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17日
?。ù思_發布)
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部署,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特編制本規劃。
第一章 認清形勢 準確把握發展新特征
一、農業現代化建設成效顯著
“十二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凝心聚力、奮發進取,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綜合生產能力邁上新臺階。糧食連年增產,產量連續三年超過12000億斤。肉蛋奶、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豐產豐收、供應充足,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現代農業標準體系不斷完善。物質技術裝備達到新水平。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52%、56%和63%,良種覆蓋率超過96%,現代設施裝備、先進科學技術支撐農業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適度規模經營呈現新局面。以土地制度、經營制度、產權制度、支持保護制度為重點的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家庭經營、合作經營、集體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比重明顯上升。產業格局呈現新變化。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2∶1,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蓬勃興起,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逐步成為社會共識。農民收入實現新跨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422元,增幅連續六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到2.73∶1。典型探索取得新突破。東部沿海、大城市郊區、大型墾區的部分縣市已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已成為引領全國農業現代化的先行區。農業現代化已進入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梯次實現的新時期。
二、農業現代化發展挑戰加大
“十三五”時期,農業現代化的內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在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背景下,部分農產品供求結構性失衡的問題日益凸顯。優質化、多樣化、專用化農產品發展相對滯后,大豆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玉米增產超過了需求增長,部分農產品庫存過多,確保供給總量與結構平衡的難度加大。在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背景下,農業發展方式粗放的問題日益凸顯。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農業農村擴散,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過量使用、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加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增多,推動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十分迫切。在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農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日益凸顯。勞動力、土地等生產成本持續攀升,主要農產品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部分農產品進口逐年增多,傳統優勢農產品出口難度加大,我國農業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更加突出。在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動力轉換的背景下,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的問題日益凸顯。農產品價格提升空間較為有限,依靠轉移就業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的空間收窄,家庭經營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增速放緩,加快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確保如期實現農村全面小康任務艱巨。
三、農業現代化條件更加有利
展望“十三五”,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有利條件不斷積蓄。發展共識更加凝聚。黨中央、國務院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成為全黨和全社會的共識,為開創工作新局面匯聚強大推動力。外部拉動更加強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快速推進,城鄉共同發展新格局加快建立,為推進“四化”同步發展提供強勁拉動力。轉型基礎更加堅實。農業基礎設施加快改善,農產品供給充裕,農民發展規模經營主動性不斷增強,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不竭源動力。市場空間更加廣闊。人口數量繼續增長,個性化、多樣化、優質化農產品和農業多種功能需求潛力巨大,為拓展農業農村發展空間增添巨大帶動力。創新驅動更加有力。農村改革持續推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新主體、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為農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驅動力。
綜合判斷,“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仍處于補齊短板、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遵循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律,加快發展動力升級、發展方式轉變、發展結構優化,推動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
第二章 更新理念 科學謀劃發展新思路
一、戰略要求
——發展定位。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沒有農業現代化,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是基礎,不能拖后腿。
——發展主線。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戰略重點。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堅定不移地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突出抓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三個重點,緊緊扭住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三大任務。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為實現“四化”同步發展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三、基本原則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以維護農民權益與增進農民福祉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農民經營自主權和首創精神,激發廣大農民群眾創新、創業、創造活力,讓農民成為農業現代化的自覺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
——堅持優產能調結構協調兼顧。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更加注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更加注重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快形成數量平衡、結構合理、品質優良的有效供給。
