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南區某商場舉行超市促銷活動期間,一名帶著眼鏡體態較胖的三十歲左右的男青年,提著花生油和購物小票來到商場,讓商場檢查油里的不明物質是什么?男青年稱在超市花125元買的5升花生油1桶,回到家發現里面有頭發,責問商場如何解決問題。 超市負責人李經理仔細查看花生油和購物小票后發現,花生油確實是從超市購買的,花生油也里面確實飄著一根頭發絲狀的物體,而且包裝“完好”。 男青年表示,《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禁止生產經營“污穢不潔、混有異物”的食品,為此他要求超市給個說法,提出“以一賠十”要求。隨著圍觀群眾逐漸增多,超市負責人李經理將男青年請到接待室休息等待,并表示盡快聯系廠家協商此事。 隨后,在商場奔走處理此事的李經理的手機接到了一位自稱是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話含糊,讓超市趕快給錢解決賠償,不要給市場監督管理所添麻煩云云。這個電話一下子把李經理驚醒,于是主動打電話到市場監管部門,請求執法人員解決。 市南區市場監管局中山路所執法人員高巖和小李趕赴現場,查看了商場李經理和生產廠家提供的食用油所在批次的產品出廠檢測報告,均為合格?,F場檢查發現,混在桶裝油中的頭發絲相當細小,很難一眼就清晰辨認出來。為進一步查清事實,執法人員又聯系了花生油生產廠家相關人員來到商場,生產廠家人員表示,產品全部機械化生產,生產線上全部機械化操作,生產管理非常嚴格,人根本不允許隨意進入生產線,正常情況下產品里不會出現有頭發的情況。 事情來得太蹊蹺,頭發究竟是如何進入花生油里面?男青年現場表示,絕對是在商場購買的花生油,回家后發現問題就來投訴,并表示市場監管所不幫著消費者說話,感到委屈。 面對眾多的群眾,執法人員壓力很大,經過對花生油包裝仔細觀察,發現在花生油桶商標所貼的標簽右下角,有被人為撕開過的痕跡,撕開標簽后發現瓶身上有一個很小的洞,頭發就是從這個洞里塞進去,然后再把標簽原封不動的粘好,既不會漏油也不會漏氣,不細心很難辨別出來。 這時,商場李經理想起事先自己接到的電話,當面撥通所謂市場監管人員的電話,男青年衣兜里手機響起鈴聲,他接通電話后,一張嘴就知道自己的又一手法被揭穿,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商場從調取的監控中看到男青年購物的全過程,男青年于10點18分在柜臺結賬出了商場,10點30分就又回到超市進行索賠,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最終,在警察面前男青年不得不承認了全部事實,表示因欠錢才想到這個辦法訛錢。 隨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和《產品質量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逐步修訂完善,其間引用的懲罰性賠償幅度不斷加大,有不法人員想通過夾帶購買、場外調包和惡意詆毀等行為,借題發揮制造社會輿論,騙取賠償,獲取暴利,不同程度侵害了經營者權利,也給維護市場秩序帶來極大負面影響。 市南區市場監管局在此提醒,心存僥幸的人,不要為了私利,漫天索賠,惡意投訴。更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出臺更多的執法細則,完善監管體系。商場也應該掌握相關知識,做好預案。讓別有用心的“職業索賠”和行業亂象無處遁形。 微信公眾號:食品質量管理同步,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想交流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后留言或加客服微信food-qm為好友,備注“公司-崗位-產品”。
編輯:food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