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貴州省人民政府 貴州省人民政府 | 發布文號 | 暫無 |
---|---|---|---|
發布日期 | 暫無 | 生效日期 | 暫無 |
有效性狀態 | 廢止日期 | 暫無 | |
屬性 | 其他 | 專業屬性 | 其他 |
備注 | http://www.gzgov.gov.cn/djfb/713278.shtml |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食品安全的部署和要求,確保全省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近日轉發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推進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改革,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健全機制,消除監管空白,全面提升監管能力、效率和水平。到2017年初步形成各級政府負總責,食安辦綜合協調,各部門分工協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統一權威、運轉高效、制度規范、執法公正、監管有力的監管格局,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無縫銜接,守住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底線,較大提升全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高群眾滿意度和消費信心。打造一批食品品牌,推動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重點任務
(一)建立健全責任體系。
1.完成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全省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機制改革的有關要求,加快改革進度,確保職能、機構、隊伍、裝備及時劃轉,配套政策措施及時到位,各項工作有序銜接,力爭2014年底前建立和完善全省一體化、廣覆蓋、專業化、高效率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編委辦;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
2.完善縣以下基層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健全基層管理體系,縣級人民政府應按鄉(鎮)或區域設立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具體設立形式和人員編制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要充實基層監管力量,配備必要的技術裝備,填補基層監管執法空白,確保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在監管資源整合中都得到加強。
在農村行政村和城鎮社區設立食品安全監管協管員,承擔協助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宣傳引導等職責,并合理解決其工作經費和待遇問題。進一步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推動監管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快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體系和分區劃片、包干負責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編委辦;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
3.明確并落實各方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各市(州)、縣(市、區、特區)政府對其所轄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負總責。
農業部門重點強化源頭監管和治理,負責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和畜禽屠宰環節、生鮮乳制品收購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責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和職責范圍內的農藥、肥料等其他農業投入品的質量及使用的監督管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環節和保健食品的統一監管;衛生計生部門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食品包裝材料、容器、食品生產經營工具等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食品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負責進出口食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和監督管理;城管部門負責食品攤販占道經營執法工作;公安部門要建立專門的食品案件偵查機構,充實專業偵查人員,提升偵辦能力,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活動;宣傳、教育、鹽業、科協等部門負責職責范圍內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各級政府食安辦負責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和考核評價。企業對食品安全負主體責任,企業法人對食品安全負首要責任,企業質量安全主管人員對食品安全負直接責任。
(二)建立健全標準體系。
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建設。加強食品安全基礎標準、食品產品安全標準、食品生產過程、食品經營過程及食品基礎標準配套的檢驗方法與規程標準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鼓勵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制定實施嚴于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的企業標準,支持我省的白酒、辣椒等優勢特色產業、產品率先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完善食品安全標準數據庫。加大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和執行力度。對一些暫無國家標準又不適合制定地方標準的食品及相關產品,鼓勵支持企業制定企業標準,并按要求進行企業標準備案。(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三)建立健全執法監管體系。
1.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管,確保“農田里的安全”。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體系。全面推行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備案,建設農業投入品連鎖配送體系。嚴格落實生產檔案記錄制度。加強產地安全監測普查,開展產地環境綜合治理。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和質量控制技術。創建農業標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嚴格監測抽查,擴大例行監測、監督抽查品種和范圍,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使用禁用農獸藥、非法添加“瘦肉精”和孔雀石綠等違禁物質的違法違規行為。推行農產品產地證明制度,做好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強化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環節監管,嚴格奶站許可管理。加強畜禽屠宰管理和屠宰檢疫,落實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措施。發揮我省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打造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等證后監管,維護農產品品牌形象,努力打造一批農產品品牌,培育一批龍頭產業,塑造貴州優質農產品的良好形象。(牽頭單位:省農委)
2.加強食品生產經營監管,確保“餐桌上的安全”。嚴格執行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加強監督抽檢、執法檢查和日常巡查。到2015年底,全省所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包括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小餐飲單位、小集貿市場、農村食品加工場所等都要建立檔案、明確監管范圍和規范要求。所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都要建立食品追溯制度,食品退市、召回、銷毀和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銷售等管理制度。力爭地級市建立統一專業化收運、定點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餐廚廢棄油脂處置體系。全省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率達90%以上。對有一定規模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經營場所、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乳制品生產經營企業、白酒生產經營企業實行重點監管,督促其建立完善制度,強化質量控制,對監管人員實行責任倒查。對學校(幼兒園)食堂、單位集中用餐場所、工地食堂、農村自辦酒席、餐飲企業進行重點指導,防止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3.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頓,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以打擊“違禁超限、假冒偽劣”為重點,針對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果、蔬菜、茶葉、白酒、飼料、食用油、食品添加劑、“地溝油”、非法使用工業鹽、高毒高殘留農藥獸藥等重點品種,食品問題多發區、食品生產聚集區、城郊結合部和學校周邊等重點區域,開展一系列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活動,堅決取締不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企業,嚴肅查處“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消除帶有行業共性的風險隱患,切實凈化食品市場和消費環境。集中力量抓好農村食品市場的專項整治,著力解決當前農村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保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依法從嚴處理違法違規企業及有關人員。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與司法機關的銜接機制,對久拖不結、查處不力的重大案件掛牌督辦。對大案、要案、典型案件及時曝光,震懾犯罪分子,提升民眾信心。(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公安廳;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4.加強進出口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監管,確保“國門安全”。嚴格執行進口食品收貨人、境外出口商備案制度,強化入境檢疫審批、進口食品標簽審核,建立進口食品收貨人檔案、進口食品追溯制度,加強嬰幼兒配方奶粉等高風險產品的入境全項目檢測,防止不合格進口食品從貴州口岸入境。嚴格執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出口食品原材料基地備案、出口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備案制度,創新監管模式,將檢驗檢疫關口前移,主動監管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出國門。(牽頭單位:貴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四)建立健全應急處置體系。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在2014年內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日常防控、輿情監測、隱患排查、緊急處置、事故調查、信息發布等制度,強化應急裝備和應急物資儲備,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指揮決策、事故響應、現場處置、醫療救治等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水平。(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
