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幾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選育培植的耐鹽堿水稻在山東青島、黑龍江大慶、新疆喀什、陜西南泥灣等地開始春播育秧。2016年底,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正式掛牌,袁隆平帶領的研發團隊在全國五大類型的鹽堿地開展耐鹽堿水稻的試種,預計今年六個試驗基地的種植規模將超一萬畝。等這一季試驗種植結束,該團隊計劃對部分試驗材料申請國家級品種審定。
2017年9月,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編號為YC0045的耐鹽堿水稻畝產達到620.95公斤,取得重要突破。所謂“海水稻”,實際上是在鹽堿地上種水稻,難度可想而知。農業科技助力耐鹽堿水稻的種植,能有更大的突破嗎?600公斤以上的高產,什么時候才能復制?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一架還沒安裝外殼的無人機正在試飛。工作人員在計算機上用四個紅點圈定了農藥噴灑范圍。
無人機兩側各掛著一個農藥桶,可以按照設定的程序,對試驗種植的耐鹽堿水稻進行農藥噴灑。這樣一來,省人力不說,噴灑的霧化效果也比人工背負式噴灑要更好,用藥量也能節省約30%。工作人員說:“現在設的速度慢,4米/秒,距離比較短,設定好后在飛的過程中就不用管它了,飛完它會自己回到起飛點……”
今年這樣的無人機準備在新疆的試驗基地啟用。青島東域鹽堿地稻作改良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霞去過那里,像被雪覆蓋一樣的鹽堿地讓她印象深刻:“新疆蒸發量很大,降雨量特別少,土壤里鹽份含量更高,堿度會低一些。我們夏天去的時候,會看到他們的鹽堿地上就跟下了一層雪一樣,踩上去是響的那種。東北土壤里鹽分含量還可以,但是PH值很高,可能比鹽還要難治。”
新疆缺水,如何來種水稻?我國大部分鹽堿地分布區域淡水資源缺乏,難道要大面積鋪設管網,才能達到灌溉條件?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解釋,首先,不是所有的鹽堿地都適合種水稻,先決條件之一正是“不能離水太遠”,所以我國有農業利用潛力的鹽堿土地大概2億畝,其他鹽堿地并不具備改良條件。
“地下埋管分兩種,一種是滲管,一種是排管,滲管的埋放位置主要是植物的根部,排管放在地下一米半到兩米之間……”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試驗田里,有一處被玻璃隔檔攔出的土壤立截面,能夠看到種植耐鹽堿水稻所用的地下管道。簡單來講,布有傳感器的滲管對下滲的水進行分析,滿足水稻生長條件的則繼續下滲,達不到要求的則被滲管收集,送進水肥一體機進行調節,之后再用于灌溉。張國棟說,過去用大水壓堿洗鹽的方式也能降低土地的含鹽量,可持續性卻不強,蒸騰作用還會把鹽堿再拔上來,造成土地的次生鹽堿化?,F在種耐鹽堿水稻,灌溉方式很講究。“有滴灌、滲灌,少量的上面漫灌;很多水資源,通過地表徑流以后滲入鹽堿,普通農業鹽堿地超過1‰,這個水就不能用了,叫邊際水,我們可以利用1‰到6‰之間的邊際水來進行耕作,使用了一些廢水,同時,用淡水的時候也會大量節水。”他告訴記者。
2017年,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白泥地實驗基地,首批收割評測的耐鹽堿水稻材料中,產量最高的達到畝產620.95公斤。實際上,從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陜西、新疆、黑龍江等六個基地的試種測評結果看,產量少的不到每畝300公斤,產量高的個別品種甚至超過了畝產660公斤。走到各式各樣的鹽堿地上,600公斤以上的產量有沒有復制的可能?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創下過水稻畝產上千公斤的紀錄,他可能是最懂得向地要高產的人之一。“要產量高,我們要4良配套: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生態條件)。良種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礎,缺一不可。”袁隆平說。
鹽堿地,首先就沒了“良田”這個基礎。研究者們從核心——良種著手。
在廣東湛江市遂溪縣虎頭坡的海稻種植基地,133種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與“海稻86”雜交后的品種正在這里生長。1986年,農業科學家陳日勝發現了野生耐鹽堿水稻“海稻86”,并堅持在“海稻86”發現地周邊進行天然育種。
漲潮的時候,海水會倒灌到田里,甚至淹沒整片農田。潮水退去,不耐鹽堿的試驗品種倒伏,枯萎。這里正經歷著一場苛刻的優勝劣汰,陳日勝是最嚴格的“裁判”。他必須從存活的雜交品種中優中選優,直至挑選出適應不同自然條件的優秀品種。“每個地區要做區試,要審定一個品種。我們要做的話每個區域要開發200畝區試的基地再做,所以我們現在為什么布局那么多點?不做區試不敢交給老百姓,也無法達到品種審定。”他說。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今年將繼續測試400多個小品種及40多個主力品種。張國棟介紹,他們在求產量和求口感兩個方向上都有育種嘗試。他說:“在海南發現過矮桿的品種,在廣東發現過高桿的品種,在國際水稻所保存著100多種全世界收集來的野生水稻資源,產量很低,我們必須用現代化的育種手段,將其培育成有一定的抗性和產量、國家可以審定的水稻,我們把這類特殊的種質資源經過栽培、馴化,把它變成適應于全國不同氣候帶的、不同口味的耐鹽堿水稻品種。”
除了在品種上做文章,向品種選育要產量,種植方法也要巧、要細。通過傳感器收集、無人機拍攝等手段,科研人員能掌握不同區域基地的氣象、土壤、灌溉、水源等參數,對作物生長態勢進行監測和把握。張志勇就從事智慧農業大數據信息系統的開發。他介紹:“首先是農作物本身的生長態勢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另外是針對病蟲害的一個研究,病蟲害跟氣象、土壤,整個與它生長環境有關的各種因素都會進行數據分析,找到它們之間的關聯點,降低病蟲害發病的概率。”
除了在我國多地有對耐鹽堿水稻的種植試驗研究外,袁隆平介紹,耐鹽堿的雜交稻已經走進了越南。他說:“我們有一個耐海水的雜交稻在越南,在海水倒灌的地方,他的常規品種產量不高,我們耐鹽堿的雜交稻一去,產量上去了。他們非常開心。他們總理三次邀請我到越南去,我現在身體不好,很難去的。”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畝產620.95公斤的耐鹽堿稻測產成功后,迪拜駐中國大使館主動找上了門,請他們去沙漠種水稻。2018年5月26日,迪拜示范基地的測產結果是畝產520公斤。該中心海外項目負責人陳富裕介紹:“成功率很高,我們最后測產是5個材料,都超過了國際水稻畝產平均水平,超過了很多。”
目前,我國耐鹽堿水稻仍于試驗種植階段;未來,張國棟希望,能走向更多的國家。他說:“中東和非洲是我們的重點,紛紛找我們聯系進行海水稻的種植和推廣。不僅僅是說要用我們的稻種,它就要構建一套全系列的農業技術體系,把這個項目做成一個產業鏈、產業融合的項目,推向‘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