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料乳的驗收及預處理 牛乳應嚴格按要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乳經稱重、過濾、凈乳、冷卻后泵入貯奶罐。⒉ 乳的標準化 乳的標準化是指調整乳中脂肪(F)與非脂乳固體(SNF)的比值,使符合 ... 甜煉乳的生產工藝 ⒈ 原料乳的驗收及預處理 牛乳應嚴格按要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乳經稱重、過濾、凈乳、冷卻后泵入貯奶罐。 ⒉ 乳的標準化 乳的標準化是指調整乳中脂肪(F)與非脂乳固體(SNF)的比值,使符合成品中脂肪與非脂乳固體比值。在脂肪不足時要添加稀奶油,脂肪過高時要添加脫脂乳或用分離機除去一部分稀奶油。 ⒊ 預熱殺菌 ⑴ 預熱殺菌目的 制造甜煉乳時,在原料乳濃縮之前進行的加熱處理稱為預熱.預熱的目的: ① 殺滅原料乳中的病原菌和大部分雜菌,破壞和鈍化酶的活力,以保證食晶衛同時提高成品的保存性。 ② 對牛乳的真空濃縮起預熱作用,防止結焦,加速蒸發。 ③ 使蛋白質適當變性,推遲成品變稠。 ⑵ 預熱方法和工藝條件 甜煉乳一般采用80~85℃,l0min或95℃,3~5min,也可采用120℃,2~4s。 ⒋ 加糖 ⑴ 加糖的目的 加糖是甜煉乳生產中的一個步驟,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煉乳中細菌的繁殖,增加制品的保存性。糖的加入會在煉乳中形成較高的滲透壓,而且滲透壓與糖濃度成正比,因此,就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而言,糖濃度越高越好。但加糖量過高易產生糖沉淀等缺陷。 ⑵ 加糖量的計算 加糖量的計算是以蔗糖比為依據的。所謂蔗糖比又稱蔗糖濃縮度,指甜煉乳中蔗糖含量與其水溶液的比。 ⑶ 加糖方法 ① 將糖直接加于原料乳中,然后預熱。 ② 原料乳和65%~75%的濃糖漿分別經95℃,5min殺菌,冷卻至57℃后混合濃縮。 ③ 在濃縮將近結束時,將殺菌并冷卻的濃糖漿吸入濃縮罐內。 加糖方法不同,乳的黏度變化和成品的增稠趨勢不同。一般來講,糖與乳接觸時間越長,變稠趨勢就越顯著。由此可見,上述3種加糖方法中,第三種為最好。 ⒌ 濃縮 濃縮的目的在于除去部分水分,有利于保存;減少質量和體積,便于保藏和運輸。一般采取真空濃縮,其特點為:具有節省能源,提高蒸發效能的作用;蒸發在較低溫度條件下進行,保持丁牛乳原有的性質;避免外界污染的可能性。 ⑴ 真空濃縮條件和方法 濃縮控制條件為:溫度45~60℃.真空度78.45~98.07kPa。 經預熱殺菌的乳到達真空濃縮罐時溫度為65~85℃,可以處于沸騰狀態,但水分蒸發使溫度下降,因此要保持水分不斷蒸發必須不斷供給熱量,這部分熱量一般是由鍋爐供給的飽和蒸汽,稱為加熱蒸汽,而牛乳中水分汽化形成的蒸汽稱為二次蒸汽。 牛乳中水分汽化形成的蒸汽必須不斷排除,否則它會凝結成水回流到牛乳中,使蒸發無法進行,除去二次蒸汽的方法,一般為冷凝法,即二次蒸汽直接進入冷凝器結成水而排除。二次蒸汽不被利用叫單效蒸發;如將二次蒸汽引入另一個蒸發器作為熱源用,稱為雙效蒸發。 ⑵ 濃縮終點的確定 濃縮終點的確定一般有3種方法: ① 相對密度測定法 相對密度測定法使用的比重計一般為波美比重計,刻度范圍在30~40波美度之間,每一刻度為0.1波美度。波美比重計應在15.6℃下測定,但實際測定時不一定恰好是在15.6℃,故須進行校正。溫度每差一度,密度相差0.054波美度,溫度高于15.6℃時加上差值;反之,則需減去差值。 