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黑龍江省深化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意見》,對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及改革推進的時間進行了明確要求。 改革目標 通過機構改革,大幅壓縮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規模,節約集約配置資源,提高使用效益。其中,省直事業單位機構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20%,事業單位內部機構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20%,事業編制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15%;市(地)、縣(市)事業單位機構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10%,事業編制總數原則上至少精簡10%。 省直各部門和市(地)、縣(市)要自我加壓,加大力度提高本部門本地區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精簡比例。 改革任務 (一)全面壓縮現有事業單位編制規模 機構編制規模與職能作用不匹配的事業單位,規模較大、公益職能有限、人浮于事現象嚴重的“虛大空”事業單位,長期大量空編的事業單位,要合理確定事業編制規模、壓縮事業編制數量。 (二)大力精簡事業單位機構數量 1.清理撤銷“空殼”事業單位。機構編制部門批準設立時間超過兩年,但長期空編無人,組織機構空殼化、職能任務空心化、單位設立有名無實的“空殼”事業單位一律清理撤銷,由主管部門負責“空殼”事業單位清理撤銷后的相關事項處置。 2.整合撤并“小散弱”事業單位。對設置過于分散、公益職能弱化、規模較小的事業單位,通過合并、撤銷、合署辦公等方式進行整合。 (1)省直編制30名及以下單位、市(地)編制5名及以下單位、縣(市)編制3名及以下單位要重點推進機構整合。 (2)省直編制5名及以下單位原則上一律撤并,職能并入相同或相近單位。 (3)通過整合撤并,省直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中,20名及以下編制規模的事業單位最多只能保留1個。 (4)同一部門內部多個事業單位可探索實行一套后勤、財務等行政管理體系,也可探索實行合署辦公模式。 3.優化整合職能相同或相近事業單位。對同一部門內部職能相同或相近事業單位進行優化整合,按整合后單位職責任務確定合理的事業編制規模。在編人員較多,短時間無法消化到位的,可先核定編制,逐步到位。在編人員只出不進,待消化調整到合理編制規模后再落編進人。整合后,除按地域進行布局設置外,部門內部同一職能事業單位原則上只能保留1個。 4.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事業單位整合。 (1)鼓勵各領域不同隸屬的同類單位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整合,主管部門、事業單位要積極主動提出整合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市(地)、縣(市)打破條塊分割,以“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等方式跨區域整合設立事業單位。 (2)按照分業推進原則,重點對科研、報刊、干部教育、培訓療養、地質勘查、工程勘察設計、檢驗檢測認證、信息服務等部門重復設置、職責交叉、資源配置不合理的行業領域事業單位進行整合。國家或我省有市場化改革要求的,要按照要求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要通過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整合,做大做強一批,轉企改制一批,穩妥退出事業單位序列一批。 (3)社保經辦、社會經濟調查等省直垂直管理的“條條”單位,具備條件的要下放管理權限,與地方同類或職能相近的“塊塊”單位整合設置。 5.壓縮事業單位內部機構數量。按照精干高效原則合理設置內部機構,實行“大處(科)室制”。非業務性內部機構應當綜合設置,原則上不超過內部機構總數的20%。 (三)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 1.全面清理和剝離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結合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機構改革,將行政職能回歸行政機關。重新明確行政職能回歸后的事業單位職責類別等事項,工作任務不足的予以撤銷或并入其他事業單位。 2.整合優化行政執法資源。推進行政執法力量下沉,實行以市、縣屬地化執法為主的管理體制。省直原則上不再設置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執法隊伍,確有必要設立的,要實行綜合執法。 (四)推進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 1.區分單位經營情況,按照《黑龍江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分步推進改革。經濟效益較好的,特別是已實行企業化管理的要先期轉企改制;經濟效益一般,但具有發展潛力、轉制后能激發活力并正常經營的,要創造條件推進轉企改制;人員、資產規模較小或無固定資產、轉制后難以正常運轉的,條件成熟的予以撤銷;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債權債務不清晰、歷史遺留問題多的,要穩妥退出事業單位序列。 2.鼓勵具備條件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進行部門內部整合或跨部門整合。解決資源配置中存在的大量人力和社會資源配置到事業單位等非生產部門的失衡問題,將資源更多地配置到創造社會財富的領域。 3.積極推動具有資產資源事業單位、擁有大量非辦公資產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具備條件的事業單位移交國資部門監管的國有企業管理,逐步實行企業化。 4.推進“雙法人”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以事業單位自身名義登記注冊企業法人或取得經營資格,或100%出資舉辦企業的事業企業“雙法人”事業單位要積極推進轉企改制,注銷事業單位法人資格,核銷事業編制。 (五)推進公益類事業單位去市場化 1.對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開展分類回頭看。重新審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類別,以是否創收、是否有經營性收入作為區分公益一類、二類的界限,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舉辦企業),不得取得經營性收入?,F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包括舉辦企業)或有經營收入的,一律不再保留公益一類類別。 2.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從事的競爭性業務及收入進行清理規范。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一律不得從事面向市場的競爭性業務并取得競爭性經營收入,其按規定和標準收取的經營性事業收入原則上納入單位預算管理。以競爭性經營收入為主且無法剝離的,一律不再保留公益二類類別。對開展競爭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具有較強生產經營能力的公益類事業單位推進市場化改革,將其納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范圍,按照《黑龍江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定推進轉制。 上述事業單位類別調整后,經費形式等涉及的相關機構編制事項相應進行調整。科研、文化創意等國家或我省另有政策規定的,按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改革步驟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自本實施意見發布之日起實施。除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按國家和省確定的改革時間表推進外,2018年全面完成“空殼”單位撤銷、“小散弱”單位撤并、部門內部單位整合、內部機構數量壓縮,以及公益類事業單位去市場化等工作,2019年全面完成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工作,具體步驟如下。 (一)部門上報(2018年3—5月)。各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含黨委和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下同)對本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含直屬事業單位自身)進行調查摸底,研究論證,提出所屬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總體方案及所屬事業單位基本情況(包括名稱、類別、編制數、實有人數、辦公地址、占地面積、建筑面積、試驗設備等資產價值、債權債務、經營收入、辦企情況等),上報同級編委(所屬事業單位機構數30個及以下的部門,3月底前上報方案;31—40個的部門,4月底前上報方案;41個及以上的部門,5月底前上報方案)。其中,機構撤銷的,要說明資產及債權債務處置、在編人員安置及離退休人員管理等意見;機構整合的,要說明整合后事業單位名稱、類別、職能等情況,重點說明能夠減少壓縮的編制數量;編制壓縮的,要說明編制減少壓縮的數量和需調整的其他機構編制事項。 行業體制改革牽頭部門研究本行業領域的事業單位資源整合與機構改革意見,3月底前提出方案上報同級編委。 (二)核準審批(2018年6—10月)。機構編制部門會同財政、審計、相關行業體制改革牽頭部門等,審核各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呈報的改革方案,提出意見上報同級編委審批。廳級機構等重大改革事項報省編委審批。涉及省委及中央事權的,按要求報省委及中央審批。 (三)組織實施(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各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經批準的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方案,行業體制改革牽頭部門配合各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業領域涉及的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方案。 以上各項工作任務,條件成熟的可提前上報推進實施。
編輯:foodq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