——堅持生產生活生態協同推進。妥善處理好農業生產、農民增收與環境治理、生態修復的關系,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農業,推進清潔化生產,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堅持改革創新雙輪驅動。把體制機制改革和科技創新作為兩大動力源,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經營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等各項改革,著力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農業發展由注重物質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
——堅持市場政府兩手發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在政策引導、宏觀調控、支持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作用,建立主體活力迸發、管理順暢高效、制度保障完備的現代管理機制。
——堅持國內國際統籌布局。順應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大趨勢,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快形成進出有序、優勢互補的農業對外合作局面,實現補充國內市場需求、促進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有機統一。
——堅持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相輔相成。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向城鎮轉移,積極發展小城鎮,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實現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
四、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國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農產品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農民生活達到全面小康水平,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邁上新臺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郊區、國有墾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以高標準農田為基礎、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支撐的產能保障格局基本建立;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基本構建;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基本穩定,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資源化利用目標基本實現。
創新是農業現代化的第一動力,必須著力推進供給創新、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增長動力。
一、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一)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堅持有保有壓,推進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穩定冬小麥面積,擴大專用小麥面積,鞏固北方粳稻和南方雙季稻生產能力。減少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太行山沿線區、西南石漠化區籽粒玉米面積,推進糧改飼?;謴秃驮黾哟蠖姑娣e,發展高蛋白食用大豆,保持東北優勢區油用大豆生產能力,擴大糧豆輪作范圍。在棉花、油料、糖料、蠶桑優勢產區建設一批規?;?、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動馬鈴薯主食產業開發。穩定大中城市郊區蔬菜保有面積,確保一定的自給率。在海南、廣東、云南、廣西等地建設國家南菜北運生產基地。(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商務部等部門參與)
(二)提高畜牧業發展質量。統籌考慮種養規模和資源環境承載力,推進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的畜牧業結構調整,形成規?;a、集約化經營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在畜牧業主產?。▍^)率先實現現代化。保持生豬生產穩定、豬肉基本自給,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擴大優質肉牛肉羊生產,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國產乳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發展安全高效環保飼料產品,加快建設現代飼料工業體系。(農業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參與)
?。ㄈ┩七M漁業轉型升級。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統籌布局漁業發展空間,合理確定湖泊和水庫等公共水域養殖規模,穩定池塘養殖,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和低洼鹽堿地養殖。大力發展水產健康養殖,加強養殖池塘改造。降低捕撈強度,減少捕撈產量,加大減船轉產力度,進一步清理絕戶網等違規漁具和“三無”(無捕撈許可證、無船舶登記證書、無船舶檢驗證書)漁船。加快漁政漁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國漁政執法監管指揮調度平臺。規范有序發展遠洋漁業,完善遠洋捕撈加工、流通、補給等產業鏈,建設海外漁業綜合服務基地。(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參與)
?。ㄋ模汛筇厣r林產品生產。開展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推廣名優品種和適用技術,建設一批原產地保護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明顯、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專業鄉鎮。實施木本糧油建設工程和林業特色產業工程,發展林下經濟。(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參與)
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ㄒ唬┙⒓Z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將15.46億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落地到戶、上圖入庫,實施最嚴格的特殊保護。優先在永久基本農田上劃定和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優先將水土資源匹配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的稻谷小麥田劃定為糧食生產功能區,對大豆、棉花、糖料蔗等重要農產品劃定生產保護區,明確保有規模,加大建設力度,實行重點保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牽頭,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ǘ┐笠幠M七M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合完善建設規劃,統一建設標準、監管考核和上圖入庫。統籌各類農田建設資金,做好項目銜接配套,形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合力。創新投融資方式,通過委托代建、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和工商資本加大高標準農田投入,引導政策性銀行和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人民銀行、中國氣象局、銀監會等部門參與)
三、提高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
?。ㄒ唬┤嫣岣咦灾鲃撔履芰?。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激發創新活力,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總體上達到發展中國家領先水平。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實施一批重點科技計劃,盡快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技術及裝備。強化技術集成創新,深入開展糧棉油糖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和整建制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加強沙化草原治理、鹽堿地改造等技術模式攻關。改善農業重點學科實驗室、科學實驗站(場)研究條件,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強生物安全監管,促進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健康發展。(科技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質檢總局、中科院等部門參與)
