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千百萬農民一起實現綠色增產增效。”這是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曾在線發表的中國農業大學在農業綠色發展領域取得的成果。我國能提前三年完成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畜禽糞污資源化和秸稈綜合化利用取得實效,這一切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力量的“加持”。 “中國的農業發展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到這個道路上,唯一能夠支撐的就是科技創新。”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表示。
40年風雨變遷,我國已探索出解決農業綠色發展的路子,各地取得了卓越成效,為世界農業發展提供了榜樣。
土肥了 樹綠了 環境好了
我國是農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糧食產量連年突破,目前已連續5年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但不容忽視的是,為給糧食增產,許多地方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給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創傷”。
“從1980年到201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增長了90%,但是化肥消費量增長了180%,過剩氮肥的排放量同樣增加了240%,我們付出了更高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得糧食安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福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國內環保意識逐漸覺醒。
近年來,“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成為了指路標,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技術創新研究、技術推廣應用等系列行動,國內不斷轉變思路,探索一條產出高效、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在全國各省份中,四川率先實現了化肥農藥“零增長”。“‘零增長’并不意味著零施用,而是要在確保農作物產量品質雙重提升的基礎上,通過生物或者物理手段來替代一部分農藥的施用效果。”四川省農業廳副廳長涂建華表示。
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種植果樹就是一大“妙招”。“以前種出來的水果最多賣1.5元一斤,現在有機水果在果園的價格能賣到6元一斤,產量還不變,村里的果農都自愿跟著干。”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長秋鄉古博村柑橘種植戶覃素蓉嘗到了科技進步帶來的甜頭。
這只是四川打出的其中一張牌。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代代相傳,講究的是“種養結合”,生態循環,遵循自然規律,以種定養,以養定種,科學合理規劃,減少農業污染。遵循“種養循環”的傳統,打造示范區,一邊養地一邊用地,讓土肥了、樹綠了、環境更好了。
化肥農藥用量“零增長”對病蟲害防控的科學性、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萬無一失,四川還打出了綜合防治牌,通過推進綠色防控、加強監測預警,利用生物、物理手段替代一部分農藥的功能,全年減少農藥施用量1600余噸。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2017年我國農藥使用量連續三年減少,化肥使用量連續兩年減少,化肥農藥零增長提前三年實現,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37.8%,農藥利用率達38.8%,均比2015年提高2.2個百分點。
守護土地,刻不容緩
北大倉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黑龍江省是名副其實的祖國大糧倉,擁有黑土地耕地面積達2.39億畝,糧食產量連續多年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0%以上,糧食總產量和商品量穩居全國第一。
然而,多年的過度墾殖、高強度產出和保護性措施缺失,使昔日的沃土逐漸“衰老退化”。“小時候光腳踩進地里,一腳能踩個坑、一攥能成個球,現在土壤已經板結得不像樣。”東北人對于黑土地的記憶越來越模糊。
30多年過去,黑土層少了好幾十厘米。黑土層不斷變薄、有機質不斷下降,犁底層變厚、土壤板結嚴重……保護黑土地就是在保護中國人的飯碗,一切都刻不容緩。
兩年前,記者在新疆玉米高產示范田隨手抓了一把土,土質松軟、非常肥沃,這都得益于玉米秸稈還田。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少昆向《中國科學報》介紹,用機器將玉米秸稈壓碎在地里,再用翻轉犁翻地,把壓碎的秸稈翻到地底下,深度30~40厘米,經過一個冬天就可以腐爛,讓秸稈充分還田,從而提高土地的有機質和肥力,而且土地一年比一年肥。
黑龍江也采用了同樣的方式拯救黑土地。據統計,2016~2017年度,黑龍江完成玉米秸稈粉碎翻埋還田面積14.3萬畝,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少免耕技術面積2.4萬畝,水稻秸稈還田9.7萬畝。
2016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設立秸稈利用綜合專項,投入資金38億元,補助支持240個縣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加大秸稈還田、犁田等機具補貼力度;2017年共安排秸稈粉碎還田機、撿拾打捆機購置補貼4.6億元。以此為支撐,我國秸稈綜合化利用成效明顯,農用為主的多元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未來我們將堅持秸稈利用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不斷提升秸稈收儲運專業化水平,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加快培育秸稈收儲運社會化組織,提高就地就近綜合利用水平。同時,要加強科技創新,形成從農作物品種、種植、收獲、秸稈還田、收儲到利用等全鏈條、全過程的技術規范和裝備標準。”廖西元說。
用好“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畜禽糞污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幾十年來,一直是讓人頭疼的存在。我國每年產生約38億噸畜禽糞污,這種被“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如果加以利用,可以產生沼氣、生物天然氣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還可以加工成有機肥料,對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湖南是養殖業大省,生豬人均出欄量,豬肉、牛肉出口量均位居全國第一,家禽、牛羊出欄量居全國前列。隨之帶來的環保壓力也是逐年遞增。
由于不少規模養殖場密集分布在大江大湖及支流沿岸,糞污也“零距離”排放至河道,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10多年前,這里的河水臭氣熏天,大家天天盼著村里的豬場能搬走。”湖南省長沙縣上杉市村原村支書彭樹祥回憶道。
“養殖業不是必然帶來污染的。”湖南省畜牧水產局局長袁延文表示,只要實現種養平衡,糞污得到資源化利用,湖南養殖業必將迸發出新的蓬勃活力。
在政府的帶領下、科技的支撐下,湖南省畜禽糞污治理已經進入全面轉型升級階段,當地在進與退的盤算中、在加和減的抉擇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畜牧業綠色發展之路。
2014年,湖南實施湘江流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2015年,湘江干流禁養區內的規模畜禽養殖場全部搬遷或關閉;2016年,開展了包括“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整治”的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五大專項行動。
連環攻堅戰讓畜禽養殖布局得以調整,畜禽養殖與環境容量相匹配,近3年禁養區共退出規模養殖場9165個,退養欄舍面積349.57萬平方米。“退”的同時,又在“轉”“建”“引”上下功夫。
如今,養豬不僅沒破壞生態環境,還帶來可觀的種植效益。
農業農村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介紹,去年7月,農業農村部制定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2017—2020年)》,各地開始深入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加快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截至目前,已有300個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4省市開展整省推進,5個地級市開展整市推進。
在探索中,科技為環保蓄力。“將來,新的一些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技術研發和應用,會將現代農業的發展帶到高技術發展道路上,從而真正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撐和服務。”吳孔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