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質量管理是否真的完美無缺?首先這里要糾正一個誤區:零缺陷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絕對沒有缺陷,零缺陷理念旨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本著一次性做對的思想去完成設計、驗證、生產等工作。試想一下,當兩名生產工人分別抱著“缺點難免論”和“一次性做對”的思想去工作時,哪一個的工作效率會更高? 既然零缺陷質量管理是一種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質量管理方式,那么工作人員怎樣才能盡可能地將工作一次性做對?這就要遵循克勞士比提出的四項基本原則: 原則一:質量即符合要求 班組成員在完成產品的時候必須按照產品質量的標準走,因為質量的定義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主觀或含糊的“好、不錯”等描述。 原則二:產生質量的系統是預防,而不是檢驗 因為檢驗是告知已發生的事情,當將不合格的產品挑選出來時,說明缺陷已經產生了,而預防是可以在制造產品的同時,發現潛在的質量問題,繼而消除這些不符合產品質量的可能性。通過預防不僅可以保證工作正確完成,而且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 原則三:在產品質量面前必須追求“零缺陷”,而不是所謂的“差不多就好” 有些班組在質量上經常存在著“差不多就好”的態度,他們認為只要在某些時候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或者是每次都滿足大部分要求就行了。但是正因為這“差不多好”才讓他們的班組產品永遠也滿足不了大眾的需求。而“零缺陷”的工作標準,則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在每次質量上做到“零缺陷”,而且要在任何時候都能符合產品質量的要求。因此,如果我們要讓產品具有質量,那就決不能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協,我們要避免錯誤的發生,這樣我們的顧客也就不會得到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和服務了。“零缺陷”最重要的工作標準意義就是:只有在符合全部要求時才行。 原則四:產品質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價來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數 所說的指數是指把產品不合格的項用壞消息來代替的一種方法。如果我們將這些壞消息給軟化掉,企業的管理者永遠也不會采取行動來整治。而如果我們將這些不合格的產品項目的貨幣價格給展示出來,我們就能夠增加對問題的認識。我們制造出來的那些不合格的產品就是產生的額外費用。這是一種浪費,浪費時間、人力和物力,這是不必要的代價。 以上就是追求零缺陷質量管理的四項基本原則。在企業生產過程中,追求質量已經成為一種管理的藝術,樹立正確管理理念并有效執行,,生產者、工作者要遵循以上四項原則,努力使自己的設計、產品、業務沒有缺點,并向著高質量標準的目標來奮斗。 編輯:food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