?。ǘ┩七M現代種業創新發展。保障國家種業安全,加強雜種優勢利用、分子設計育種、高效制繁種等關鍵技術研發,培育和推廣適應機械化生產、高產優質、多抗廣適的突破性新品種,完善良種繁育基地設施條件,健全園藝作物良種苗木繁育體系,推進主要農作物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建設畜禽良種繁育體系,推進聯合育種和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加快本品種選育和新品種培育,推動主要畜禽品種國產化。提升現代漁業種業創新能力,建設一批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庫、種質資源場、育種創新基地、品種性能測試中心。加強種質資源普查、收集、保護與評價利用。深入推進種業領域科研成果權益改革,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種業企業。(農業部、科技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中科院等部門參與)
?。ㄈ┰鰪娍萍汲晒D化應用能力。健全農業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制度,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完善科技推廣人員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構建以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為主導、科研院校為支撐、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廣泛參與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探索建立集農技推廣、信用評價、保險推廣、營銷于一體的公益性、綜合性農業服務組織。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建設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科技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參與)
(四)促進農業機械化提檔升級。提升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質量,提高水稻機械栽插、玉米馬鈴薯甘蔗機械收獲水平,盡快突破棉油糖牧草等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和丘陵山區機械化制約瓶頸。推進農機深耕深松作業,力爭糧食主產區年度深耕深松整地面積達到30%左右。積極發展畜牧業和漁業機械化,提升設施農業、病蟲防治裝備水平,發展農用航空。(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ㄎ澹┩七M信息化與農業深度融合。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強物聯網、智能裝備的推廣應用,推進信息進村入戶,提升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力爭到2020年農業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比例達到17%、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2%、信息進村入戶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80%。建設全球農業數據調查分析系統,定期發布重要農產品供需信息,基本建成集數據監測、分析、發布和服務于一體的國家數據云平臺。加強農業遙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重要農業資源臺賬制度。健全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體系。(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林業局、中科院、中國氣象局等部門參與)
四、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ㄒ唬┓€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完善“三權”分置辦法。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力爭2018年底基本完成。在有條件的地方穩妥推進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有償退出試點。健全縣鄉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加強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服務。(中央農辦、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參與)
(二)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繼續堅持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尊重農民意愿和保護農民權益的前提下,更好地發揮村集體統籌協調作用,引導農戶依法自愿有序流轉土地經營權,鼓勵農戶通過互換承包地、聯耕聯種等多種方式,實現打掉田埂、連片耕種,解決農村土地細碎化問題,提高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支持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強典型經驗總結和推廣。加快建立新型經營主體支持政策體系,擴大新型經營主體承擔涉農項目規模,建立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經營信息直報制度。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撐工程,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和政府購買公益性服務機制創新試點范圍,推進代耕代種、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服務的專業化、規?;⑸鐣?。(農業部牽頭,中央農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國家統計局、銀監會、保監會、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參與)
(三)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著力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有序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到2020年基本完成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健全非經營性資產集體統一運行管護機制。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用地市場,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試點,加強經驗總結,適時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集體林權制度,引導林權規范有序流轉,鼓勵發展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中央農辦、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參與)
?。ㄋ模┐蛟燹r業創新發展試驗示范平臺。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引領作用,率先實現基礎設施完備化、技術應用集成化、生產經營集約化、生產方式綠色化、支持保護系統化。推動農村改革試驗區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探索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生態修復保護、突出問題治理、循環農業發展等模式。發揮農墾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排頭兵作用和國有農業經濟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實施農墾國際大糧商戰略,推進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推動農墾聯合聯盟聯營。深化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重慶市和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參與)。
