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知識 > 質量管理

勾兌這事兒靠譜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7-14 12:51:34 來源:互聯網

最近網上有一些關于如何辨別勾兌酒的文章點擊量挺高。據稱,只要注意酒瓶標簽上的兩項內容,基本可以一眼分辨:一是執行標準,一般GB/T20822GB/T20821都是酒精勾兌酒;二是配料表,只要配料里有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等,就可以認定其為酒精勾兌酒。

分辨出勾兌酒又如何?其實也沒啥。白酒勾兌只是區別于傳統純糧釀造的一種工藝,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來,勾兌酒生產銷售都沒問題。事實上,目前市面上所售白酒,七成以上為勾兌酒。一個可能的問題在于,由于缺乏對勾兌酒的認知,加之近些年出了不少假酒事件,媒體報道事件時多有誤讀誤導,一些人主觀地、想當然地在酒精、勾兌、造假、有害這些詞之間建立起某種邏輯關系,以至于對白酒企業的勾兌工藝進行不合法的假想推定,覺得其中定有貓膩。

這顯然是過慮了。眼光放得更開一些,會發現勾兌這種工藝并非白酒行業獨有,許多市場領域都可見其身影。比如勾兌醋、勾兌醬油、勾兌果汁、勾兌豆漿等。盡管曾有專家極力反對將勾兌工藝泛化,稱應專指制酒工藝,但民間認為這種工藝簡單易行,沒多少技術含量,與配制醬油、配制醋沒啥本質區別,通稱并不產生混淆,反倒是將勾兌專屬起來顯得矯情?;谶@種“開放思想”,現在但凡液體食品,只要添加香精等配料制成,均可稱勾兌。甚至連一些固體食品,里面加了混合了添加劑的餡料,亦有目為勾兌者,比如勾兌月餅。

看來,勾兌真個是無處不在。多年前,在勾兌醋事件引發輿論關注時,有專家曾這樣解釋:現在因為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多,可能消費者走進了一個誤區,有點杯弓蛇影的感覺。其實這不是什么大問題,比如說釀造醋和勾兌醋,在安全上并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一個口感的區別。本來食品的制作就有很多種,甭管是磨的、泡的、沖的、煮的,這有什么關系呢?消費者完全可以各取所需。你追求口感,可以買釀造的或者鮮榨的什么的;他覺得勾兌的便宜一些,也不是什么問題。勾兌本來可以讓消費者多一種選擇,多一點余地,而不應該是恐慌。

聽上去好有道理,其實是有問題的。這就好比人們指責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專家出來解釋說: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羊肉狗肉,在安全上沒什么區別,主要是一個口感的區別。買羊肉卻吃到了狗肉,消費者多了一種選擇,多了一份驚喜,不應該恐慌啊。照這位專家的邏輯,掛了羊頭,賣狗肉可以,那么賣豬肉、貓肉甚至老鼠肉都行啦,除了口感不同,又吃不死人,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問題的核心不在你賣什么肉,而在你掛什么頭。換句話說,就勾兌現象而言,問題不在勾兌工藝本身,而在隱藏勾兌這個事實,這樣做是一種欺騙。市場存在的各類勾兌,大致可以歸為兩種情形,一種是企業或商家明知是勾兌卻故意用“熬制”“鮮榨”等說法進行宣傳;另一種是勾兌是企業必需的工藝,但企業卻不告知消費者,故意隱瞞這一事實。兩種做法特點不同,但欺騙消費者的意圖一致,而按照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它們都應受到懲處。

然而,困擾在于,目前我國對勾兌行為的法律屬性界定并不十分清晰,具體行業也缺乏統一的標準要求,這使得市場監管失據。就白酒行業而言,現有法規標準并沒有直接針對勾兌的規定,無論什么工藝,只要生產出來的白酒是安全的就行。這種只關注安全性的標準有一個漏洞:并沒有關于驗證或者證明固態法白酒是否添加了食用酒精或者香精的規定。這就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一些企業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在產能飽和的狀態下,用酒精勾兌后,打上冒充純糧釀造的標志,沖擊高端消費市場。

目前情況下,企業是不是這樣做只能靠自律,但自律這事在當下語境中非常不靠譜。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