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 |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 | 發布文號 | 川畜食函〔2013〕19號 |
---|---|---|---|
發布日期 | 2013-01-18 | 生效日期 | 2013-01-18 |
有效性狀態 | ![]() | 廢止日期 | 暫無 |
屬性 | 其他 | 專業屬性 | 其他 |
備注 | http://www.scxmsp.gov.cn/zwgk/zw02/201301/t20130118_177089.html |
甘孜、阿壩、涼山州及各縣畜牧(畜牧獸醫、農牧)局:
草原鼠蟲害是我省主要的生物災害之一。草原鼠蟲害防治屬國家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事關農牧業生產、國家生態安全、公共衛生安全、民族地區和諧穩定。按照省畜牧食品局《關于下達2012年草原鼠蟲害防治任務的通知》(川畜食函〔2012〕380號)要求,為確保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現就加強草原鼠蟲害防治和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合理布局,重點防治
草原鼠蟲害防治實行項目管理,嚴格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原則進行立項和安排。主要依據預測預報工作、發生趨勢分析報告、防治工作條件(積極性、主動性、工作效能、保障條件)和資金規模等因素統籌規劃和任務布局。申報和安排項目,要突出集中連片、重點防治,一個州一般一年安排3-5個縣。補助資金規模一般草原鼠害治理一個縣不少于20萬元,草原蟲害防治一個縣不少于30萬元。補助標準依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鼠害防治補助1.0元/畝,蟲害防治補助2.0元/畝。
二、改進防控方法
草原鼠蟲害治理以生物防治和生物控制為主,減少或少用化學農藥,進一步加大C型肉毒殺鼠素、苦參堿、阿維?蘇、瑞?蘇、印楝素、招鷹控鼠、引狐治鼠、牧雞牧鴨治蝗等生物農藥、生態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草原鼠害防治生物防治比例要達到85%以上,草原蟲害生物防治比例要達到65%以上,草原無鼠害示范縣和草原蟲害生物防治示范縣全部采用生物防治技術。
三、加強監督管理
1.加強資金管理。草原鼠害、蟲害防治補助經費屬國家防災救災性質的專項資金。嚴格執行財政部《中央財政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政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農業防災救災資金管理辦法》、農業部《全國草原無鼠害示范區建設實施辦法》、和《四川省草地滅鼠治蟲補助經費管理辦法》等規定,加強管理,專款專用,嚴禁挪用、擠占、滯留、貪污等現象。
2.嚴格履行項目申報立項、實施方案審批與備案制。項目縣依據預測預報和發生趨勢分析報告于每年3月底前將項目申報計劃報州草原站,州草原站匯總審核后上報省草原工作總站。當年防治計劃下達后,各項目縣必須及時制定實施方案,報州上審批后組織實施,同時批復后的實施方案報省草原工作總站備案,以作為檢查驗收依據。
3.嚴格實行物資統采。按照部省有關規定,結合我省防治資金計劃到縣的實際,各州草原鼠蟲害防治物資由州草原站組織統一采購,嚴格按照政府采購要求,及時組織完成所需防治物資的招標采購和調運。
4.進一步強化督查指導。建立督查機制,加強草原鼠蟲害防治的全程監督檢查,省、州要定期組織督察組深入重點地區調查研究,協助指導、督促和檢查防治工作,縣上主管部門和草原站要加強現場督促檢查、技術指導,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5.建立考評驗收制度,及時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驗收。由主管領導、技術專家、監審財務人員共同組成檢查驗收組,年底前完成對三個州和重點縣上年防治項目的省級考評驗收,形成驗收意見,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
四、提高科技水平
要加大對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科技研發和推廣力度。各級草原站要積極開展草原鼠蟲害等生物災害災變規律、監測預警技術、藥劑篩選示范、新型機械引進研發、長效工作機制建立等方面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草原鼠蟲害監測和防治的科技水平。近期重點要做好草原鼠蟲害監測預警,嚴格按照全省統一制定下發的《草原鼠蟲害監測預警實施方案》抓好固定監測、路線調查、地面繪圖、數字化上圖、發生趨勢分析等工作。建立健全防治新技術引入機制,強化生物防治、生態控制等環保、高效的防治藥物、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各地要加強草原植保服務體系建設,穩定人才隊伍,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五、強化防治安全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關系到牧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民族地區穩定。各級都要增強安全風險意識,強化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要全面推行合同制,層層簽訂滅治任務合同,將安全責任落實到防控工作的每個環節,落實到具體實施的每一個鄉村。強化防治物資統一管理,建立健全藥物、物資貯藏、收發制度,確定專人保管,嚴防有毒有害物品泄漏、遺失和中毒事故發生。加強技術培訓,嚴格按照安全操作技術規程要求組織實施防治。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
2013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