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 | 發布文號 | 暫無 |
---|---|---|---|
發布日期 | 2015-04-27 | 生效日期 | 2015-04-27 |
有效性狀態 | ![]() | 廢止日期 | 暫無 |
屬性 | 規范性文件 | 專業屬性 | 其他 |
備注 | http://www.nx.gov.cn/zwgk/gtwj/bmwj/105761.htm |
各市、縣(區)農牧局、財政局,自治區有關部門:
為加快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根據自治區《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寧政發[2013]11號)、《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寧政發[2014]43號)、《關于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做好2015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意見》(寧黨發[2015]7號)精神,組織制定了《2015年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實施細則》,現印發你們,請貫徹執行。
附件:2015年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實施細則
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 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
2015年4月27日
附件
2015年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若干政策意見實施細則
為認真貫徹自治區《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寧政發[2013]11號)、《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寧政發[2014]43號)、《關于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做好2015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意見》(寧黨發[2015]7號)精神,全面落實“五百三千”產業發展計劃,規范項目組織管理,明確產業發展目標任務,實現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特制定2015年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實施細則。枸杞、葡萄、紅棗、蘋果等林業產業政策實施細則由自治區林業廳制定發布。
一、政策支持環節
2015年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政策,嚴格按照自治區《加快推進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意見》(寧政發[2013]11號)、《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見》(寧政發[2014]43號)執行,其中取消2個扶持環節、調整1個扶持環節,其他扶持環節和標準不變。
1、取消扶持環節。取消2個扶持環節,一是取消高標準外銷蔬菜基地建設環節,由市場調節,企業投入,政府部門做好規劃和技術引導;二是取消優秀龍頭企業獎勵環節。
2、調整扶持環節。調整1個扶持環節,龍頭企業直接補貼扶持環節調整為設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具體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設立政府引導基金促進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寧政發[2015]30號)組織實施。
二、項目申報程序
1、優質糧食產業稻麥原良種擴繁、糧油高產創建、旱作節水農業;瓜菜園藝產業設施園藝基地、工廠化集中育苗、提質增效關鍵技術推廣、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馬鈴薯產業;清真牛羊肉產業灘羊種母羊群建設、灘羊規模養殖場、灘羊規模養殖戶、灘羊肉高端市場、肉羊規模養殖場、肉羊規模養殖戶、肉羊基礎母羊擴群、肉牛液氮補助、良種繁育推廣、中南部肉牛養殖專業村、肉牛規模養殖場、高檔肉牛生產;奶產業高產種子母牛繁育,適水產業;優質牧草產業中南部地區苜蓿更新種植、優質飼草料基地、產業化經營;農作物種業優新品種展示推廣園區;中藥材;地方特色產品;專業大戶土地流轉;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農產品質量安全“三品一標”認證、中小學營養改善計劃初級農產品檢測;農機購置補貼、農機生產示范園區、農機作業公司、農機免費管理等項目由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整合資金,切塊到縣,各縣(市、區)根據實施細則自主實施,分項目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建設任務分解細化并落實到具體場點和單位,報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備案。
2、優質糧食水稻大棚育秧;清真牛羊肉產業灘羊種公羊推廣;奶產業奶牛出戶入場;農作物種業新品種選育;重大農業技術推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項目按照自治區具體項目實施方案執行。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休閑農業、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模式、農資經營示范店等環節,由各縣(市、區)按照程序向自治區農業產業化辦公室組織申報。
三、項目申報條件
項目申報必須符合《政策意見》規定要求和以下條件:
(一)農業特色優勢產業
1、優質糧食產業
(1)稻麥原良種擴繁。稻麥原種擴繁。①實施主體以取得自治區原種生產許可證,具備原種生產條件的區內科研單位、農作物種子生產企業為主;②2014年度秋季—2015年度春季稻麥原種區內銷售量達到5萬公斤以上。稻麥良種擴繁。①實施主體以取得縣級以上良種生產許可證,具有稻麥良種生產條件的區內農作物種子生產企業為主;②良種繁育基地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③2014年度秋季—2015年度春季稻麥良種區內銷售量達到30萬公斤以上。
