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
國務院辦公廳10月11日發布《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部署加快破解制約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方案提出六項重點任務。一是進一步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二是完善促進實物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體系。三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產品和服務標準建設。主要包括將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實施范圍逐步由食品農產品領域向消費品等其他領域拓展,加強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制定等政策措施。四是建立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主要包括完善消費領域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機制,在部分地區試點建立失信企業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食品藥品等重要消費品召回制度等政策措施。五是優化促進居民消費的配套保障。六是加強消費宣傳推介和信息引導。
點評: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保障經濟平穩運行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近年來,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消費日益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但是,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因此,方案的正式發布,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將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利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于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上海中芯學校餐食供應商被立案調查
10月19日起,上海中芯學校食堂后廚內番茄洋蔥發霉、調料過期的照片在網上不斷流傳、發酵。調查發現,中芯學校的餐食供應商為上海怡樂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由英國康帕斯集團有限公司獨資控股。包括中芯學校在內,怡樂食共為28家上海學校食堂供餐,并曾被多個工商信息平臺提示經營風險。
上海市食藥監局10月23日凌晨發布通報稱,“經查,中芯學校食堂存在蔬菜霉變、半成品提前標注加工日期、調味品和半成品超過標注的保質期限等問題”。23日下午,中芯學校發布公開致歉信,免去總校長、總務主任、食堂管理服務員的職務,并接受調查。
點評:校園食品安全必須嚴管
今年開學之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加強秋季開學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部署了一次全面監督檢查,而最近的一些事件,就發生在檢查人員離開之后。一些食品安全問題要么是家長發現,要么是孩子們身體出現狀況才被揭開,充分說明監管存在執行不到位、沒有常態化的情況。
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必須嚴字當頭,責任到位、監管到位、問責到位,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成效。嚴管的同時必須嚴懲,才能產生威懾力。對破壞食品安全的企業,除了行政處罰、采取經濟制裁和市場禁入等手段之外,也應揚起刑法利劍。近年來,社會上一些食品安全犯罪入刑,起到了很好的震懾和教育作用。對出現問題的學校、監管人員等相關責任人也應嚴查背后有無瀆職、貪腐行為,對違法違紀行為嚴肅處理和依法嚴懲。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發布
2017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與公安部等9部門在全國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重點治理未經許可生產經營、虛假標識聲稱、違法營銷宣傳和欺詐銷售、虛假廣告等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據了解,整治工作會持續到今年底,將采取更加堅決更加有力措施,加大對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為的整治力度。近期,全國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寫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問答》,并于10月9日發布。
點評:推進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和健康意識的提升,大眾對食品安全、健康有了更高要求。部分食品保健食品企業抓住消費者這一心理,對產品進行夸大、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問答中包括基本常識、生產經營許可、標簽標識、特殊食品、進口食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及廣告審查與監管、非法添加及檢測等八大類別共87道問答,對整治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等進行了系統梳理,幫助消費者正確識別、謹慎購買、合理使用食品保健食品。
問答內容詳盡,具有極高的學習和參考價值,為推進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加強對各地整治工作的指導起到重要作用。
公安部:深化打擊食品藥品農資環境犯罪
10月10日,公安部主持召開全國公安機關深化打擊食品藥品農資環境犯罪行動視頻會議。部署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3個月的深化打擊食品藥品農資和環境犯罪行動。據了解,此次行動進一步突出打擊重點為:在食品領域,重點打擊農產品水產品非法添加、制售假劣食品等犯罪;在農資領域,重點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限用農藥等犯罪;在環境領域,重點打擊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犯罪。
點評:堅決打擊“食藥環”等民生領域違法犯罪活動
食品藥品農資和環境犯罪點多、面廣、量大,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涉網案件高發頻發,跨國跨境跨區域犯罪突出,網上網下違法犯罪交織勾連,社會危害嚴重。對此,公安部高度重視、多次部署依法打擊。
公安機關要強化科技引領和大數據支撐,推進專業偵查能力建設,推動完善部門協作聯動機制,依法堅決打擊“食藥環”等民生領域違法犯罪活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京稻香村被判停止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
10月12日,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法院對蘇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訴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做出一審判決。判決書顯示,被告北京稻香村停止在其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并賠償原告蘇州稻香村經濟損失115萬元。而在今年9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卻給出截然不同的判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
點評:南北稻香村之爭,不妨多點共贏思維