協調是農業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必須樹立全面統籌的系統觀,著力推進產業融合、區域統籌、主體協同,加快形成內部協調、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農業產業布局,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整體躍升。 一、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ㄒ唬﹨f同推進農產品生產與加工業發展。統籌布局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與初加工、精深加工發展及副產品綜合利用,擴大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實施區域和品種范圍,加快完善糧食、“菜籃子”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產后商品化處理設施。鼓勵玉米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向優勢產區和關鍵物流節點轉移,加快消化糧棉油庫存。提升主食產業化水平,推動農產品加工副產物循環、全值、梯次利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ǘ┩晟妻r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在優勢產區建設一批國家級、區域級產地批發市場和田頭市場,推動公益性農產品市場建設。實施農產品產區預冷工程,建設農產品產地運輸通道、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打造農產品營銷公共服務平臺,推廣農社、農企等形式的產銷對接,支持城市社區設立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推進商貿流通、供銷、郵政等系統物流服務網絡和設施為農服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農業部牽頭,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局、國家郵政局、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參與) ?。ㄈ┌l展農業新型業態。加快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完善服務體系,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對接各類電子商務平臺,健全標準體系和冷鏈物流體系,到“十三五”末農產品網上零售額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推動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業,穩步發展農田藝術景觀、陽臺農藝等創意農業,鼓勵發展工廠化、立體化等高科技農業,積極發展定制農業、會展農業等新型業態。(農業部、商務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參與) ?。ㄋ模┩卣罐r業多種功能。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閑農業。采取補助、貼息、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支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重點村改善道路、寬帶、停車場、廁所、垃圾污水處理設施等條件,建設魅力村莊和森林景區。加強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保護、傳承和利用,強化歷史文化名村(鎮)、傳統村落整體格局和歷史風貌保護,傳承鄉土文化。(農業部、國家旅游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文化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參與) (五)創新一二三產業融合機制。以產品為依托,發展訂單農業和產業鏈金融,開展共同營銷,強化對農戶的技術培訓、貸款擔保等服務。以產業為依托,發展農業產業化,建設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先導區和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推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與龍頭企業、配套服務組織集群集聚。以產權為依托,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通過“保底+分紅”等形式增加農民收入。以產城融合為依托,引導二三產業向縣域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集中,推動農村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牽頭,中央農辦、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等部門參與) 二、促進區域農業統籌發展 ?。ㄒ唬﹥灮l展區。對水土資源匹配較好的區域,提升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壯大區域特色產業,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參與) 東北區。合理控制地下水開發利用強度較大的三江平原地區水稻種植規模,適當減少高緯度區玉米種植面積,增加食用大豆生產。適度擴大生豬、奶牛、肉牛生產規模。提高糧油、畜禽產品深加工能力,加快推進黑龍江等墾區大型商品糧基地和優質奶源基地建設。 華北區。適度調減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的小麥種植,加強果蔬、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生產。穩定生豬、奶牛、肉牛肉羊養殖規模,發展凈水漁業。推動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發展。 長江中下游區。穩步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鞏固長江流域“雙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生產,發展高效園藝產業。調減重金屬污染區水稻種植面積。控制水網密集區生豬、奶牛養殖規模,適度開發草山草坡資源發展草食畜牧業,大力發展名優水產品生產。 華南區。穩定水稻面積,擴大南菜北運基地和熱帶作物產業規模。鞏固海南、廣東天然橡膠生產能力,穩定廣西糖料蔗產能,加強海南南繁基地建設。穩步發展大宗畜產品,加快發展現代水產養殖。 ?。ǘ┻m度發展區。對農業資源環境問題突出的區域,重點加快調整農業結構,限制資源消耗大的產業規模,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參與) 西北區。調減小麥種植面積,增加馬鈴薯、飼用玉米、牧草、小雜糧種植。擴大甘肅玉米良種繁育基地規模,穩定新疆優質棉花種植面積,穩步發展設施蔬菜和特色園藝。發展適度規模草食畜牧業,推進冷水魚類資源開發利用。 北方農牧交錯區。推進農林復合、農牧結合、農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深度融合,發展糧草兼顧型農業和草食畜牧業。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擴大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生產規模,發展奶牛和肉牛肉羊養殖。 西南區。穩定水稻面積,擴大馬鈴薯種植,大力發展特色園藝產業,鞏固云南天然橡膠和糖料蔗生產能力。合理開發利用草地資源和水產資源,發展生態畜牧業和特色漁業。 (三)保護發展區。對生態脆弱的區域,重點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明確禁止類產業,加大生態建設力度,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參與) 青藏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強草原保護建設。穩定青稞、馬鈴薯、油菜發展規模,推行禁牧休牧輪牧和舍飼半舍飼,發展牦牛、藏系綿羊、絨山羊等特色畜牧業。 海洋漁業區。控制近海養殖規模,拓展外海養殖空間。擴大海洋牧場立體養殖、深水網箱養殖規模,建設海洋漁業優勢產業帶。 三、推動經營主體協調發展 ?。ㄒ唬┘涌鞓嫿ㄐ滦吐殬I農民隊伍。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和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力度,到“十三五”末,實現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一遍。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納入國家教育培訓發展規劃,鼓勵農民采取“半農半讀”等方式就近就地接受職業教育。建立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相銜接配套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提高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教育培訓能力。