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公司是一家印刷企業,主要做包裝用瓦楞紙箱、絲網印刷和傳統的膠印業務。2年前,公司上馬了一套“印刷管理信息系統”,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印刷市場上,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此時的公司總經理侯先生,開始把目光瞄準了全數字印刷領域。
一、接受5S挑戰 K公司與香港某公司洽談中的合資項目,是在K公司引進新的數字印刷設備和工藝,同時改造公司的印刷信息系統。 然而,與港商的合資談判進行得并不順利。對方對K公司的工廠管理,提出了很多在侯總看來太過“挑剔”的意見:比如倉庫和車間里的紙張、油墨、工具的擺放不夠整齊;地面不夠清潔、印刷機上油污多得“無法忍受”;工人的工作服也“令人不滿”…… 后來,在合資條款里,投資者執意將“引入現代生產企業現場管理的5S方法”,作為一個必要的條件,寫進了合同文本。 剛開始的時候,侯總和公司管理層覺得港方有點“小題大做”。“不就是做做衛生,把環境搞得優美一些”,侯總覺得這些事情太“小兒科”,與現代管理、信息化管理簡直不沾邊。 不過,為了合資能順利進行,侯總還是滿口答應下來。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侯總回想起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二、“雞毛蒜皮”的震撼 推廣20世紀50年代就風靡日本制造企業的“5S管理方法”,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和培訓工作。 從字面上說,5S是指5個以日語單詞的羅馬注音“S”為開頭的詞匯,分別是:清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整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 這5個詞,以及所表達的意思聽上去非常簡單。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很不以為然。 幾天后,港方派來指導5S實施的Mak先生,通過實地調查,用大量現場照片和調查材料,讓K公司的領導和員工,受到了一次強烈的震撼。 Mak發現,印制車間的地面上,總是堆放著不同類型的紙張,里面有現在用的,也有“不知道誰搬過來的”;廢棄的油墨和拆下來的輥筒、絲網,躺在車間的一個角落里,沾滿了油膩;工人使用的工具都沒有醒目的標記,要找一件合適的工具得費很大的周折。 倉庫里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堆放紙張、油墨和配件的貨架與成品的貨架之間只有一個窄窄的、沒有隔離的通道,貨號和貨品不相符合的情況司空見慣。有時候,車間返回來的剩余紙張與成令的新紙張混在一起,誰也說不清到底領用了多少。 Mak先生還檢查了侯總引以為榮的MIS系統,查看了擺放在計劃科、銷售科、采購科的幾臺電腦,發現硬盤上的文件同樣混亂不堪。到處是隨意建立的子目錄,隨意建立的文件。有些子目錄和文件,除非打開看,否則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而且,Mak先生發現,文件的版本種類繁多,過時的文件、臨時文件、錯誤的文件或者一個文件多個副本的現象,數不勝數。 在K公司里,長久以來大家對這樣一些現象習以為常:想要的東西,總是找不著;不要的東西又沒有及時丟掉,好像隨時都在“礙手礙腳”;車間里、辦公桌上、文件柜里和計算機里,到處都是這樣一些“不知道”—不知道這個是誰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放在這里的;不知道還有沒有用;不知道該不該清除掉;不知道這到底有多少…… “在這種情況下”,Mak先生直率地問侯總,“你如何確保產品的質量?如何確信電腦里的數據是真實的?如何鼓舞士氣?增強員工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最后一個問題,Mak指的是墻上貼的一個落著灰塵的標語,“視用戶為上帝,視質量為生命”。
