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以上市農業農村局、發展改革局(委)、公安局、財政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交通運輸局、商務主管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局、銀保監分局,省內各直屬海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的決策部署,特別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9〕31號)、全國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全省非洲豬瘟防控和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切實做好我省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各項工作,現提出以下措施,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
一、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對轄區內生豬生產及市場供給負總責,提高生豬生產、市場流通、質量安全監管和調控保障能力,統籌謀劃好本地區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各項工作。實行生豬生產紅線制度,各地級以上市生豬出欄量不得低于《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18—2020年)》(粵農農〔2019〕185號)規定的目標任務,將最低生豬出欄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各市要制定具體落實方案,采取有效舉措,確保一定的生豬自給率。加強市場信息預警,引導養殖場(戶)增養補欄。生豬產能不足的市、縣(市、區),要積極探索跨區建立生豬“菜籃子”基地機制,市、縣要在基地改擴建、標準化改造、產能提升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
二、切實落實生豬產業發展用地
各地要嚴格依照《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要求,依法依規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科學規劃生豬養殖布局,杜絕盲目禁養限養,不搞“一刀切”,不隨意擴大劃定范圍,禁養區劃定后原則上五年不得調整,對超范圍劃定禁養區、隨意擴大禁養限養范圍等問題,要限期整改。要按照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有關要求,完善生豬產業用地政策,將生豬種業、規?;i養殖、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糞污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屠宰加工等生豬產業用地納入當地國土空間規劃,合理安排用地規模,滿足高于最低生豬出欄量的生豬產業發展及配套設施用地需求。鼓勵利用低丘緩坡、荒山荒坡、灌草叢地、灘涂等未利用地和地力難以提高、低效閑置的土地建設規?;瘶藴驶B殖場。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鼓勵發展林下規模養殖,允許在Ⅲ、Ⅳ級保護林地內建設畜牧業養殖設施并優先保障使用林地定額,探索林牧結合生態循環利用模式。各地對禁養區劃定前已有的符合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戶進行關閉清拆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對需拆遷的、符合環保要求的畜禽種業“兩場一基地”(省級以上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國家核心育種場和國家良種推廣擴繁基地)、種豬場、供港澳活豬注冊養殖場和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B豬場,應在非禁養區安排用地予以搬遷重建,做到“拆一補一”,保護核心種質資源和基礎產能。對非禁養區達不到環保要求而被停產的規模養殖場,要依法設定適當的整改過渡期,允許整改達標后恢復生產。對需要升級改造的生豬規模養殖場,允許在原場地范圍內進行重建或改建。對當地急需配套建設的大型標準化生豬屠宰企業、大型病死動物專業集中無害化處理廠建設用地,在年度用地計劃中予以優先安排。
三、積極強化生豬生產扶持政策
各地要加強財政資金保障,同時統籌利用好中央和省下達的涉農統籌資金,在完成中央和省級規定的約束性指標后,可統籌用于動物防疫、緊急動物疫病處置救助補助、生豬生產扶持等工作。進一步完善生豬疫病緊急處置補助救助機制,落實經費保障,對在疫病預防、控制、撲滅過程中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的生豬,給予相應生產救助補貼。在非洲豬瘟疫情和監測陽性處置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理環境、交通運輸、建筑布局、飼養管理水平等因素,科學評估風險,精準確定撲殺范圍。省級在中央財政農業發展資金中對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0頭以上(當前存欄能繁母豬250頭以上或存欄生豬25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給予短期貸款貼息支持,貸款貼息比例不超過2%,重點支持企業購買飼料和購買母豬、仔豬,具體辦法由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財政廳另行制定。各地要通過財政獎補等方式,重點支持畜禽種業“兩場一基地”、標準化養殖場和屠宰廠建設,小散養殖場戶和屠宰場(點)退出,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疫病防控、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禁養區清理補償、冷鏈配送體系建設等。金融機構要穩定預期、穩定信貸、穩定支持,不得對生豬養殖場戶、屠宰加工企業等盲目停貸、限貸。落實能繁母豬和生豬養殖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要及時足額理賠。加大生豬生產信貸支持力度,在信貸資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傾斜,不斷創新增信手段,擴展抵押擔保物范圍。拓展開發政策性畜禽生產保險險種,積極推進生豬期貨交易。擴大能繁母豬和育肥豬政策性保險覆蓋面,適當提高保險保額,積極探索推進生豬目標價格保險,降低養殖風險。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要充分發揮政策性功能,積極為種豬場(含地方豬保種場)和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提供信貸擔保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財力給予必要的貸款貼息補助,重點支持種豬場、規模養豬場恢復和擴大生產,穩定基礎產能。對生豬養殖、種豬繁育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
四、著力提升規模豬場生物安全水平
