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農藥是一種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為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要求,我司研究制定了2019年農藥管理工作要點?,F印發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全面抓好農藥監督管理工作,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農藥管理司
2019年3月2日
2019年農藥管理工作要點
農藥生產供應與安全使用對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至關重要,農藥監管任務十分繁重。2019年農藥管理工作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要求,全面推進《農藥管理條例》實施。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農藥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為目標,按照“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管扶并舉”的策略,強化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突出抓好農藥行政審批服務、行業監督指導、產業持續發展等重點環節和關鍵措施的落實,不斷提高農藥依法監管和科學管理的水平,助力農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
一、落實機構改革新要求,全面提升農藥履職能力
1.明確農藥監管責任分工。按照《條例》和新的機構改革職能調整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圍繞全面履行農藥登記、生產、經營、使用及質量監督管理等職責的要求,明確農藥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人員和條件,完善農藥管理體系,提升履職能力。進一步明確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分工,統籌協調中央地方、部內部外、系統內部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監管工作不留死角。
2.大力推進重點工作落實。上半年,籌備召開全國農藥管理工作會議,交流各地《條例》貫徹落實及機構職能調整等情況,分析農藥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安排部署今后農藥監管工作。在農藥生產銷售使用的關鍵時期,組派工作組,赴重點地區開展調研督導工作,推進農藥監管重點工作落實到位。
3.加強農藥法規宣傳培訓。針對機構改革后新的管理職責、新的管理人員,大力開展以《條例》及配套規章為重點的法規宣傳培訓,農業農村部重點培訓省級農藥管理人員,各省重點培訓市縣農藥管理人員和生產企業管理人員,市縣重點培訓農藥經營人員和用藥大戶,尤其要加大對農藥生產、經營和使用主體的宣傳培訓力度,全面提升農藥依法管理水平。
4.完善農藥管理制度機制。加快構建農藥管理的“三制度四機制”:以農藥生產、銷售、使用信息等為重點,建立信息報送制度;以生產安全、人畜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物藥害為重點,建立重大事故報告制度;以監管違規生產、銷售、使用為重點,建立違規事件通報制度。同時,建立農藥管理約談機制、企業誠信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工作協調機制,不斷提高農藥依法、科學、規范、高效管理水平。
二、落實放管服新要求,優化農藥行政審批服務
5.推進科學評審。在農藥登記許可方面,進一步明確部、省兩級在農藥登記受理、初審、技術審查和評委會評審等審批環節的內容、職責等相關要求,嚴格控制高風險農藥的新增登記和登記延續,嚴格控制同質化和老舊低效農藥產品登記。在農藥生產許可方面,各地要進一步規范評審規則,重點審查政策的吻合性、布局的合理性、設施設備的先進性等條件,注重與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規定的銜接,引導農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經營許可方面,明確省市縣的審批職責,重點審查經營人員技術水平、設施條件和管理制度,注重經營門店的合理布局、農藥使用和市場監管等環節的銜接,促進農藥經營門店規范化建設和服務水平提升。
6.推進規范審批。深入貫徹落實《條例》,進一步完善農藥登記管理制度,研究制定《農藥登記評審技術規范》《農藥助劑禁限用名單》《農藥登記初審規范》《特色小宗作物群組化試驗目錄》等規范性文件。各地要加快制定生產許可和經營許可管理制度,明確屬地審批權限與監管職責。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公開辦事指南,按照各項審批許可要求,嚴格執行指南規定的條件、流程、時限和結果公開等要求,確保行政審批程序合法。
7.優化審批服務。研究制定生物農藥和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登記的綠色通道政策,在確保產品高效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登記技術審查和審批進程,促進農藥綠色發展。完善行政審批網絡服務平臺,積極推進網上申請、網上審批和電子證書簽發,加快農藥無紙化行政審批服務進程。
三、落實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強化農藥行業監督指導
8.強化農藥行業指導。組織研究農藥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推進農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加強農藥產銷用情況監測預警,定期發布農藥產業發展報告。引導企業合理安排生產,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兼并重組,避免盲目擴張和過度生產,促進農藥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品質提升、供需平衡。督促指導企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經營主體責任,防范農藥重大安全事故。
9.穩步推進高毒農藥和老舊農藥淘汰。研究制定高毒農藥淘汰的相關政策措施,組織專家對計劃淘汰的10種高毒農藥開展可行性研究,逐個形成綜合評估報告,依法、科學提出高毒農藥淘汰的時間表和配套政策措施,穩步推進高毒農藥淘汰。組織開展農藥風險監測,對登記15年以上的農藥品種制定風險評估方案,力爭在2019年完成多菌靈、氟蟲腈等10種農藥的風險分析報告,逐步優化農藥產品結構,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人畜安全。
10.強化質量監督抽查。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采取例行隨機抽查、專項抽查、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市場銷售的農藥產品進行隨機抽查,對果菜茶生產上使用的農藥產品進行專項抽查,對“黑名單”農藥企業的產品進行重點抽查,抽樣檢測農藥產品有效成分含量、隱性添加其他農藥成分,尤其要監督抽查生物農藥添加化學農藥、低毒農藥添加高毒高風險農藥、敵草快等滅生性除草劑非法添加百草枯等違規情況。
11.強化市場監督檢查。實施專項檢查行動,開展農藥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檢查,重點檢查農藥相關許可證件是否齊全,生產經營有關臺賬是否健全,標簽二維碼標注是否規范,是否違規生產經營使用禁限用農藥,專供出口的農藥是否在國內銷售等,確保農藥依法生產、規范經營、科學使用。
12.嚴厲查處違規行為。強化“檢打聯動、行刑銜接”措施,依法嚴肅查處違規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藥、非法制售農藥黑窩點、群眾舉報的農藥案件、網上違規銷售農藥等行為,涉嫌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堅決打擊農藥生產經營使用違法行為。構建農藥誠信體系,堅持打假扶優相結合,將農藥執法監管結果與農藥登記、生產經營許可和政策扶持等措施掛鉤,完善監管長效機制。
四、落實創新發展新要求,促進農藥產業可持續發展
13.強化農藥科技支撐。根據農藥產業發展的新要求,多渠道爭取科研投入,著力打造農藥基礎性、關鍵性科技創新團隊,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科技創新與協作攻關,爭取在新農藥創制、新劑型開發、新工藝改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不斷提高農藥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組織開展農藥殘留、人類健康與環境安全、科學使用等薄弱環節的技術研究與集成創新,為農藥管理提供支撐。
14.加快標準體系建設。針對農藥產品質量標準和殘留標準短板,組織相關專家加快起草標準草案,力爭在2019—2020年完成農藥產品檢測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用標準,擬定1000項農藥殘留限量標準。
15.加強農藥監管能力建設。利用植保工程項目,繼續推進重點區域農藥風險監測能力建設,建設一批省級分中心和縣級監測網點,配備一批檢驗檢測設備。構建農藥信息監測預警體系,確定一批代表性的生產企業、經營門店、使用單位作為重點監測網點,及時跟蹤農藥產銷用動態,開展農藥風險監測預警。加快推進農藥管理信息化建設,構建部級農藥數字監管平臺和地方農藥信息化平臺,建立完善行政許可、監督執法、質量追溯、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統計等功能,推廣應用中國數字監管平臺,逐步實現農藥信息互聯互通。
16.積極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配合做好斯德哥爾摩、鹿特丹、巴塞爾等農藥相關公約的履約工作,組織開好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CCPR)第51屆年會,加強與相關國際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藥管理合作與交流,探索建立多邊和雙邊的合作交流機制。積極推進農藥登記試驗數據互認,促進農藥進出口貿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