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知識 > 食品常識

守正創新是中國餐飲基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01 11:34:35 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守正創新是中國餐飲基因(品牌論)

  中餐的歷史,幾乎與中華文明本身的歷史一樣悠久綿長。廣袤的土地、多樣的水土、豐富的資源,醞釀出無數獨具特色的中華美食。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有一道日思夜想的家鄉菜;幾乎每一次旅途,分享彼此的家鄉美食都是大家樂此不疲的環節。

  然而,中餐并非一成不變,在歷史的長河中,守正創新始終是中國餐飲的基因。據資料記載,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已各自形成體系。到南宋時期,南甜北咸的格局業已形成。發展到清代初期,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而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也分化形成,“八大菜系”共同構成了中國餐飲的基礎。

  從晚清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文明經歷了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中國餐飲也隨之迎來了一波全新的發展。烹飪工具的進步、鐵道交通的發展等因素,催生了許多全新的特色餐品,塑造了中國人全新的飲食習慣。

  比如我們今天非常熟悉的武漢熱干面,就是20世紀30年代的發明;鄭州的特色食品河南燴面,則是1956年左右發明的。這些“新飲食”的共同特點,就是都誕生在近代鐵路樞紐城市。對于20世紀的中國,鐵路是主要的交通方式,鐵路能夠帶來現代社會和流動人口,所以鐵路樞紐最容易誕生符合現代人口味的美食。與熱干面、燴面類似,柳州螺螄粉、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吃”,也是中國鐵路時代誕生的食品。

  到了20世紀80、90年代,中國迎來了公路建設的大發展。中國餐飲也隨著中國進入公路時代而體現出了新特征,那就是新菜品中蔬菜比例的提高。鐵路只能沿著固定的線路走,沒法及時搜集分散生產的蔬菜,而公路恰好能彌補這一不足。因此這一時段就出現了以新疆大盤雞為代表的新美食,在傳統的面與雞肉之外,又添加了青椒、土豆、洋蔥、辣椒等更多樣的元素。

  最關鍵的是,人總是要先吃飽再談口味的。隨著改革開放解決了中國人“填飽肚子”的基本需求,讓中國人民逐漸富裕起來,對美食的品鑒和消費才真正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一過程中,中國餐飲一度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要么是高檔的“鮑參翅肚”海鮮大酒樓,要么是有某門“絕活兒”的深巷小館,處于中等位置的家常炒菜館則并不突出。然而,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以及反“四風”建設的推進,中國餐飲出現了“兩頭向中間集中”的趨勢。高檔飯店紛紛推出親民產品,深巷小館也開始向精品店轉型。中國餐飲開始懂得“得中產階級者得天下”的道理。

  而這一餐飲轉型的背后,既有中產階級消費觀念的變化,也有互聯網產業思維的影響。相比傳統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的高性價比產品,互聯網時代的中產消費者更接受優質高價的商業邏輯。從原先只在意食品的口味,發展到服務、口味、環境的綜合評比。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了諸如海底撈、西貝莜面村、外婆家、牛三哥等一大批新興餐飲企業。他們以傳統的可口菜品為基礎,在服務、口味、環境上大膽創新,創造出了既有地方特色、又符合主流消費人群消費偏好的新餐飲業態。

  當然,中國餐飲市場在業態、質量、地域平衡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整個餐飲產業鏈發展不夠完善,缺少享譽全球的餐飲品牌企業。不過,想必每個中國人都曾閃過一種念頭:如果把只有在自己家鄉才能吃到的特色小吃,開到北上廣深等大城市來,絕對能大受歡迎。這至少說明,我們的餐飲行業還有許多可以發掘的空間。也許,我們與下一代美食之間,只差再動點腦子的距離。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