(2)糧油高產創建。按照《2015年糧油高產創建項目實施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縣(市、區)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家庭農場為主;②小麥、玉米、水稻、馬鈴薯、小雜糧和油料單一作物集中連片1萬畝以上;多種作物整鄉推進,每鄉(鎮)不少于4個以上萬畝示范片。萬畝示范片或整鄉推進試點不得連續超過兩年;③每個萬畝示范片團隊技術人員應當達到3—5人,制定技術實施方案,采用自治區推介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旱作節水農業。自治區不再下達覆膜指導性計劃,由鹽池、同心、紅寺堡、原州、西吉、隆德、涇源、彭陽、沙坡頭、中寧、海原等縣(區),根據農民生產意愿和農業生產需求自主確定覆膜面積。
?。?)優質水稻。水稻大棚育秧。按照自治區農牧廳《關于申報2015年水稻大棚育秧項目的通知》要求:①實施主體以灌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水稻種植加工企業、育秧大戶、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及開展承包服務的農技人員為主;②育秧規模至少5座標準育秧大棚(60米×6.5米×2.2米)以上,采用微噴、秧盤、基質及半自動通風設備,培育的秧苗應當達到機插要求;③為農民提供代育代插服務。
2、瓜菜園藝產業
(1)設施園藝基地。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蔬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全區各縣(市、區)行政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企業為主;②新建及改造溫室必須達到寧夏二代節能日光溫室建設標準;新建拱棚達到水泥拱架大棚或鋼竹結構大棚標準。舊棚改造整園區推進。高速公路兩側和已規劃的城市發展區不予扶持。
?。?)工廠化集中育苗。①實施主體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育苗大戶為主;②育苗基地集中連片,年育苗能力500萬株以上,由區、市、縣(區)農業技術部門認定推薦的主推作物,同一品種種苗銷售量200萬株以上,90%以上供應當地農戶;③有3名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具有開展技術指導和售后服務的能力;④種苗生產、銷售檔案記錄齊全。
(3)提質增效關鍵技術推廣。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蔬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各縣(市、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實施,主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每縣推廣面積500棟以上,統一采購菌種,以園區為單位,整體推進。
?。?)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蔬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和《寧夏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認定及管理辦法》要求:①實施主體以全區各縣(市、區)行政村、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和企業等為主;②生產基地具有一定的組織化程度,生產經營主體明確,生產經營連續穩定,涉及土地流轉的流轉年限不低于10年;③生產基地以增加冬春蔬菜供應為主,設施生產基地規模500畝以上(凈生產面積150畝以上),露地生產基地規模1000畝以上。鼓勵支持生產基地設施與露地配套,以延長生產供應期,規模800畝以上,其中設施生產規模應在300畝以上(凈生產面積100畝以上);④日光溫室生產基地要達到寧夏二代溫室標準,配套滴灌、卷簾機、保溫被、自動通風設備,實現冬季安全越冬生產;大中拱棚生產基地拱棚為全鋼架結構,不可移動,配套滴灌設施;露地蔬菜生產基地配套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應用綠色防控技術;⑤生產基地生產的蔬菜品種以果菜類、葉菜類為主,主栽品種與當地市場消費相符合,以鮮食為主,與區內市場、超市、直銷店簽訂長期、穩固的銷售協議。
3、馬鈴薯產業
按照《2015年馬鈴薯脫毒種薯三級繁育體系建設及一級種薯示范推廣推廣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一級種薯推廣示范。由中南部地區縣(區)農牧局組織實施,實行整村推進,行政村馬鈴薯種植面積2000畝以上,并占全村農作物種植面積1/3以上。
4、清真牛羊肉產業
灘羊:
(1)灘羊種公羊推廣。按照《2015年國家綿羊良種補貼項目寧夏項目區實施方案》要求:①鹽池、同心、靈武、海原、紅寺堡等灘羊核心養殖區畜牧技術推廣部門統一組織實施;②灘羊種公羊為1—1.5周歲(不足部分可選育6月齡以上的優秀公羔羊作補充),系譜檔案、生產性能測定記錄完整,符合灘羊國家標準一級以上;③以灘羊養殖專業村、規模養殖場為重點,推廣灘羊種公羊,每戶(場、區)存欄基礎母羊30只以上,其中二級以上種母羊達到70%以上。
(2)灘羊種母羊群建設。①鹽池、同心、海原、紅寺堡等灘羊養殖核心區畜牧技術推廣部門統一組織實施;②以灘羊養殖專業村、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對存欄灘羊母羊3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場,灘羊母羊逐只鑒定,符合灘羊國家標準二級以上的種母羊建檔立卡、錄入良種羊管理系統,在線管理。
?。?)灘羊規模養殖場(園區)。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鹽池、同心、海原、紅寺堡等灘羊主產區的灘羊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聯戶為主;②新建棚圈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以上(不含運動場),符合《寧夏標準化羊場建設規范》(DB64/T749-2012),每2個平方米棚圈灘羊存欄1只;③配套飼草料調制、防疫、消毒等基礎設施。
?。?)灘羊規模養殖戶。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鹽池、同心、海原、紅寺堡等灘羊主產區的灘羊養殖戶為主;②新建棚圈面積達到150平方米以上或3個標準棚(6米×8米),1500平方米以下,每2個平方米棚圈灘羊存欄1只;灘羊母羊存欄100只以上。
?。?)灘羊肉高端市場。①實施主體以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②有穩定的外銷市場,有與農戶聯合建立的養殖基地或自建基地;③通過分割加工、品牌營銷,年銷售灘羊肉200噸以上;④灘羊肉銷售價格高于市場價格15%以上。
肉羊:
