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脫水蔬菜的要求 脫水蔬菜要求理化變化程度均勻,不能變質、不能變色,控制不同品種的含水量。含水量過低不易包裝,過高易霉變不易保存。低溫快速脫水是脫水蔬菜生產的基本要求。 二、脫水蔬菜脫水方法 分為人工脫水和自然脫水。 人工脫水,需要有廠房、水源、電力、及相關脫水設備,投入資金較高,成本也較高。但生產效率也高,能很好控制產品質量。 自然脫水設備簡單,管理粗放,成本低。自然脫水,主要依賴氣溫、濕度等外部條件,質量不易控制,氣溫高時,有些蔬菜還沒有達到脫水要求就發生局部霉變,有些蔬菜在高溫日照易紅變發酵。有些蔬菜失色嚴重。 三、蔬菜脫水處理 1、自然脫水:選擇日照好,通風好的場所場地。根據不同蔬菜品種,設立脫水晾架或曬床,晾架應順風搭建,便于通風。適于陰干品種應選擇陰涼通風場地地,或建遮陽棚。南瓜脫水應根據市場要求生產粒狀、塊狀、片狀、或條狀。粒、塊、片狀適宜晾床脫水,可搭建多層曬床。條狀適宜晾架掛晾脫水。 2、熱風脫水:蔬菜水分散失與環境溫度關系極大。環境溫度高,蔬菜水分蒸發散失快,空氣中水蒸氣是否飽和與空氣的溫度有密切關系。氣溫越高,吸收的水蒸氣越多。如果30℃時,每立方米的空氣能收容50克重的水蒸氣,在-30℃時,只能收容0.5克重的水蒸氣。空氣中含有同樣的水蒸氣量,溫度高,相對濕度就低;溫度低,相對濕度就高。所以溫度高能加速水分蒸發。 蔬菜水分散失與空氣濕度關系極大。環境相對濕度低,能加速水分蒸發,但加溫也使葉體內水分的汽化加強,相對濕度升高,菜體內還含有較多水份(76%左右),化學變化相應加速,細胞膜透性增加,酶的活化加強,自體分解由緩慢變為激烈,內含物循著劣變途徑轉化,蔬菜品質下降。通風可以降低環境濕度。通風也是脫水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流動的空氣吹過脫水葉層帶走葉面水蒸氣,造成蔬菜周圍低溫條件,加速葉水分蒸發,促進脫水進程,水分在氣化時,要吸收熱量(水氣化熱大約為540千卡/公斤)。風量越大,水分蒸發越快,葉溫下降越多,化學變化減慢。 建立箱式脫水間,間內依脫水品種設掛架或脫水床架,脫水床架架底宜用絲網,置蔬菜于其上,安裝加溫設施和鼓風機。溫度和風量必須密切配合。溫度是脫水的主要條件,最高不得超過40℃,一般是30℃~35℃左右,溫度過高易產生劣變。具體溫度掌握要依據蔬菜品種、含水量、嫩度而定,一般原則是“先高后低”。溫度低于33℃時,蔬菜體內化合物的變化小,而在33℃~40℃時則變化較大,化學反應速率變化特別敏感,對脫水蔬菜品質有一定影響,所以槽里溫度一定要控制適當。 通風量則依蔬菜處置數量、生產量而定,一般以每小時20000立方米~30000立方米。風量大,可以加快蔬菜體內水分散失,應以“先大后小”為原則。床架面處理蔬菜攤堆厚度小于10-20厘米,在整個脫水過程中,必須翻拌菜堆。視不同的蔬菜品種和季節制定脫水時間,一般8小時~10小時。脫水完成后要鼓風降溫,準備進入包裝工序。若用計算機對溫度、濕度、風量、風速、進風口、出風口、熱交換率等參數進行模擬控制,即保證質量,又節約成本。 3.機械脫水:對于莖、根用類蔬菜可采用離心原理,采用甩干機處理,也可采用烘干機脫水。如果市場需要粒塊片狀南瓜脫水品種,可采用此法。投資小,占地面積小,工序及工藝流程簡單,易上馬。脫水后的蔬菜進入稱量、包裝工藝。每包重量以市場而定,500克~1000克不等。包裝材料可采用非聚氯乙烯的塑料薄膜。稱量后密封包裝。 4、微波脫水:此法需要投入較大資金。是脫水蔬菜生產的發展方向。他對脫水蔬菜的品質、色澤、味感、的保持,是目前其他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小規模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基本的穩定的貨源、市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后再考慮此法。他是企業進步的標志。 5、綜合法:為節省能源,先采用熱風法或機械法處理后,再轉到自然法。主要考慮機械脫水法和熱風脫水法在脫水處理初期效率極高,爾后效率逐漸降低。 四、蔬菜脫水注意事項 1.脫水蔬菜屬于軟包裝鮮制品,在生產加工中,不能大量帶菌,并且要求含水量低,外表干軟。否則,存放期稍長,微生物就會在其中生長繁殖,產氣、產酸,分泌各種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水分控制不好,也易引起蔬菜本身化學反應加速,嚴重時,導致蔬菜腐敗變質,不能食用。 2.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化學保鮮劑,國內市場也對化學保鮮存在疑慮,影響產品銷售。從蔬菜變質的機理上來解決保鮮問題,避免化學試劑的使用,保存了蔬菜原有風味,易于各種烹飪,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 3.采用該項技術設備要求簡單,只要具備嚴格的衛生條件,工藝上容易操作,現成的企業只要稍加改進,就可以進行生產。并且,超市的發展,更是給冷藏提供了條件。這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蔬菜保鮮新技術,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和良好的經濟、社會價值。 4.一些加工企業由于技術設備、環境條件不完善的情況下,不能達到無菌操作,因此一定要依靠冷藏為保存條件。 5.包裝材料一定要適應環保要求,不能用難于分解和利用的材料作包裝材料。 6.建議在生產中提高機械化操作和自動化生產能力,減少人為可變因素的影響,穩定產品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