(農業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中央組織部、教育部、財政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參與) ?。ǘ┨嵘滦徒洜I主體帶動農戶能力。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提升農民合作社規范化水平,鼓勵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落實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政策。強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帶動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開拓市場。加強工商資本租賃農戶承包地監管和風險防范,強化土地流轉、訂單等合同履約監督。(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商總局、供銷合作總社等部門參與) ?。ㄈ┐龠M農村人才創業就業。建立創業就業服務平臺,強化信息發布、技能培訓、創業指導等服務。加大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對農民創業支持力度,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要按規定對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予以支持。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行動計劃,開展百萬鄉村旅游創客行動,引導有志投身現代農業建設的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農村大中專畢業生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參與)
綠色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進農業發展綠色化,補齊生態建設和質量安全短板,實現資源利用高效、生態系統穩定、產地環境良好、產品質量安全。
一、推進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
?。ㄒ唬﹪栏癖Wo耕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嚴控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研究探索重大建設項目國家統籌補充耕地辦法,全面推進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大力實施農村土地整治,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國耕地質量提升0.5個等級(別)以上。(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等部門參與)
(二)節約高效用水。在西北、華北等地區推廣耐旱品種和節水保墑技術,限制高耗水農作物種植面積。在糧食主產區、生態環境脆弱區、水資源開發過度區等重點地區加快實施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完善雨水集蓄利用等設施。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節水獎勵和精準補貼機制,增強農民節水意識。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加強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加大云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水利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參與)
?。ㄈ┘訌娏謽I和濕地資源保護。嚴格執行林地、濕地保護制度,深入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搞好天然林保護,確保“十三五”末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65億立方米。開展濕地保護和恢復,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繼續推進退耕還林、退耕還濕,加快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國家林業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等部門參與)
?。ㄋ模┬迯筒菰鷳B。加快基本草原劃定和草原確權承包工作,全面實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繼續推進退牧還草、退耕還草、草原防災減災和鼠蟲草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建設人工草場和節水灌溉飼草料基地,擴大舍飼圈養規模。合理利用南方草地資源,保護南方高山草甸生態。(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等部門參與)
?。ㄎ澹娀瘽O業資源養護。建立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恢復性保護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等重要漁業水域,嚴格保護中華鱘、長江江豚、中華白海豚等水生珍稀瀕危物種。促進漁業資源永續利用,擴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規模,建設人工魚礁、海洋牧場。建立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加強漁業資源調查,健全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實施漁業生態補償。(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參與)
?。┚S護生物多樣性。加強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和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建設一批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完善野生動植物資源監測和保存體系,開展瀕危動植物物種專項救護,遏制生物多樣性減退速度。強化外來物種入侵和遺傳資源喪失防控。(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質檢總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參與)
二、強化農業環境保護
?。ㄒ唬╅_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集成推廣水肥一體化、機械深施等施肥模式,集成應用全程農藥減量增效技術,發展裝備精良、專業高效的病蟲害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力爭到“十三五”末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覆蓋率達到90%以上,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農業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部門參與)
?。ǘ┩苿愚r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推進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推廣污水減量、厭氧發酵、糞便堆肥等生態化治理模式,建立第三方治理與綜合利用機制。完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建成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整個鏈條的無害化處理體系。推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應用,率先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基本實現全量化利用。健全農田殘膜回收再利用激勵機制,嚴禁生產和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下的地膜,率先在東北地區實現大田生產地膜零增長。(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參與)
?。ㄈ娀h境突出問題治理。推廣應用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潔種養技術,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實施源頭控制、過程攔截、末端治理與循環利用相結合的綜合防治??刂迫A北等地下水漏斗區用水總量,調整種植結構,推廣節水設施。綜合治理耕地重金屬污染,嚴格監測產地污染,推進分類管理,開展修復試點。擴大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規模,在重金屬污染區、地下水漏斗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參與)