(1)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園區)。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全區肉羊養殖大縣(市、區)的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聯戶為重點;②新建棚圈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不含運動場),符合《寧夏標準化羊場建設規范》(DB64/T749-2012),每2個平方米棚圈肉羊存欄1只;③配套飼草料調制、防疫、消毒等基礎設施。
?。?)中南部肉羊規模養殖戶。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中南部地區肉羊養殖戶為主;②新建棚圈面積達到150平方米以上或3個標準棚(6米×8米),2000平方米以下,每2個平方米棚圈肉羊存欄1只。
(3)肉羊基礎母羊擴群。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全區肉羊養殖大縣(市、區)的肉羊繁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繁育大戶為主,長期從事肉羊繁育;②基礎母羊飼養30只以上,基礎母羊占存欄總數的60%以上;③當年新增基礎母羊(年齡為1.5—2.5歲)10只以上;④建立完整的養殖臺賬,基礎母羊全部建檔立卡,實行在線管理。
肉牛:
?。?)肉牛品種改良。按照《國家肉牛良種補貼項目寧夏項目區實施方案》實施:肉牛凍精,每頭牛補助10元(2支凍精),由自治區農牧廳統一采購;液氮,每頭牛補助8元,由各市縣農牧局負責采購。
(2)良種繁育推廣。①縣(市、區)畜牧技術推廣部門統一組織實施;②對飼養基礎母牛5頭以上的養殖戶(場),基礎母牛逐只建檔立卡,錄入良種肉牛管理系統,及時記錄更新配種、產犢等相關信息,實行在線管理。
?。?)中南部肉牛養殖專業村。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以自然村為單位,整村推進;②農戶新建棚圈面積60平方米以上,肉牛存欄達到5頭以上;③基礎母牛為個體檔案記錄完整的西門塔爾、安格斯等改良后代,佩戴統一編號耳標;④有專業人工授精技術人員負責冷配改良工作;⑤有充足的飼草料來源。
(4)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園區)。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全區肉牛養殖大縣(市、區)的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聯戶為主;②新建棚圈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符合《寧夏標準化肉牛場建設規范》(DB64/T756-2012),每10個平方米棚圈肉牛存欄1頭,存欄肉牛200頭以上,其中基礎母牛存欄40%以上,“三貯一化”池2000立方米以上;③配套飼草料調制、防疫、消毒等基礎設施。
?。?)高檔肉牛生產。①實施主體以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主;②有高檔肉牛生產基地和完善的繁殖、育肥和加工銷售體系;③年銷售高檔牛肉50噸以上;④銷售價格高于普通牛肉價格一倍以上。
5、奶產業
?。?)奶牛“出戶入場”。按照自治區發改委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園區)建設項目有關要求:①實施主體以奶牛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戶為主;②新建棚圈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以上,存欄奶牛200頭以上,“三貯一化”池2000立方米以上,符合《寧夏標準化奶牛場建設規范》(DB64/T759-2012);③通過收購、托管、租賃、入股等方式接納散養奶牛入場,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飼養、統一繁育、統一防疫、統一檢測、統一銷售”經營管理模式;④配套飼草料調制、防疫、消毒等基礎設施。
?。?)高產種子母牛繁育。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草畜產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標準化奶牛養殖場為主;②奶牛存欄300頭以上;③使用國外高質量性控凍精和性控胚胎移植開展奶牛繁育。
?。?)乳肉兼用牛新品種養殖示范。2013年全區支持10規模肉牛養殖場開展乳肉兼用牛新品種養殖示范,2015年相關縣(市、區)及養殖場繼續做好示范乳肉兼用牛培育。
6、適水產業
?。?)標準化稻蟹(魚)種養基地。①實施主體以稻米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種養大戶為主;②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環溝、圍欄等基礎設施建設符合標準,灌溉水有保障;③蟹種培育、田間管理、成蟹育肥等河蟹養殖管理,嚴格按照《自治區稻蟹生態種養技術方案》執行;④水稻、河蟹選用自治區主推的優良品種,“稻田蟹”、“蟹田稻”訂單收購。
(2)水產良種生產。苗種繁育。①具有合法、有效的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和水域灘涂養殖證,年水產苗種繁育能力5000萬尾以上;②嚴格執行水產苗種繁育技術規范及質量標準,建立親本培育、苗種繁育及銷售、投入品使用檔案;具有苗種供銷合同或協議;③親魚來源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良種親本更新換代。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漁業種質資源及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總體方案》實施。①具有合法、有效的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和水域灘涂養殖證,年水產苗種繁育能力5000萬尾以上;②親魚來源于省級以上水產原良種場,并進行電子標記;③具有親本引進協議或合同和發票,建立親本養殖檔案。
?。?)池塘標準化養殖基地。①實施主體以水產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養殖戶為主;②具有合法、有效的水域灘涂養殖證,并投入生產;③新建或改造集中連片200畝以上,有效水深2米以上;④推廣應用池塘底質改良、水質凈化調控、信息化管理等技術。
(4)名優水產品養殖。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漁業種質資源及重大技術推廣項目實施總體方案》實施。①實施主體以水產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養殖戶為主;②具有合法、有效的水域灘涂養殖證,并投入生產;③名優品種主養面積50畝以上;④引進養殖的名優品種具有名優魚種引進協議或合同和發票,建立養殖檔案;⑤具有名優水產品供銷合同或協議。