長達十余年的南北兩家稻香村的品牌爭奪戰再次引起輿論關注。事實上,無論專業、公平與否,南北稻香村之爭可以在法律層面迎來一個終極決斷。但置于雙方共同發展的角度,這未必是價值最大化的選擇。如果雙方坐下來談,或許比單純依靠法院的第三方裁判,更符合共同的經濟利益。首先,雙方長期以來共同使用“稻香村”商標,無論誰在中途被剝奪使用資格,都可能不利于“稻香村”品牌的繼續做大做強;其次,南北稻香村的產品口味、消費群體,其實并非完全重疊,而是各有風格和偏重,與其希望對方出局,不妨在現有基礎上,各自強化,進行差異化發展,增加市場辨識度。如此,既可豐富消費者的選擇,也有利于雙方在不斷地競爭中走向共贏。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新規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從今年10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的新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正式實施。規范提出,鼓勵和支持餐飲服務提供者采用先進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勵餐飲服務提供者明示餐食的主要原料信息、餐食的數量或重量,開展“減油、減鹽、糖”行動,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營養的餐食,同時降低一次性餐飲具的使用量,提示消費者開展光盤行動、減少浪費。
點評:依法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
新規更加關注從食品原料采購至餐食供應的過程管理,嚴防加工制作過程的食品安全風險,增補、完善、提高了許多管理要求。同時,新規對外賣的相關規定更加詳細明確,建議商家標注外賣制作時間和使用時限,要求外賣公示菜名和主要原料。
餐飲新規的實施,能更好地幫助指導餐飲服務提供者真正落實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依法規范餐飲服務經營行為,強化餐飲食品安全管理,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北京便利店迎史上最寬松政策
北京市商務委等7部門10月18日聯合出臺《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從“拓展發展空間,優化網點布局”“加大資金支持,降低經營成本”“深入推進‘放管服’,簡化注冊流程”“改革經營許可,創新監管模式”“規范執法檢查,提高服務水平”“促進規范提升,培育品牌優勢”6方面提出了19條創新舉措,對便利店經營的空間位置、項目品類、注冊審批等方面進行放寬,并將用3年左右時間,使全市連鎖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6000家以上,實現每個社區有兩個連鎖便利店的目標。
點評: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
2017年,北京市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排名全國第7位,門店增速位居一線城市之首。但北京市便利店企業仍存在著合法有效空間不足、經營成本偏高、證照辦理較難、搭載多種服務受限等問題,便利店行業連鎖化程度和規范化程度還有待提高。
該措施堅持問題導向,對促進便利店發展的有關問題進行了重點突破。其中,此次新增行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中,對將新建和擴建為連鎖便利店等企業提供主食、副食、調料等配送的中央廚房和食品制造排除在外,把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產業予以保留。該措施保障了城市運行,更好地發揮便利店的便民服務功能,進一步提高了生活性服務業品質。
首屆健康中國年會暨第四屆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10月13日,中國食品報社、中國保健協會聯合相關單位在北京舉辦首屆健康中國年會暨第四屆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高峰論壇,會議以“政策、輿論與產業共進——新時代的健康夢”為主題。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智慧的光芒。會議還舉行了兩場別開生面的主題對話,與會嘉賓共同解讀政策、探討發展、共商對策、共謀出路,為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我國大健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獻計獻策。會議向獲得“健康中國十大突出貢獻企業”的人民國肽集團有限公司、佐丹力健康產業集團(吉林)有限公司、吉林省大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等進行了表彰。
點評:營養健康產業應把握機遇乘勢而上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食品的營養健康功能要求日益廣泛和迫切。我國大健康產業尚處開發初期,人民群眾對營養健康的需求為大健康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使我國大健康產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首屆健康中國年會暨第四屆營養健康食品產業高峰論壇是響應黨和國家相關戰略與文件精神號召,在結合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新需求與營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的基礎上舉辦的行業唯一主題會議。營養健康領域從業人員應當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在“健康中國”的建設大潮中更好地建功立業。
一份商品比較試驗報告引發醬油“恐慌”
10月12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一份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結果顯示,120個醬油樣品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標準”,李錦記和海天位列其中。
李錦記被指鈉含量標示“有問題”,其2016年生產的“錦珍生抽”于2017年9月被江蘇省消保委檢定為鈉含量檢測數值不符合相關標準,李錦記當時即提出異議并索要抽檢樣品,但無果,李錦記旋即將同批產品留樣并送樣品到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合格;海天的“問題”是一瓶生抽醬油的蛋白質NRV%計算有誤,其標簽上的標示值為1%,而檢測的計算值為1.5%。
此外,有86個樣品檢出了增鮮劑,占比超過70%。專家表示,谷氨酸鈉就是增味劑,也就是味精,配合谷氨酸鈉同時增加一些其他增味劑,能使醬油的風味更豐滿。但一些原本有可能達不到品質指標的醬油,會通過使用谷氨酸鈉來提升質量等級。
點評:商品比較試驗報告應更嚴謹
對于李錦記,時隔一年,江蘇省消保委重提當初沒有解決的問題,而且是在該產品已經過期、無法再進行相關檢測的情況下重提,這種做法存在瑕疵。對于海天,1%和1.5%的差異,實際意義并不大,產品明明更有營養,卻沒好意思讓消費者知道。而且,醬油的核心指標是游離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質。
此外,在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標準法規的基礎上,醬油產品的品種類型、產品風味、產品價格、營養成分及產品定位等均屬于市場行為,由市場規律決定,并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判定不合格,以免無端造成企業品牌聲譽的受損并誤導消費。
一份本該為消費者提供客觀全面產品信息的商品比較試驗報告,卻造成了一時間的市場恐慌。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消保組織的行為約束和業務指導,避免發布誤導性甚至錯誤的食品安全信息,損害商譽和擾亂市場秩序。檢測數據很重要,但數據的解讀更重要,烏龍事件多出現在檢測方法和數據解讀上。
《2018食品產業營養與健康發展趨勢報告》發布
10月29日,由人民網、環球時報社、中國食品報社主辦,中國食品報網承辦的“一帶一路”食品產業國際峰會在北京舉辦。會上,中國食品報社、光華博思特消費大數據中心和首頁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2018食品產業營養與健康發展趨勢報告》,報告由中國國民營養狀況、營養食品產業發展趨勢、互聯網+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品牌戰略思維4部分構成,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業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韓志輝對報告進行了解讀。
點評:為營養健康產業點明發展方向
在數據爆炸的時代,全球化數據共享為食品營養健康行業從業者帶來新的視角,使他們能掌握最新的營養健康和食品信息動態。
《2018食品產業營養與健康發展趨勢報告》歷時半年時間,通過大數據分析顯示,中國國民營養狀況大幅提升,國民飲食觀念由吃飽吃好向吃得營養健康轉變,發展健康食品產業已經成為國際共識。營養食品產業發展商機無限,將更加強調營養化、地域特色化、休閑化。報告內容明確了食品企業未來的產品研發方向,更為食品產業、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指明了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