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一)提升源頭控制能力。探索建立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電子追溯碼監管制度,推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推廣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獸藥,嚴格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落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生產檔案記錄和休藥期制度。(農業部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參與)
(二)提升標準化生產能力。加快構建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體系,實施農業標準制修訂五年行動計劃。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深入推進園藝作物、畜禽水產養殖、屠宰標準化創建,基本實現全國“菜籃子”產品生產大縣規模種養基地生產過程標準化、規范化。(農業部、質檢總局牽頭,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參與)
?。ㄈ┨嵘放茙幽芰?。構建農業品牌制度,增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影響力,有效保護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一批知名公共品牌、企業品牌、合作社品牌和農戶品牌。(農業部牽頭,商務部、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參與)
?。ㄋ模┨嵘L險防控能力。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深入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啟動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實現全國動植物檢疫防疫聯防聯控。加強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建設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和生物安全隔離區,完善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和強制撲殺補助政策。強化風險評估,推進口岸動植物檢疫規范化建設,健全國門生物安全查驗機制。(農業部、質檢總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參與)
(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立農產品追溯制度,建設互聯共享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管理信息平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三品一標”(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獲證企業、農業示范基地率先實現可追溯。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面提升質量安全水平。開展農產品生產者信用體系建設,打造農產品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加大信用信息公開力度。(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第六章 開放助農著 力擴大農業對外合作 開放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須堅持雙向開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著力加強農業對外合作,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農業對外開放層次和水平。
一、優化農業對外合作布局
統籌考慮全球農業資源稟賦、農產品供求格局和投資政策環境等因素,分區域、國別、產業、產品確定開放布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農業投資、貿易、技術和產能領域的合作,與生產條件好的農產品出口國開展調劑型、緊缺型農產品供給能力合作。強化與糧食進口國和主要缺糧國的種養業技術合作,增強其生產能力。(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外交部、財政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二、提升農業對外合作水平
?。ㄒ唬┡嘤笮涂鐕孓r企業集團。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的生產商、流通商和跨國農業企業集團,支持企業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港口和物流等環節開展跨國全產業鏈布局,在農機、農藥、種子、化肥等農業投入品領域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支持企業以境外資產和股權抵質押獲得貸款,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支持保險機構開發農業對外合作保險產品。(農業部牽頭,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其他各成員單位參與)
?。ǘ┩七M農業科技對外合作。鼓勵農業科研院校、企業在發達國家建立海外農業科學聯合實驗室,在發展中國家設立農業重點實驗室、技術實驗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園區,促進成果分享和技術出口。積極參與涉農國際規則、標準制定,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等工作,推進農業標準和農產品認證互認與合作。鼓勵我國科技特派員到中亞、東南亞、非洲等地開展科技創業,引進國際人才到我國開展農村科技創業。(農業部、科技部、質檢總局牽頭,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其他各成員單位參與)
?。ㄈ┩晟妻r業對外合作服務體系。統籌農業對外合作資金渠道,加大對農業對外合作支持力度。建設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強化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企業聯盟在推動和規范農業對外合作中的作用。支持大專院校加強農業國際合作教育,培養跨國農業研究、投資與經營管理人才。在“一帶一路”沿線以及非洲、拉美等區域和國家,建立一批境外農業合作園區。(商務部、農業部牽頭,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其他各成員單位參與)
?。ㄋ模┨岣咿r業引進來質量。加強先進技術裝備引進,鼓勵引進全球農業技術領先的企業、機構和管理團隊。推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鼓勵外資投向現代農機裝備制造業、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完善海外高層次農業人才引進支持政策,強化與世界一流涉農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際組織的人才合作。(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外交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參與)
三、促進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一)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鞏固果蔬、茶葉、水產等傳統出口產業優勢,建設一批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基地(區),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農業品牌,對出口基地的優質農產品實施檢驗檢疫配套便利化措施,落實出口退稅政策。鼓勵建設農產品出口交易平臺,建設境外農產品展示中心,用“互聯網+外貿”推動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強重要農產品出口監測預警,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糾紛。(商務部、質檢總局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海關總署、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ǘ┘訌娹r產品進口調控。把握好重要農產品進口時機、節奏,完善進口調控政策,適度增加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積極參加全球農業貿易規則制定,加強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進口監測預警,健全產業損害風險監測評估、重要農產品貿易救濟、貿易調整援助等機制。加強進口農產品檢驗檢疫監管,強化邊境管理,打擊農產品走私。(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財政部、農業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第七章 共享富農 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共享是農業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著力構建機會公平、服務均等、成果普惠的農業發展新體制,讓農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更加體面。