?。?)促進生態漁業發展。①實施主體以水產養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主;②生態漁業基地面積5000畝以上,具有合法、有效的水域灘涂養殖證或水域承包經營合同;③擁有自主水產品品牌,優先支持年銷售水產品1000噸以上,獲得國家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的企業、合作組織。
7、優質牧草產業
(1)中南部地區苜蓿更新種植。按照《2015年草原獎補機制牧草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方案》實施。
(2)建設優質飼草料基地。按照國家退牧還草工程項目和《2015年寧夏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實施。
?。?)牧草產業化經營。苜蓿適時機械收割。①實施主體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為主,組建牧草聯合機收服務隊;②2015年收割農民苜蓿5000畝以上;③有適宜的牧草收割設備。苜蓿訂單收購。①實施主體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為主;②2015年訂單收購農民苜蓿干草3000噸以上;③有牧草加工貯存設施。苜蓿包膜青貯。①實施主體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為主;②2015年生產包膜青貯2000噸以上;③有苜蓿包膜青貯設備。
8、農作物種業
?。?)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園區。按照《2015年農作物種業提升工程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以自治區許可的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種子管理部門、科研院所為主;②園區集中連片面積100畝以上,土地平整,交通便利,生產基礎設施比較完善;③園區建設用地使用權或承包經營權明晰。
?。?)新品種選育。按照《2015年農作物種業提升工程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新品種選育審定獎勵。區內種子企業、科研院所、個人選育的新品種,通過自治區審定,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選育推廣獎勵。區內種子企業、科研院所、個人自主選育的主要農作物優新品種,2011年后通過自治區審定,示范推廣3年以上,3年內推廣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
?。?)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培育。自治區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在寧夏境內注冊,取得自治區核發的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寧夏境內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1000萬元,種子繁育基地1萬畝以上。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在寧夏境內注冊,取得農業部核發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寧夏境內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5000萬元,種子繁育基地3萬畝以上。
9、道地中藥材產業
道地中藥材產業,由具有一定規模的縣(市、區)按照當地產業發展實際,制定2015年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和目標任務,項目資金切塊到縣。重點開展甘草采種、種苗繁育、規范化種植、新技術示范推廣等。
10、地方特色產品
小雜糧、小茴香、西芹、紅蔥、黃花菜、雞、豬等地方特色產品,由具有一定規模的縣(市、區)自主發展,制定2015年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和目標任務,項目資金切塊到縣。
?。ǘ┺r業產業化經營
1、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直接補貼扶持環節調整為設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具體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設立政府引導基金促進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寧政發[2015]30號)組織實施。
2、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①實施主體為直接從事種養業的農戶;②2015年度流轉土地100畝以上,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當年自主開展生產經營;③與農戶簽訂正式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5年以上,積極履行合同規定,未拖欠農民土地流轉費;④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流轉土地超過1000畝,按照1000畝補貼標準執行。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創建。按照《自治區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創建標準》創建,經考核驗收達標,對新認定的自治區示范合作社進行以獎代補,開展示范性創建。
3、休閑農業。①經營面積達到100畝以上的休閑農業場點,符合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布局合理、特色突出;②2015年度在自治區各類金融機構貸款30—200萬元,主要用于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和經營內容拓展;③場點年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上,年接待游客1萬人次以上;④場點經營服務人員中當地農民占50%。
?。ㄈ┨厣a業科技支撐
