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加強對各地整治工作的指導,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寫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從基本常識、生產經營許可、標簽標識、特殊食品、進口食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及廣告審查與監管、非法添加及檢測等方面,對整治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等進行了系統梳理,并采用問答的方式,便于各地監管部門在整治工作中參考。
七、非法添加及檢測(下)
76.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的《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一)營養素補充劑保健功能目錄》(第一批)》,有哪些品種?
2016年12月2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公布的《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食品功能目錄(一)營養素補充劑保健功能目錄》(第一批)明確: 77.整治中重點抽檢的非食用物質包括哪些種類?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中重點抽檢的非食用物質:西布曲明、咖啡因、酚酞、西地那非、他達拉非、鹽酸二甲雙胍、馬來酸羅格列酮、鹽酸吡格列酮、鹽酸苯乙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洛伐他汀、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共14種。
78.整治中重點抽檢的非食用物質,分別可能非法添加在哪些類別非法聲稱功效的產品中?
西布曲明、咖啡因和酚酞可能添加在聲稱減肥功能的產品中;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可能添加在聲稱緩解體力疲勞(抗疲勞)、增強免疫力(調節免疫)功能的產品中;鹽酸二甲雙胍、馬來酸羅格列酮、鹽酸吡格列酮、鹽酸苯乙雙胍、格列本脲、格列吡嗪可能添加在聲稱輔助降血糖(調節血糖)功能的產品中;洛伐他汀、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可能添加在聲稱輔助降血壓(調節血脂)功能的產品中。
79.整治中,對保健食品和食品抽樣檢驗應重點檢測什么?
在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行動中,對于保健食品和食品抽樣檢驗重點檢測項目作出了如下規定:
80.抽檢發現食品、保健食品涉嫌非法添加,應當如何處理?
根據《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監督抽檢,檢驗結論表明不合格食品含有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應當逐級報告至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執法部門應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的規定,對該食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進行處罰。
81.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問題應當執行什么標準?
根據2016年12月1日,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明確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的復函》(國衛辦食品函〔2016〕1295號),同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建議,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保健食品》(GB16740-2014)中“3.7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項,修改為: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按照保健食品注冊證書中批準的內容執行,在GB16740-2014正式修改之前,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按照上述原則執行。 相關報道:《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一)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七)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八)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九)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十)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十一)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十二)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十三)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