通常,濃縮乳樣沮度為48℃左右,若測得波美度為31.71~32.56時,即可認為已達到濃縮終點。用相對密度來確定終點,有可能因乳質變化而產生誤差,通常輔以測定黏度或折射率加以校核。 ② 黏度測定法 黏度測定法可使用回轉黏度計或毛式黏度計。測定時需先將乳樣冷卻到20℃,然后測其溫度,一般規定為100°R/20℃。 通常乳晶廠制造煉乳時,為了防止產生氣泡、脂肪游離等缺陷,一般將黏度提高一些,到測定時如果結果大于100°R/20℃,則可加入消毒水加以調節。加水量計算可根據每加水0.1%降低黏度4~5°R/20℃的規定。 ⑶ 折射儀法 使用的儀器可以是阿貝折射儀或糖度計。 ⒍均質 甜煉乳均質壓力一般在10~14 MPa,溫度為50~60℃。如果采用二次均質,第一次均質條件和上述相同,第二次均質壓力為3.0~3.5MPa,溫度控制在50~60℃為宜。 ⒎ 冷卻結晶 甜煉乳生產中冷卻結晶是最重要的步驟。其目的在于:及時冷卻以防止煉乳在儲藏期間變稠,控制乳糖結晶,使乳糖組織狀態細膩。 ⑴ 乳糖結晶與組織狀態的關系 乳糖的溶解度較低,室溫下約為18%,在含蔗糖62%的甜煉乳中只有15%。而甜煉乳中乳糖含量約為12%,水分約為26.5%,這相當于100g水中約含有13.5g乳糖,很顯然,其中有2/3的乳糖是多余的。在冷卻過程中,隨著溫度降低,多余的乳糖就會結晶析出。若結晶晶粒微細,則可懸浮于煉乳中,從而使煉乳組織柔潤細膩。若結晶晶粒較大,則組織狀態不良,甚至形成乳糖沉淀。 ⑵ 乳糖結晶溫度的選擇 若以乳糖溶液的濃度為橫坐標,乳糖溫度為縱坐標線, 可以繪出乳糖的溶解度曲線,或稱乳糖結晶曲線(圖2)。 圖2中4條曲線將乳糖結晶曲線圖分為3個區:最終溶解度曲線左側為溶解區,過飽和溶解度曲線右側為不穩定區,它們之間是亞穩定區。在不穩定區內,乳糖將自然析出。在亞穩定區內,乳糖在水溶液中處于過飽和狀態,將要結晶而未結晶。在此狀態下,只要創造必要的條件,加入晶種,就能促使它迅速形成大小均勻的微細結晶,這一過程稱為乳糖的強制結晶。試驗表明,強制結晶的最適溫度可以通過乳糖結晶曲線來找出。 ⑶ 晶種的制備 品種粒徑應在5 μm以下。品種制備的一般方法是取精制乳糖粉(多為α乳糖),在100~105℃下烘干2~3h,然后經超微粉碎機粉碎,再烘于1h,并重新進行粉碎,通過120日篩就可以達到要求,然后裝瓶、密封、儲存。品種添加量為煉乳質量的0.02%~0.03%。品種也可以用成品煉乳代替,添加量為煉乳量的1%。 ⑷ 冷卻結晶方法 冷卻結晶方法一般可分為間歇式及連續式2大類。 間歇式冷卻結晶通常采用蛇管冷卻結晶器,冷卻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冷卻初期,即濃乳出料后乳溫在50℃左右,應迅速冷卻至35℃左右;第二階層為強制結晶期,繼續冷卻至接近28℃,結晶的最適溫度就處于這一階段;第三階段冷卻后期,把煉乳冷卻至20℃后停止冷卻,再繼續攪拌1h,即完成冷卻結晶操作。 連續式冷卻結晶采用連續瞬間冷卻結晶機,這種設備與冰激凌凝凍機相類似煉乳在強烈的攪拌作用下,在幾十秒到幾分鐘內.即可被冷卻至20℃以下。用這種設備冷卻結晶,即使不添加晶種,也可以得到微細的乳糖結晶。而且由于強烈攪拌,使煉乳不易變稠,并可防止褐變和污染。 ⒏ 包裝和儲藏 在普通設備中冷卻的煉乳中含有大量的氣泡,冷卻結晶后的甜煉乳灌裝時可采用真空封罐機或其他脫氣設備,或靜止5~10 h,待氣泡逸出后再進行灌裝。裝罐應裝滿,盡可能排除頂隙空氣。煉乳儲藏應離開墻壁及保暖設施30cm以上,庫溫恒定,不得高于15℃,空氣濕度不應高于85%。儲藏過程中,每月應翻罐1或2次,防止糖沉淀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