(五)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
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建設。密切關注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科學制定省、市兩級統一監測計劃并組織實施。在食品生產、經營、消費環節設立風險監測點,以鄉村、社區為重點,擴大監測范圍、指標和樣本量,加強對食品風險監測數據的分析及運用,提高發現風險隱患的能力。
2015年前建立貴州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專家庫、食源性疾病監測網絡和報告體系,2017年前在省、市兩級建設和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體系。(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貴州科學院)
(六)建立健全社會共治體系。
1.完善食品安全誠信自律機制。督促全省有一定規模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按規定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全員全過程食品安全管理。深入開展“我用良心做食品”等活動,依托行業協會,倡導和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樹立道德誠信觀念,增強守法意識、責任意識、質量意識。積極引導企業加強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建立誠信長效機制。2015年底前建立全省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信息數據庫和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切實落實“黑名單”制度并向社會發布,加大對道德失范、誠信缺失企業的治理力度,嚴格依法查處違法違規企業。(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成員單位)
2.完善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制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落實獎勵資金,規范獎勵審定、資金管理和發放等工作程序,實現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各級監管部門在2015年前都要開通“12331”,建立和完善投訴舉報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投訴舉報體系,充分發動群眾提供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線索,讓犯罪分子無處藏身。(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委)
3.加強宣傳和科普教育,構建群防群控工作格局。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提高公眾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將食品安全納入行政學院等干部培訓內容,提升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干部職工食品安全意識。在中小學開展食品安全常識教育,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充分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和道德約束作用,加大對誠信典型的正面宣傳,及時曝光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典型案件,用市場規則引導公眾崇善懲惡,讓突破職業操守和道德底線的行為遭到全社會的譴責。建立食品安全輿情監測、信息報告和發布制度,主動防范、審慎穩妥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充分調動消費者協會、食品安全特邀監督員的積極性,動員群眾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社會監管。跳出固有監管模式,變單一行政手段為法律、道德、市場等多措并舉,讓“企業更負責、監管更有效、協會更有力、媒體更客觀、民眾更理性”。(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成員單位)
(七)建立健全信息支撐體系。
建設覆蓋全省服務全社會的“食品安全云”工程。以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為契機,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貴州科學院等部門和單位積極參與,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有關部門和檢驗檢測機構的業務應用系統和數據庫資源,在各級監管部門、檢驗檢測機構、生產經營企業的門戶網站、監管平臺、電子追溯系統、投訴舉報一體化平臺、輿情分析與應急指揮平臺、企業誠信信息數據庫、公眾信息互動平臺的基礎上,按照“整體規劃、統一標準、信息共享、試點先行”原則,進行大數據監測分析,建設服務全社會的“食品安全云”工程,逐步實現省內食品安全信息共享、質量可控、源頭可溯、流向可詢,促進食品安全問題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從2014年起,一年規劃、兩年實施、三年初步建成,使政府通過“食品安全云”發布信息、普及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健康消費,對生產經營者進行全程監管,使公眾了解知識和相關程序,查詢企業信用等級,追溯產品質量信息,在網上辦事或投訴舉報,使社會各方能通過“食品安全云”進行溝通交流和信息互動,降低成本,提高監管和服務效率。(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貴州科學院;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八)建立健全食品產業發展服務支撐體系。
積極搭建政策引導平臺,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則放寬準入條件,下放審批權限,重點在企業注冊、審批等方面簡化程序,幫助企業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申報資金項目和批號認證等,加強指導幫助、引導地方和企業加快食品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建立跟蹤服務機制,加大現場辦公力度,及時解決企業所急、發展所需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構建牽線搭橋、筑巢引鳳機制,爭取落地一些大的項目。幫助督促企業加大投入、建章立制,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以質量創品牌、創效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屬地管理。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監管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將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監管等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力爭逐年有所增長。進一步健全完善市、縣級食品安全考核評價體系,并將考核評價結果列為對地方政府工作實施績效考評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認真評估本地區食品安全狀況,加強工作指導和組織協調,及時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影響本地區食品安全重點難點問題,防止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爭創食品安全示范市或縣。貴陽市要在2015年前建成食品安全示范市。(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
(二)夯實業務基礎。強化教育培訓,切實提高基層執法人員法規意識、業務技能,規范執法行為和程序,提升執法水平,提高監管效能,培養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良、作風廉潔的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增加工作投入,整合監管資源,改善執法條件,健全風險監測、檢驗檢測和產品追溯等技術支撐體系。在三年內逐步為一線監管人員按國家標準配齊現場快檢、調查取證等設備,全面提升風險防控和行政執法能力。(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有關成員單位)
(三)加強統籌協調。各級政府食安委及其辦公室要加強牽頭抓總和自身建設,強化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查考核、監督指導和制度建設,督促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促進部門間密切配合,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加強各環節、各領域之間在信息互通、聯合執法、隱患排查、事故處置、行政司法銜接、打擊犯罪等方面合作,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系統性、協調性、一致性。落實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對發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區域性食品違法生產經營現象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地方,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負責人及有關人員的責任。(牽頭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任單位:省政府食安委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