1、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專家服務團隊。專家服務團隊負責制定產業發展技術規劃和年度技術指導工作方案,遴選產業主推技術、主導品種,指導龍頭企業、示范基地開展產前產中產后關鍵技術集成推廣,根據服務企業、示范基地的數量、成效和實際蹲點服務的天數及年度考核結果,安排專家團隊科技服務工作經費。特色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由自治區農牧廳確定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專題,擇優確定專家團隊,編寫實施方案,開展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對完成項目任務的,給予研發經費補助。擇優確定專家團隊,指導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對完成項目任務的,給予經費補助。
2、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自治區財政廳、農牧廳統籌整合資金,公開發布2015年全區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指南,全區農技推廣單位、農業科研院校、產業專家團隊、農技人員,公開競標,擇優立項。
3、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模式。①農技人員創辦、領辦經營性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或承包經營設施種養業示范園區50畝以上或水產200畝以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②經營性農業科技服務組織須經工商部門注冊,承包經營設施種養業示范園區須經當地農牧部門確認,承包年限不少于3年;③為農戶提供服務,輻射帶動農戶100戶以上;④農技人員與所在單位簽訂項目任務書。
4、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按照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自治區農民培訓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組織實施。
?。ㄋ模┺r產品質量安全
1、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農殘速測設備配套。2013年全區已在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縣(市、區)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鄉鎮配套農殘速測設備255套,2015年各縣(市、區)加強檢測數據聯網監督,實現檢測、處置、執法聯動。中小學營養改善計劃初級農產品檢測。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項目實施總體方案》實施。吳忠、固原和中衛3市及轄區鹽池、紅寺堡、同心、原州、西吉、隆德、彭陽、涇源、海原9縣區農牧局組織檢測。
2、推進標準化生產。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組織申報。按照農業部《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意見》,以縣(市、區)為單位,基地布局堅持“環境優良、集中連片、規模種植”原則,同一種作物基地種植規模不少于3萬畝?;刂校堫^企業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基地農戶簽訂銷售合同所覆蓋的面積占基地總面積不得低于80%;至少有一家綠色食品企業的產品或原料產地位于創建基地區域內;其中綠色食品企業與農戶簽訂銷售合同所覆蓋的面積占基地總面積不得低于30%;蔬菜或水果基地,綠色食品企業與基地農戶簽訂銷售合同所覆蓋的基地面積占基地總面積不得低于70%。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h(市、區)農業主管部門組織申報。按照農業部《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創建與管理辦法》,以縣(市、區)為單位,基地相對集中,基地至少有60%的區域通過合法機構的有機認證。大田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不小于5000畝,水果種植面積不小于1000畝。“三品一標”認證??h(市、區)農業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實施,縣域主導產業清晰、整鄉連片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重點產品推廣綠色、有機生產技術;產品加貼相應標識,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①2015年認證“三品一標”數量達到10個,其中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共不少于2個,購買無公害農產品標識、農產品地理標志標識30萬枚以上,每縣補助10萬元;②2015年認證“三品一標”數量達到15個,其中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共不少于4個,購買無公害農產品標識、農產品地理標志標識40萬枚以上,每縣補助15萬元;③2015年認證“三品一標”數量達到20個,其中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共不少于6個,購買無公害農產品標識、農產品地理標志標識50萬枚以上,每縣補助20萬元。“三品一標”申報和購標數量,須經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確認。
3、創建農資經營示范店。①農資經營店經當地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經營期滿3年以上,信用等級為A級;2014年示范店銷售額達到80萬元以上,由當地農牧部門牽頭,聯合工商部門初審并申報;②農資經營店有固定經營場所,經營門店面積不少于50平方米,貨架柜臺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至少配備一臺上網電腦設備和打印機,并建立農資產品網絡查詢制度。有固定合格的庫房,經營種子、化肥、農機等企業,庫房面積必須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經營農藥、農膜等農資的企業,庫房面積必須達到500平方米,其中農藥庫房要分類擺放,并有專人看管;③經營的農資商品必須是經國家許可企業所生產的合格商品,無銷售過期、變質和“三無”及國家明令禁止農資現象,不得同時銷售食品、百貨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和生活相關的其他商品。
?。ㄎ澹┈F代農業機械化生產
1、農機購置補貼。按照《201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實施。
