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31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8年中國消協開展的農村集貿市場調查體驗情況。調查顯示,農村集貿市場涉嫌假冒產品和“三無”產品問題發生率高,抽查的全國155個農村集貿市場過半存在涉嫌假冒產品。 據介紹,為了解中國農村集貿市場發展狀況,中國消協于2018年5月-9月開展了農村集貿市場調查體驗工作。共實地調查體驗了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1個地市(區)的155個農村集貿市場,完成4846份消費者感知調查有效樣本。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栗元廣表示,經過近些年發展,中國農村集貿市場滿足了農村消費者基本生活需要,并發揮了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輻射和帶動的作用。但由于在質量管控、衛生安全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農村集貿市場假冒偽劣、“三無”產品、過期食品等問題多發,農村消費者對農村集貿市場滿意度不高。 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皮小林表示,調查結果顯示當前中國農村集貿市場實地體驗評價得分67.12分,處于及格水平。分地區來看,華東和華南得分相對較高,東北和西南得分相對較低。 具體來看,中國消協在調查中主要發現農村集貿市場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農村集貿市場涉嫌假冒產品和“三無”產品問題發生率高,155個農村集貿市場中有87個市場存在涉嫌假冒產品,73個市場存在“三無”產品,43個市場存在偽劣產品,27個市場存在過期產品。 二是農村集貿市場內部管理和設施配置不足,近六成市場內缺乏專門的管理制度,公平秤和消防設施普及率均不足三成,流動性市場表現更差。 三是超過七成的農村集貿市場存在兒童玩具安全隱患,超四成市場存在嬰幼兒服裝安全隱患。 針對調查發現的問題,中國消協建議:強化市場制度建設,開展“制度上墻、措施落地”行動;做好農村集貿市場分類建設,強化部門協同監管;堅守質量安全底線,落實經營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農村市場監管力量與服務能力建設,大力開展農村集貿市場專項整治;大力推廣農村集貿市場示范點建設;做好農村消費教育,提升品質消費意識,培育農村消費者質量安全意識、商標品牌意識、綠色消費意識和維權法律意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