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廠房。遠離垃圾場、養殖場、醫院、礦山、交通干道等污染源,廠房整齊潔凈、空氣無異味的良好的加工環境,加工人員身體健康、無傳染病,加工場所無吸煙、不隨地吐痰。 二、做青。要在專用的做青車間進行, 使用6CWY-9型做青機進行做青,首先調控好做青房的溫濕度,保證青葉的走水、發酵和提香,反復搖青——攤涼,經過15小時左右,青臭味消失,具有茶葉香氣時即可。具體做法(加工機械設備型號可根據企業需求選擇): 貯青間應清潔衛生,空氣流通,相對濕度80~90%,室溫16~28度,送到茶廠的鮮葉應立即薄攤散熱,遇到雨水青或露水青應立即脫水。 曬青(萎凋)操作方式 日光萎凋 晴天傍晚日光斜照或午后陽光不強,可進行曬青,亦可加配活動式網罩遮陽頂棚,便于提早曬青。葉面溫度在35℃以下,把茶青均勻薄攤在竹篩上,適時輕手翻動,歷時20~40min。每個竹篩面積約1.6平方米,攤葉0.7~1kg,攤葉厚度2~3cm。 室內加溫萎凋 若遇陰雨天,把鮮葉放在30~38℃的熱風萎凋槽進行萎凋,把茶青均勻攤在萎凋槽內,萎凋槽每平方米攤葉0.7~0.8kg,每10~20min翻動一次。 曬青(萎凋)技術要求:曬青(萎凋)的鮮葉減重率為4~13%,失水均勻,葉色轉暗綠色,微帶青味,葉梗折彎不斷,稍有彈性。 涼青:把曬青后的茶青移入室內,翻松后均勻攤放散熱,歷時0.5~1.5h,葉色由暗轉亮,葉態由軟變硬,俗稱"返陽",即可搖青。 搖青:把曬、涼青后的茶青裝入搖青籠進行搖青,搖青后應及時把茶青倒出,攤放在竹篩上進行涼青,搖青與涼青交替進行,一般進行3~4次,歷時8~16h。搖青轉數先少后多,涼青攤葉厚度先薄后厚,涼青時間先短后長,并根據季節、氣候等因素,靈活掌握。整個搖青過程茶青減重率為6~14%,青蒂綠腹紅鑲邊,葉色轉黃綠色,均勻適度,透出青香,達到所需的發酵程度后可轉入殺青工序。 三、殺青。使用6CB-80X160型殺青機,利用高溫殺死酶促的氧化,以保證茶葉的特征、特性,提高品質,殺青的溫度在230℃以上,使青葉去水分,增加柔性,便于做形。當筒壁溫度達250~320℃時投入適量搖青葉,進行滾炒,歷時4~8min。殺至做青葉減重率為18~22%,葉色轉暗黃綠,葉質柔軟,梗折彎不斷,有熟香味,即可出筒揉捻。 四、揉捻。根據烏龍茶對外形的要求,在專用車間內進行揉捻。殺青葉趁熱揉捻,適當重壓,快速短時,揉捻時間為3~6min,初步使殺青葉卷曲成條。 五、做形。利用6WSB-22型和6CHR-76型進行反復做形。 初烘:使用6CL-6型烘干機,利用烘干機送出的110℃熱風進行第一次烘烤,其主要作用是去水分、固外形、增香氣。初烘后進行0.5—1小時的攤涼,使茶葉內的水分重新分布,便于做形。初烘溫度為125~150℃,攤葉厚度1.5cm,掌握"高溫薄攤快速,適當保持水份"的原則,使茶青減重率為25~30%。整形過程中應進行若干次解塊和翻動,以利茶團散熱及水份均勻分布。 復烘復包揉:烘溫掌握在80~100℃,進一步減少部分水份和塑型,使茶胚條型進一步緊結卷曲。 定型:經多次包揉使毛茶外形緊結卷曲后,用茶袋束緊茶胚定型1~2h。 烘干:茶葉加工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使用6CL-6型烘干機進行復烘,其目的是把茶葉的水分進一步烘烤干燥,達到產品的水分含量要求,便于進倉存放。分兩次進行溫度為80~100℃,第一次烘干后,中間須攤放1~2h,再進行第二次烘干,烘至茶葉含水量在7%以下,包澤烏潤,香味純正,即可下機攤涼便為毛茶。 六、精制:毛茶經拼配歸攤、篩分、風選、揀剔、干燥等精制工藝即為成品茶,并進行包裝。 七、標志、標簽 標志:應符合GB191的規定。綠色食品茶葉的包裝上應有綠色食品的專用標志,具體標注方法和內容按《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規定》和其它有關規定執行。 標簽:按GB7718的規定執行。 八、包裝、運輸、貯存 包裝:茶葉包裝符合按SB/T10035的要求。 運輸:運輸工具必須清潔、干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雨、防潮、防暴曬;裝卸時輕放輕卸,嚴禁與有毒、有異味(氣)、易污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貯存:按SB/T10095的規定進行。在正常運輸、貯存條件下,產品自出廠之日起,保質期為18個月。 九、設備清洗。加工季節結速,要對加工車間及設備要進行清洗,清洗及加工人員的洗滌用水,一律用茶廠引用符合衛生標準(GB5749)的自來水。 編輯:foodq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