2、特色產業全程機械化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園區。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農機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要求:①實施主體為各縣(市、區)農機推廣部門;②組織農機作業公司、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玉米、馬鈴薯、水稻、苜蓿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集中連片2000畝以上;③重點開展機械化種植、收獲、育插秧、高效植保等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推廣,機械化耕整地、機械化種植、機械化收獲水平均達到100%。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農機作業公司、農機維修站(點),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農機作業服務公司建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實施;農機免費管理,按照自治區農牧廳《2015年農機免費管理項目實施總體方案》實施。
?。┥鷳B移民村特色產業發展
生態移民村日光溫室、大中拱棚、養殖棚圈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自治區生態移民補助政策執行。生態移民村產業幫扶繼續按照自治區農牧廳《全區生態移民村農業產業發展幫扶方案》(寧農(計)發[2013]3號)組織包村工作組積極開展技術示范和產業指導。
?。ㄆ撸┈F代農業激勵保障能力
1、開展創建自治區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示范縣創先爭優活動。根據各地產業規模效益、科技水平、經營機制、產業鏈條、市場開拓、資金投入、農民收入等指標,進行綜合考核,擇優評選,以獎代補。具體考核辦法另行制定。
2、推行農業保險補貼。按照《寧夏農業保險實施方案》實施。
四、項目驗收內容
堅持項目驗收標準和申報條件嚴格統一。項目驗收在滿足申報要求的基礎上,必須達到以下條件:
(一)農業特色優勢產業
1、優質糧食產業
(1)稻麥原良種擴繁基地。查驗企業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資質證明材料,查驗擴繁品種與審定證書是否一致;查看擴繁基地土地流轉或委托代繁合同,實地查驗擴繁基地地點、面積與申請生產許可證的地點、面積是否一致;稻麥原種擴繁基地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稻麥良種生產基地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檢查原良種生產檔案和田間抽檢檔案;核對銷售票據,查驗銷售量。
(2)糧油高產創建。依據《2015年全區糧油高產創建測產驗收及考核辦法》驗收。查驗高產創建面積、產量指標完成情況,“三覆蓋、五統一”及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到位情況,技術培訓、檔案記載、示范效果、資金使用情況。
?。?)旱作節水農業。重點查驗GPS實地打點測量情況,核對農戶地膜發放花名冊等。
(4)優質水稻。水稻大棚育秧。查驗育秧面積、育秧生產記錄,核實育秧數量以及銷售農民秧苗相關憑證等。
2、園藝產業
?。?)設施園藝基地。資料審查和現場核實面積相結合。重點查驗農戶名冊、土地流轉合同,實地核查面積等。
?。?)工廠化集中育苗。查驗育苗溫棚數量及面積;購買育苗床架、自動與半自動噴灌設施相關憑證等;查驗種苗生產及與農戶簽訂的銷售協議和相關票據。
(3)提質增效關鍵技術推廣。查驗實施規模、技術到位率、實施效果,核查菌種用量。
?。?)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實地核查永久性蔬菜生產基地面積,涉及土地流轉的查驗流轉合同;檢查滴灌、噴灌、卷簾機、保溫被、自動通風等設備配套完善情況;檢查生產基地與區內市場、超市、直銷店簽訂銷售協議及供應票據;檢查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記錄檔案和質量安全管理檔案。
3、馬鈴薯產業
(1)一級種薯推廣。重點查驗種薯來源、數量、質量合格證書、任務完成情況、技術檔案資料、測產驗收報告和總結報告等。
4、清真牛羊肉產業
灘羊:
?。?)灘羊種公羊推廣。依據《2015年國家綿羊良種補貼項目寧夏項目區實施方案》驗收。
?。?)灘羊種母羊群。灘羊母羊逐只鑒定,建檔立卡、錄入良種羊管理系統,在線管理。逐場逐戶查驗種母羊檔案和電子信息。
(3)灘羊規模養殖場(園區)。逐場查驗棚圈面積、建設內容、建設質量和財務支出憑證,核查存欄灘羊數量等。灘羊實際存欄數量低于應存欄數量的60%,不予補貼。
(4)灘羊規模養殖戶。逐戶查驗項目養殖明細檔案,核對新建棚圈面積和灘羊母羊存欄等。每戶灘羊、灘羊母羊實際存欄數量低于應存欄數量的60%,不予補貼。
?。?)開拓灘羊肉高端市場。檢查養殖基地規模及與灘羊養殖戶的購銷合同;查驗灘羊肉銷售原始票據(須明確產品銷往市場、數量、單價)及過磅單等原始記錄等。
肉羊:
?。?)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園區)。逐場查驗棚圈面積、建設內容、建設質量和財務支出憑證,核查存欄肉羊數量等。肉羊實際存欄數量低于應存欄數量的60%,不予補貼。
(2)中南部肉羊規模養殖戶。逐戶查驗項目養殖明細檔案,核對新建棚圈面積和肉羊存欄等。每戶肉羊實際存欄數量低于應存欄數量的60%,不予補貼。
?。?)肉羊基礎母羊擴群。逐場逐戶查驗養殖明細檔案,基礎母羊全部建檔立卡,實行在線管理。核對基礎母羊存欄數量,新增基礎母羊數量。
肉牛:
?。?)肉牛品種改良。肉牛凍精依據《2015年國家肉牛良種補貼項目寧夏項目區實施方案》驗收。凍精查驗發放使用記錄;液氮查驗購買和發放液氮的原始票據及記錄。
?。?)良種繁育推廣。逐頭查驗基礎母牛檔案和電子信息,配種和產犢記錄。
?。?)中南部肉牛養殖專業村。逐戶查驗養殖明細檔案,核對新建棚圈面積,核查肉牛存欄數等。每戶肉牛實際存欄數量低于應存欄數量的60%,不予補貼。
?。?)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園區)。逐場查驗棚圈面積、建設內容、建設質量和財務支出憑證,核查肉牛存欄和基礎母牛存欄等。肉牛、基礎母牛實際存欄數量低于應存欄數量的60%,不予補貼。
?。?)推進高檔肉牛生產。檢查養殖基地規模及與高檔肉牛養殖戶的購銷合同;查驗高檔牛肉銷售原始票據(須明確產品銷往市場、數量、單價)及過磅單等原始記錄等。
5、奶產業
?。?)奶牛“出戶入場”。依據國家發改委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有關要求驗收。逐場查驗棚圈面積、建設內容和財務支出憑證,核查奶牛存欄數量。
(2)高產種子母牛繁育。查驗進口性控凍精、胚胎采購合同、發票,核查繁育記錄、妊檢記錄。
6、適水產業