各地要圍繞“人員、車輛、生豬、肉品、飼料”等重點環節,推動生豬養殖企業全面落實動物防疫主體責任,增強防疫意識,健全防疫制度、落實防疫措施、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對“兩場一基地”、種豬場、供港澳活豬注冊養殖場以及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i場等重點場所周邊3公里范圍內的小散生豬養殖場(戶)進行排查清理,強化生物安全隔離帶建設,提高重點場生物安全保護水平。嚴禁餐廚剩余物喂豬,建立健全餐廚剩余物收運、處理全鏈條有效監管機制。各地級以上市要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餐廚垃圾收運處理規劃編制工作,至少建成一個餐廚垃圾收運處理示范項目。生豬養殖場要進一步完善車輛與人員消毒通道、出豬臺等設施條件,強化各項動物防疫措施,切實做到封閉式飼養。各地要加快推進生豬運輸車輛清洗消毒場所建設,以鎮為單位設立清洗消毒站,指導推動規模化養豬場、屠宰廠配套完善清洗消毒設施,開展專業化清洗消毒,推行車輛憑消毒單據運輸制度,降低車輛帶毒傳播疫情的風險。
五、大力推進屠宰行業轉型升級
各地要按照減數控量、提質增效的要求,優化行業結構布局,制定本區域屠宰行業發展規劃。健全完善屠宰企業準入管理制度,嚴把準入條件,規范準入審批,對新建大型標準化、產加銷一體屠宰加工企業(具體標準按照粵府函〔2017〕364號文執行),予以優先審批,不受規劃數量限制。落實屬地管理職責,大力推進小型屠宰廠點清理整合撤并,對未取得“兩證”的屠宰企業一律停產整治,對整治不達標的,要依法取消定點屠宰資格。引導小型屠宰廠點轉型開展肉品配送流通服務,推行縣域“中心屠宰廠集中屠宰、鄉鎮分銷配送”模式。2019年年底前,所有生豬屠宰企業的相關信息納入動物檢疫證明電子出證系統,實現精準監管。大力推進屠宰企業標準化建設,支持創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屠宰廠。加強肉品冷鏈物流建設,支持屠宰加工企業建設完善冷鏈倉儲配送體系。支持重點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屠宰廠,發展集飼養、屠宰、加工、冷鏈、配送、銷售一體化經營的現代屠宰加工企業。鼓勵生豬就地就近屠宰,減少活豬跨區域(地級市)調運(種豬、仔豬除外),逐步實現從調豬向調肉轉變。省財政在中央農業發展資金中安排8000萬元對清理整合撤并小型屠宰廠點和培育標準化屠宰企業的地市政府予以適當獎補。
六、大力推進生豬養殖場標準化建設
大力推進生豬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鞏固提升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提升生豬生產、環境控制、動物防疫、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環節標準化改造和設備更新,采用節水、節料、節能養殖工藝和干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加強精細化管理和規范化飼養,推廣散裝飼料和精準配方,推廣應用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設施設備。鼓勵和支持生豬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在線可視化智能監控系統,推進可視化監管。將飼料加工機械設備、自動喂料系統、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裝備納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實行敞開補貼。開展省級現代化美麗牧場示范創建和省級標準化養殖場創建活動,帶動養豬業現代化發展,2019年繼續創建一批省級現代化美麗牧場和標準化養殖場。
七、健全豬肉市場供應保障機制
優化生豬調運政策,保障符合條件的種豬和商品仔豬正常流通,支持規模養殖場和屠宰廠“點對點”調運生豬。加強生豬及其產品產銷對接,廣州、深圳、東莞等生豬主銷區要主動對接主產區,建立相對穩定的供銷聯系,提高自身供應保障水平。持續加強供港澳注冊養殖場的防疫檢疫監督,對供港澳生豬批批檢測,切實落實監裝、鉛封、憑證運輸、車輛備案與消毒制度,加強供港澳生豬指定應急運輸通道生物安全監管,確保運行通暢,保障港澳生豬及產品供給穩定和安全。加大對私屠濫宰、“炒豬”、妨害動物防疫檢疫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對生豬運輸車輛進行監督檢查,對阻礙檢查、暴力抗法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及時進行處置,維護社會正常秩序。各級都要在省的指導下加快制定凍肉儲備調控方案,加強市場監測預警和供給調節力度,落實經費保障,適時啟動生豬價格調控預案,擴大各級凍肉儲備規模,合理調節吞吐節奏,減少價格波動幅度,穩定豬肉市場供應。
八、加快建設現代生豬良種繁育體系
堅持自主選育為主、國外引進為輔,持續推進“育、引、繁、推”一體化,提高生豬良種繁育水平。重點支持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建設,支持企業開展種豬選育,加強生產性能測定,提升種豬自主選育能力。適度發展、培優粵東黑豬、藍塘豬、廣東小耳花豬、大花白豬等地方特色優質豬種,實施產業化開發,做大做強地方特色優質豬產業,支持建設畜牧科技產業園,打造“粵字號”優勢特色畜禽產業品牌,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對現有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和地方品種原種場,省、市、縣財政給予適當的補助。鼓勵企業從國外引進良種,更新核心育種群。
九、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途徑,整縣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推廣節水、節糧、節能等清潔養殖工藝,推廣“三改兩分一利用”(改水沖糞為干清糞、改無限用水為控制用水、改明溝排污為暗溝排污,干濕分離、雨污分離和資源化利用)模式,推廣糞便全量收集利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扶持養殖場和第三方組織建設糞便收集運輸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支持在田間林地配套建設管網和儲糞(液)池,擴大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范圍,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促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到2020年,全省生豬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生豬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
十、加強畜牧獸醫工作隊伍建設
各地要高度重視基層動物防疫和市場監管隊伍建設,采取有效措施穩定基層機構隊伍。依托現有機構編制資源,建立健全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明確工作職責,鞏固和加強工作隊伍,配置先進檢驗檢疫設備,改善工作條件,落實畜牧獸醫工作津貼補助政策,確?;鶎觿游锓酪唧w系正常運轉。保障監測、預防、控制、撲滅、檢疫、監督等動物防疫工作經費和專項業務經費。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場所、公路動物衛生監督檢查站、屠宰檢疫申報點、活畜禽運輸指定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要采取返聘退休畜牧獸醫技術人員或購買社會服務等多種形式,強化基層防控力量,滿足當前畜牧業發展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公安廳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廣東省商務廳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廣東分署 廣東監管局
2019年7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