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知識 > 質量管理

老百姓為何沒有“食品安全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7-14 12:51:54 來源:互聯網

    10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蔬菜水果禁用劇毒農藥、嬰幼兒奶粉配方需注冊、網購食品納入監管范圍、轉基因食品應明確標示、保健食品標簽不得涉防病治療功能”……這份經過大修的《食品安全法》因“標準嚴、監管嚴、處罰嚴和問責嚴”被冠以“史上最嚴”的頭銜。

    如果說食品安全是社會問題、法律問題、行政管理問題,那么,“食品安全感”則要簡單的多,僅僅是老百姓的“心理問題”,但與其他病疾相異,心理問題往往最難醫治。

    蘇丹紅鴨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溝油、毒生姜、鎘大米等。一部部食品安全恐怖大片檔期不斷,一遍遍摧殘老百姓脆弱的“食品安全感”。在這出老百姓充當群眾演員的悲劇中,政府和食品違法者的對臺戲愈演愈烈。

    最嚴法規的出臺,亟需最強執法力度的回應。它能否綁住食品違法者不計后果向利益狂奔的雙腿?它是否在考驗食品監管的執行力?無論是最高罰款由2009年的5倍漲至30倍,還是對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藥行為可予拘留,法律已為政府裝備了食品監管的有力武器,但政府能否揮法律之利刃,斬食品違法之妖草,老百姓心頭的問號無疑是缺乏“食品安全感”的表現,而問號的矛頭更是直指政府食品監管的公信力。

    可以說,在法律日臻完善的前提下,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感和政府食品監管的公信力成正比,如何將法律條款的“嚴”落實到執法監管層面,已成為提升政府公信力和老百姓食品安全感的當務之急。

    食品監管“執法不嚴”,老百姓就沒有“食品安全感”,就會喪失對政府的信任,又何談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食品監管“執法必嚴”,將法律威懾力落到實處,猶如為食品從業者帶上“緊箍咒”,既保障了飲食安全,又提高了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對挽回透支的政府公信力、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局面意義非凡。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當前,洛陽正處在建設名副其實的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的改革發展大潮中,政府緊緊抓住食品安全這根生命健康線、政治高壓線、輿論關注熱線,在加強監管執法、狠抓責任落實、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下狠心、出重拳,為洛陽飲食文化發展和群眾飲食安全構筑了堅實保障,使洛陽真正成為讓人津津樂道、安居樂業的“最佳宜居地”。 

編輯:foodnews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