一、推進產業精準脫貧
(一)精準培育特色產業。以促進貧困戶增收為導向,精選市場潛力大、覆蓋面廣、發展有基礎、有龍頭帶動的優勢特色產業,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到2020年,貧困縣初步形成優勢特色產業體系,貧困鄉鎮、貧困村特色產業增加值顯著提升,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參與)
?。ǘ┚珳蕩头鲐毨мr戶。支持有意愿、有實力、帶動能力強的新型經營主體,擴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模,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帶動關系。支持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探索資產收益扶貧,通過財政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游等項目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以及土地托管、吸引土地經營權入股等方式,讓貧困戶分享更多資產收益。(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水利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旅游局、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參與)
(三)精準強化扶持政策。貧困縣可統籌整合各級財政安排的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因地制宜扶持發展特色產業。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扶貧貼息貸款政策實施力度。加強扶貧再貸款使用管理和考核評估,引導金融機構優先和主要支持帶動貧困戶就業發展的企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鼓勵保險機構在貧困地區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特色產品保險和扶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地方給予保費補貼支持。(財政部、人民銀行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參與)
?。ㄋ模┚珳蕦嵤┒讲榭己?。動態跟蹤貧困戶參與產業脫貧信息,對產業扶貧進行精準化管理。建立產業扶貧考核指標體系,對重點部門、重點地區產業扶貧情況進行考核。加強對產業扶貧資金項目的監督檢查,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產業扶貧工作開展評估。(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參與)
二、促進特殊區域農業發展
?。ㄒ唬┩七M新疆農牧業協調發展。以高效節水型農業為主攻方向,適度調減高耗水糧食作物、退減低產棉田,做大做強特色林果產業,有序發展設施蔬菜和冷水漁業,加快發展畜牧業,努力建成國家優質商品棉基地、優質畜產品基地、特色林果業基地和農牧產品精深加工出口基地。(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家林業局等部門參與)
?。ǘ┩七M西藏和其他藏區農牧業綠色發展。以生態保育型農業為主攻方向,穩定青稞生產,適度發展蔬菜生產,積極開發高原特色農產品,擴大飼草料種植面積,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保護草原生態,努力建成國家重要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參與)
(三)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農牧業加快發展。以優勢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突出改善生產設施,建設特色產品基地,保護與選育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種,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加工水平,培育特色品牌,形成市場優勢。(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參與)
三、推動城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ㄒ唬└纳妻r村基礎設施條件。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提高貧困地區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實現城鄉電力公共服務一體化。強化農村道路建設,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推動有條件地區燃氣向農村覆蓋,充分利用農村有機廢棄物發展沼氣。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全面完成貧困地區存量危房改造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參與)
?。ǘ┙ㄔO美麗宜居鄉村。分類分村編制鄉村建設規劃,合理引導農村人口集中居住。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垃圾、污水收集處理和防洪排澇設施條件。加強農村河道堰塘整治、水系連通、水土保持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和河流生態。(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等部門參與)
?。ㄈ┩苿映青l基本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把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和接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城鎮,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快農村教育、衛生計生、社保、文化等事業發展,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建立城鄉統籌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鞏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引導公共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參與)
(四)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統籌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改革,推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保障進城落戶居民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參與)
第八章 強化支撐 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
一、完善財政支農政策
?。ㄒ唬┙∪斦度敕€定增長機制。在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的基礎上,將農業農村作為國家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重點保障領域,建立健全與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涉農資金投入保障機制,確保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業農村的總量逐步增加。(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有關部門參與)
?。ǘ┱蟽灮r業建設投入。統籌整合各類建設性質相同、內容相近、投向相似的固定資產投資資金,實施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影響全局的重大工程。鼓勵采取投入補助等方式實施建設項目。鼓勵社會資本主導設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農墾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牽頭,農業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參與)
