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牛奶,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經初加工的牛奶。其主要特征是:牛奶產品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無不良影響;奶產品的品質優良;具備本身天然的風味和營養特點;牛奶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無污染。 1.實現奶牛生產規模化 目前,我國奶牛生產大多采用家庭式的養殖方式,飼養數量較少,管理相對粗放,加工的奶源分散,質量參差不齊。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轉換飼養模式,建立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的奶牛生產基地。 2.科學選擇場址和引種 奶牛場場址必須選擇生態環境良好,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標準要求,地勢高燥,地形開闊,通風良好;水源充足,水質達到飲用水的質量標準(GB5749-85),pH6.8~7.5,大腸桿菌指數≤3個/升,細菌總數〈100個/毫升;土壤無污染,不含放射性物質、重金屬(如汞、砷)、農藥、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大氣潔凈(符合GB3095-1996),周圍環境無工礦"三廢"、生活垃圾的污染,生物安全的非疫區地方。避免將奶牛場建在地勢低洼、蚊蠅等昆蟲孳生的地方。 引進適合當地飼養的高產、優質奶牛品種,建立高產、優質、無特定病原微生物、抗逆性強的牛群。 3.合理利用無公害飼料和添加劑 "飼料安全"即"產品安全",是無公害牛奶生產的關鍵因素。應大力推廣秸稈青貯、氨化、堿化等加工技術;提倡飼料和添加劑的"名牌化";嚴格選擇原料,科學配方,營養成分和有害有毒(農藥、霉菌毒素、重金屬元素等)物質及病原微生物符合安全標準;飼料中嚴禁添加未經許可使用的抗生素、激素等藥物。為防制瘋牛病等疾病的發生,嚴禁在奶牛飼料中使用肉骨粉、動物油脂等動物性飼料。 4.科學飼養管理 從泌乳初期到高峰期,是高產奶牛飼養管理的關鍵時期,為了滿足營養需要,必須提高干物質的營養濃度,多用優質干草、青貯料、多汁料等飼料。高產母牛采食量大,飼料轉化率高,在泌乳期要保持其旺盛的食欲,盡量多給飼料,一般粗飼料采用自由采食,精料日喂3次。產犢后,精料增量不宜過快,以每日增加0.5~1千克為好,精料給量最多不要超過10千克;調制飼料時,應根據營養標準,既要注意蛋白質飼料的供應,也要重視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飼料的供應,避免產犢后升乳期使用高蛋白飼料"催乳";飼料要求易消化,易發酵,注意粗細飼料合理搭配,以期營養保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實踐表明,奶牛日糧中每千克添加生化黃腐酸(BHA粉)250克,隱性乳房炎的檢出率可下降5%,臨床乳房炎下降1.5%。管理上要講究飼喂技術,定時定量。每日飼喂次數應與擠奶次數相同,一般為3次。每次飼喂要少喂勤添,由少到多。飼喂順序通常按精料、多汁料、青飼料、青貯料、干草等給予。水是牛體不可缺少的物質,對奶牛特別重要,要保證充足衛生的飲水,冬季防止水溫過低,夏季應增加飲水次數(5~6次),并在飲水中添加適量的小蘇打、食鹽、維生素C等抗應激物質。運動有助于消化,增強體質,促進泌乳,要保證其適當運動量。定期修蹄,經常刷拭牛體,保持畜體衛生,并做好夏季防暑、冬季防寒工作。 5.健全疾病防疫制度 首先,應建立檢疫制度,防止疫病傳入。場內工作人員和飼養人員進入生產區,應身著工作服,嚴格消毒;場外車輛、用具等不準隨意進場,牛奶交易須在場外進行。引進奶牛時,應對采購地區進行疫情調查,引種前必須嚴格檢疫和消毒。引入后先隔離觀察3~4周,經免疫注射和驅蟲,確認無病后才能進入飼養區混群飼養。其次,要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搞好環境衛生。奶牛場要分區規劃,生產區與行政管理區、生活區、獸醫隔離區分開并保持一定間距,牛場門口、生產區和牛舍出入口應設消毒池,池內藥液要經常更換,以保證藥效。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有條件的可建立無病牛群。飼養者應熟悉牛群,了解本地區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流行規律,結合奶牛檢疫和抗體監測情況,科學的制定本地區(場)的疾病預防措施,定期進行防疫注射和驅蟲。 6.安全擠奶與鮮奶的衛生處理 擠奶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牛奶的品質和牛群的健康。因此,應加強對擠奶員的健康檢查(每年1次)和擠奶技能培訓。擠出的鮮奶應及時進行過濾、凈化、冷卻和消毒等衛生處理,防止牛奶的體外污染和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發生,有條件的牛場可采用封閉式擠奶機和冷藏罐,實現全程機械擠奶。 編輯:foodq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