三、清理、整頓、清掃 Mak把推進5S的工作分為兩大步驟,首先是推進前三個“S”,即清理、整頓、清潔。 清理,就是要明確每個人、每個生產現場(如工位、機器、場所、墻面、儲物架等)、每張辦公桌、每臺電腦,哪些東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很少用的,或已經損壞的。 清理就是把混在好材料、好工具、好配件、好文件中間的殘次品、非必需品挑選出來,該處理的就地處理,該舍棄的毫不可惜。“特別是電子‘垃圾’”,Mak告戒管理人員,“可以讓你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斷冒出來的文件查找、確認、比較工作,會浪費大量的工作時間。” 整頓,就是要對每個清理出來的“有用”的物品、工具、材料、電子文件,有序地進行標識和區分,按照工作空間的合理布局,以及工作的實際需要,擺放在“伸手可及”、“醒目”的地方,以保證“隨用隨取”。 聽上去“整頓”很簡單,從Mak的經驗來看,其實是很仔細的工作。比如電腦文件目錄,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般來說,時間、版本、工作性質、文件所有者,都可以成為文件分類的關鍵因素”,Mak結合自己的體會,向大家詳細介紹了“什么是電子化的辦公”。對一個逐步使用電腦、網絡進行生產過程管理和日常事務處理的公司而言,如何處理好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的關系,是養成良好的“電子化辦公”習慣的重要內容。 “電子化的過程中,如果把手工作業環境里的‘臟、亂、差’的惡習帶進來,危害是巨大的”,Mak說。 清掃,簡單說就是做徹底的大掃除。發現問題,就及時糾正。但是,“清掃”與過去大家習慣說的“大掃除”還有一些不同。“大掃除”只是就事論事地解決“環境衛生”的問題,而“清掃”的落腳點在于“發現垃圾的源頭”。用Mak的話說,就是“在進行清潔工作的同時進行檢查、檢點、檢視”。
四、爽朗心情 隨著3S(清理、整頓、清潔)的逐步深入,車間和辦公室的窗戶擦干凈了,衛生死角也清理出來的,庫房、文件柜、電腦硬盤上的文件目錄、各種表單臺賬等“重點整治對象”,也有了全新的面貌。但是,包括侯總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覺得Mak先生引進的“靈丹妙藥”有什么特別之處。 不過,侯總承認,大家的精神面貌還是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人們的心情似乎比過去好多了,一些“不拘小節”的人的散漫習慣,多少也有了收斂;報送上來的統計數據,不再是過去那種“經不住問”的“糊涂賬”,工作臺面和辦公環境,的確清爽多了。 這當然不是5S管理的全部。Mak先生結合前一階段整治的成果,向侯總進言:“5S管理的要點,或者說難點,并非僅僅是糾正某處錯誤,或者打掃某處垃圾;5S管理的核心是要通過持續有效的改善活動,塑造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培養勤奮、節儉、務實、守紀的職業素養。” 按Mak的建議,公司開始了推進5S管理的第二步:推行后兩個“S”,一個是整潔(Seiketsu),另一個是素養(Shitsuke)。 整潔的基本含義是“如何保持清潔狀態”,也就是如何堅持下去,使清潔、有序的工作現場成為日常行為規范的標準;素養的基本含義是“陶冶情操,提高修養”,也就是說,自覺自愿地在日常工作中貫徹這些非常基本的準則和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并形成一種風尚。 Mak進一步說明道,后兩個“S”其實是公司文化的集中體現。很難想象,客戶會對一個到處是垃圾、灰塵的公司產生信任感;也很難想象,員工會在一個紀律松弛、環境不佳、浪費隨處可見的工作環境中,產生巨大的責任心,并確保生產質量和勞動效率;此外,更不用說在一個“臟、亂、差”的企業中,信息系統竟然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五、“零”報告 若干個月后,又是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 當K公司的侯總,帶領新的客戶參觀自己的數字印刷車間的時候,在他心底里涌動著一種強烈的自豪感。車間布局整齊有序,貨物碼放井井有條,印刷設備光亮可鑒,各類標識完整、醒目。 公司的電腦網絡和MIS系統,在沒有增加新的投資的情況下,也好像“煥發了青春”,帶給侯總的是一系列“零報告”:發貨差錯率為零,設備故障率為零,事故率為零,客戶投訴率為零,員工缺勤率為零,浪費為零…… 在參觀者嘖嘖有聲的稱贊中,侯總感到,引進一套先進設備的背后,原來是如此淺顯又深奧的修養“工夫”,真應了那句老話:工夫在“詩”外。 微信公眾號:食品質量管理同步,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想交流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后留言或加客服微信food-qm為好友,備注“公司-崗位-產品”。 編輯:food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