?。ㄈ┱{整優化農業補貼政策。逐步擴大“綠箱”補貼規模和范圍,調整改進“黃箱”政策。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將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保護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稈還田等綠色增產技術所需機具補貼力度。完善結構調整補助政策,繼續支持糧改飼、糧豆輪作,加大畜禽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支持力度,落實漁業油價補貼政策。健全生態建設補貼政策,提高草原生態保護獎補標準,開展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有機肥增施和秸稈資源化利用試點,探索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政策,加大對產糧(油)大縣、商品糧大省獎勵力度,逐步將農墾系統納入國家農業支持和民生改善政策覆蓋范圍。(財政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二、創新金融支農政策
?。ㄒ唬┩晟菩刨J支持政策。強化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對農業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建立健全對商業銀行發展涉農金融業務的激勵和考核機制,穩步推進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針對金融機構履行支農責任情況,實施差別化的貨幣信貸政策措施。健全覆蓋全國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的監督考核和風險防控機制。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對穩糧增收作用大的高標準農田、先進裝備、設施農業、加工流通貸款予以財政貼息支持。建立新型經營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對信用等級較高的實行貸款優先等措施。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營銷貸款試點,推行農業保險保單質押貸款。(人民銀行、銀監會牽頭,中央農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部、證監會、保監會、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和單位參與)
?。ǘ┘哟蟊kU保障力度。逐步提高產糧大縣主要糧食作物保險覆蓋面,擴大畜牧業保險品種范圍和實施區域,探索建立水產養殖保險制度,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設施農業保險。研究出臺對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的中央財政以獎代補政策,將主要糧食作物制種保險納入中央財政保費補貼目錄。創新開發新型經營主體“基本險+附加險”的保險產品,探索開展收入保險、農機保險、天氣指數保險,加大農業對外合作保險力度。建立農業補貼、涉農信貸、農產品期貨和農業保險聯動機制,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研究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保監會、財政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中國氣象局、證監會等部門參與)
三、完善農業用地政策
新型經營主體用于經營性畜禽養殖、工廠化作物栽培、水產養殖以及規?;Z食生產的生產設施、附屬設施和配套設施的用地,可按設施農用地管理。在各省(區、市)年度建設用地指標中單列一定比例,專門用于新型經營主體進行輔助設施建設。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將集中連片整理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規定用于完善規模經營配套設施。(國土資源部、農業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參與)
四、健全農產品市場調控政策
繼續執行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積極穩妥推進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綜合考慮農民合理收益、財政承受能力、產業鏈協調發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調整完善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政策。繼續推進生豬等目標價格保險試點。探索建立鮮活農產品調控目錄制度,合理確定調控品種和調控工具。改革完善重要農產品儲備管理體制,推進政策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相分離,科學確定儲備規模,完善吞吐調節機制。發展多元化的市場購銷主體。穩步推進農產品期貨等交易,創設農產品期貨品種。(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牽頭,中央農辦、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國家糧食局、中儲糧總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參與)
第九章 落實責任 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農業部牽頭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協調機制,統籌研究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和重大建設項目,推進規劃任務的組織落實、跟蹤調度、檢查評估,重大情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以及國內外市場形勢,適時完善規劃目標任務。各?。▍^、市)要建立規劃落實的組織協調機制,統籌推進本地區農業現代化工作。(農業部牽頭,有關部門參與)
二、逐級銜接落實
各地各部門要把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大任務。各?。▍^、市)要按照本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抓緊制定本地區農業現代化推進規劃或實施方案,落實規劃任務,細化政策措施。各部門要根據規劃的任務分工,強化政策配套,協同推進規劃實施。加強規劃監測評估,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規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期末評估,評估結果向社會公布。(農業部牽頭,有關部門參與)
三、完善考核機制
完善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的考核機制,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納入地方各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內容,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作為衡量黨政領導班子政績的重要考核內容。建立農業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分級評價各地農業現代化進程和規劃實施情況,定期發布評價結果。根據各地實際,探索將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農業灌溉用水總量基本穩定,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資源化利用”等規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農業部牽頭,中央組織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商務部、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四、強化法治保障
依法構建現代農業治理體系,加快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護集體與農民權益、保護農業資源環境等領域的立法修法工作。強化普法宣傳,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貫徹農業法律知識,增強農村干部和農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和能力。深入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改善執法條件,建設執法信息化平臺和指揮中心,促進依法護農、依法興農。(農業部、國務院法制辦牽頭,中央農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局等部門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