?。?)稻蟹(魚)種養基地。核實面積,檢查田間工程建設質量及標準,查驗蟹種購置原始票據、蟹種投放記錄、生產記錄、銷售記錄。
(2)水產良種生產。苗種繁育。查驗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水域灘涂養殖證;親魚來源單位資質證明;實地檢查苗繁育設施及親魚培育檔案記錄;檢查苗種生產記錄、銷售記錄及用藥記錄。良種親本更新換代。查驗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水域灘涂養殖證;查驗親魚來源單位資質證明和分子標記檔案;查驗親本購置發票及親本的品種、數量。
(3)池塘標準化養殖基地。核實面積,查驗水域灘涂養殖證;實地檢查池塘建設及水、電、路配套情況;查驗池塘底質改良、水質凈化調控、信息化管理等技術物化裝備購置原始票據及使用情況。
(4)名優水產品養殖。核實養殖面積,查驗水域灘涂養殖證;查驗魚種購置原始票據及放養記錄;檢查養殖生產記錄、用藥記錄、水產品銷售記錄等;檢查產量,查驗銷售原始票據。
(5)生態漁業養殖。核實大水面生態養殖面積,查驗水域灘涂養殖證或承包經營證、生產單位資質等;查驗自主水產品品牌證書,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書;查驗產地水產品銷售原始票據(須明確生產單位產品銷往市場、數量、單價)及過磅單等原始記錄等。
7、優質牧草產業
?。?)中南部地區苜蓿更新種植。依據《寧夏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牧草補貼項目驗收辦法》(寧農牧發[2012]184號)組織驗收,一年生禾草按畝產鮮草500公斤驗收。
?。?)優質飼草料基地建設。依據國家退牧還草工程項目和國家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建設項目有關要求組織驗收。
?。?)牧草產業化經營。苜蓿適時機械收割。查驗與農戶簽訂的收割協議、合同,苜蓿收割、貯存及銷售等相關資料。苜蓿訂單收購。查驗與農戶的購銷合同,苜蓿收購、貯存及銷售等相關資料。苜蓿包膜青貯。查驗苜蓿包膜青貯制作、貯存及銷售等相關資料。
8、農作物種業
?。?)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園區。查驗園區土地流轉或說明使用權歸屬的合同、協議等相關資料;查驗園區具體建設方案;園區展示品種、配套技術等相關技術資料;開展展示推廣活動的文字、影像等檔案資料。
(2)新品種選育。新品種選育審定獎勵。查驗新品種審定證書及公告;新品種選育推廣獎勵。查驗主要農作物優新品種審定證書,市縣推廣種植面積證明材料,以每年各市、縣(區)種子管理部門統計提供給自治區種子管理部門匯總并上報農業部的數據為準。
?。?)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培育。自治區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查驗企業自治區核發生產經營許可證;查驗種子生產基地土地使用權歸屬證明材料,包括土地流轉合同、委托代繁(制)種合同等材料;實地核驗設施設備,包括種子加工營銷場所、加工設備、倉儲設施、檢驗檢測儀器等。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查驗企業農業部核發經營許可證;查驗種子生產基地土地使用權歸屬證明材料,包括土地流轉合同、委托代繁(制)種合同等材料;實地核驗設施設備,包括種子加工營銷場所、加工設備、倉儲設施、檢驗檢測儀器,以及大型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建設情況。
9、道地中藥材產業及地方特色產品
依據各縣(市、區)2015年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及目標任務具體內容檢查驗收。
?。ǘ┺r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1、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實地察看基地建設及當年種養情況,查驗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創建。依據《自治區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創建標準》驗收,查驗自治區農牧廳、林業廳、工商局、供銷社等部門聯合認定文件,查驗示范內容。
2、休閑農業。實地查看休閑農業場(點)運營狀況和建設項目;查驗休閑農業場(點)貸款銀行撥款單,休閑農業場(點)歸還銀行貸款利息清單,經貸款行蓋章確認;查驗休閑農業場(點)經營狀況有關憑證。根據貸款金額,給予一定貼息。
?。ㄈ┨厣a業科技支撐
1、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專家服務團隊。依據《寧夏農業特色優勢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管理考核辦法》驗收。根據服務企業、示范基地的數量、成效和實際蹲點服務的天數及年度考核結果,安排專家團隊科技服務工作經費。特色產業關鍵技術研發。由自治區農牧廳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和專家,依據任務合同書內容考核驗收,對完成項目任務的,給予專家團隊補助。
2、重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依據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重大農業技術示范推廣項目指南》,實行公開招標、合同管理、項目監理、考核驗收。
3、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模式。查驗農技人員創辦、領辦經營性農業科技服務組織,工商部門登記注冊證明或承包經營合同及所在單位出具的身份證明;查驗基地或園區面積、種養規模、經營效益等;為周邊農戶提供服務情況,包括技術培訓人次、種子種苗供給數量、農機化作業次數等;完成單位職責及合同約定工作任務情況。
4、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依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自治區農民培訓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驗收。
?。ㄋ模┺r產品質量安全
1、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小學營養改善計劃初級農產品檢測。查驗項目市、縣(區)監測經費支出票據。
