入通羊鎮新城社區“希望家園”和通山老城區,向中小學生及社區居民發放食品安全宣傳手冊和針對性調查問卷,對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狀況進行調研。除此之外,“食科一家人”志愿服務隊在鳳池·時代廣場成立宣傳咨詢處,為在場人員解決食品安全相關問題、普及相關食品安全知識。 幫助老人填寫調查問卷 實踐期間,團隊還跟隨通山縣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一同走進“九鄉人”和“陽春餅”兩家企業,了解特色食品包坨與麻餅的傳統制作工藝,并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交流討論。針對“紅薯粉如何調制能保持彈性”?“麻餅的口感如何保持”等問題,實踐隊員結合自身所學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通過聯系教授老師,尋求專業指導,助力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食·檢”—-進市場,測果蔬 7月15日,隊員們前往武商量販超市,了解到超市進行果蔬質檢的基本情況。在超市質檢人員的指導下,團隊成員們使用試紙,按照步驟對菠菜、茄子進行了檢測,并將農藥殘留記錄在冊。 第二天,在月亮灣農貿市場的快速檢測車里,實踐隊員使用分光光度計對上海青、油麥菜、空心菜中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當地檢測人員黃詩香一邊演示一邊向團隊成員解釋原理,提取樣本,吸取緩沖溶液,添加酶制劑,測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對于每一位隊員來說,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檢測活動,也是一節重要的充電課堂。隊員李珂表示,在檢測的過程中,她知道了許多儀器的使用方法,比如說移液槍,分光計等,也了解了檢測農藥殘留的原理,在實踐中加深自己對本專業的理解,受益匪淺。 志愿者進行食品檢測 大學生在通山縣開展志愿活動期間,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新聞宣傳處、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協調處、咸寧市人大、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潘思軼、徐曉云、向異之等赴社會實踐現場交流指導,并召開座談會,大家在聽取了向異之老師關于“食品安全與營養中國行”(湖北站)大學生志愿活動匯報后,咸寧市人大常委會王槐生副主任、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劉杰軍副局長等領導分別對如何進一步做好該項工作提出建議并期待長期堅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