2、推進標準化生產。創建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依據農業部《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驗收辦法》驗收。考核縣(市、區)政府成立基地建設領導機構,負責轄區基地創建總體工作;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承擔基地技術指導和生產管理工作;制定統一的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生產管理檔案制度和質量可追溯制度;建立基地用農業投入品公告制度和基地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基地建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監督管理隊伍,加強對基地環境、生產過程、投入品使用、產品質量、市場及生產檔案記錄的監督檢查等?;匾劳旋堫^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強產銷聯合,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合機制;基地環境檢測結果符合綠色食品環境標準。以申報材料通過寧夏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核為準。創建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依據農業部《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創建與管理辦法》驗收。考核縣(市、區)政府成立基地建設領導機構,負責轄區基地創建總體工作;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具體承擔基地技術指導和生產管理工作;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組織制定生產區域內質量管理手冊、有機生產操作規程、生產技術方案;建立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使用國家認定的有機農業生產資料;基地依托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強產銷聯合,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合機制;基地建立可追溯體系等;基地環境監測結果符合《有機產品》環境要求。以申報材料通過寧夏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核為準。“三品一標”認證。查驗以縣(市、區)為單位,“三品一標”整體認證情況,購買無公害農產品標識、地理標志農產品標識數量;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以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證書”為準;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登記保護)以現場檢查符合標準,產品通過(或正在)檢測或申報材料通過寧夏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核為準。
3、創建農資經營示范店。①查驗各種注冊登記證件是否齊全,是否年檢,經營年限是否達到要求;檢查是否嚴格按照統一標識、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明碼標價、統一臺賬制度的要求開展連鎖經營;②實地查驗經營門店、貨架、庫房面積是否達到要求,自有房屋提供房產證明,租賃房屋提供租賃合同,電腦、貨架、辦公設施是否達到要求,并提供購置發票;③各項制度是否健全上墻,進貨銷貨臺帳是否齊全,索證索票率達到100%,無違法行為和不良記錄。
(五)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
1、農機購置補貼。依據《2015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及農機購置補貼考核驗收辦法執行。
2、特色產業全程機械化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園區。依據《自治區農機生產示范園區考評驗收辦法》驗收。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農機作業公司、農機維修站(點),按照2015年農機作業服務公司建設項目實施總體方案》驗收;農機免費管理,按照《自治區農機免費管理實施方案》驗收。
?。┥鷳B移民村特色產業發展
生態移民村產業幫扶繼續按照自治區農牧廳《全區生態移民村農業產業發展幫扶方案》(寧農(計)發[2013]3號),具體幫扶內容方式由各縣(市、區)確定,由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組織相關專家檢查驗收。
五、項目驗收程序
1、資金切塊到縣項目,由各縣(市、區)全面組織驗收,驗收結果要在當地主要新聞媒體或報紙予以公示,并將項目公示情況、工作總結報告和驗收報告分別報送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公示結果無異議后,各縣(市、區)對合格項目及時兌付項目資金。自治區農牧廳、財政廳適時組織項目督查檢查,并對各縣(市、區)已驗收項目進行重點抽驗。自治區本級項目由農牧廳各業務處室(局)牽頭組織驗收,公示結果無異議后,兌付資金。
2、實行申報制項目,按照具體項目管理程序和驗收方案執行,由實施單位按隸屬關系向所在縣(市、區)農牧部門提出項目驗收申請,各縣(市、區)自查自驗,自治區在市縣自查自驗的基礎上進行抽查驗收。項目驗收結果自治區進行公示,公示結果無異議后,自治區下撥項目資金,由各縣(市、區)對合格項目及時兌付項目資金。
六、項目資金管理
1、嚴格項目計劃管理。嚴格按照《政策意見》及實施細則規定,下達項目計劃或具體項目實施方案,不得隨意變更內容。不得重復申報項目,凡自治區有關部門已安排資金的項目,不再給予補助。項目申報要公開,鼓勵有資質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及有關技術部門積極申報;項目資金兌付要公示,要接受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2、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各縣(市、區)嚴格按照政策實施項目,切塊項目資金不得變更扶持環節、扶持標準和驗收程序,不得突破各環節自治區安排資金額度。要確保項目資金落實到位,??顚S茫坏媒亓?、挪用,對于驗收合格的項目,應及時撥付項目資金,不得延誤。對項目執行遲緩、資金撥付不及時、年度不能按時完成項目實施任務、資金結余數額較大的縣(市、區),將按照自治區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加快全區財政預算執行進度的緊急通知》(寧財(預)發[2014]403號)文件規定,扣減下一年度資金。
3、建立項目檔案管理。所有項目均要建立基礎檔案,各縣(市、區)要將項目申報書、項目確認評審意見、檢查驗收報告等資料建檔歸類,并詳細記錄項目實施主體基本情況、建設地點、建設內容、采購物品發放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