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电竞-体育电竞综合赛事平台

 
當前位置: 首頁 > 權威發布 > 指導意見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浙食藥監規〔2015〕14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03 18:36:39 來源:互聯網
發布單位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發布文號 浙食藥監規〔2015〕14號
發布日期 2015-07-24 生效日期 2015-07-24
有效性狀態 廢止日期 暫無
屬性 其他 專業屬性 其他
備注 http://fw.zjfda.gov.cn/fda/info!detail.do?search[%27infoType%27]=28&search[%27xxgkGzdtType%27]=&id=48028

各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切實加強我省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監管,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省局研究制定了《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5年7月24日

 

  浙江省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意見(試行)

 

  為切實加強我省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監管,保障公眾消費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農質發〔2014〕14號)、《浙江省餐桌安全治理行動三年計劃(2015—2017年)》(浙政辦發〔2015〕36號)要求,現就開展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建設“兩美”浙江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我省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點,加快構建食用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嚴格市場準入、嚴把質量關口、提升監管效能,不斷提高我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二、工作目標

 

  以提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標,以農批農貿市場、商超為重點對象,以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管理為核心,以檢測工作為倒逼手段,按照“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公眾可查”的基本要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記錄等制度,通過三年左右的努力,逐步建成從批發到零售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到2017年底,實現城區農貿市場質量追溯體系建成率95%以上。

 

  三、工作內容

 

 ?。ㄒ唬﹪栏衤鋵嵾M貨查驗記錄制度。

 

  1、嚴格查驗供貨商主體資質。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和食用農產品經營者應當嚴格查驗供貨商的身份證明,對于以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合作社名義供貨的,應當查驗營業執照;對于以個人名義的,應當主動提供身份證明;對于來歷不明或者送貨上門,但無法提供上述主體資質身份證明的,經營者不得進貨經營。

 

  2、規范查驗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和合格證明。對于以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合作社名義供貨的,一般應當出具產地證明或者合格證明,產地證明一般為鄉鎮政府組織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名義出具,合格證明除了法定檢測報告外,包括符合規定要求的快檢報告。對需要檢驗檢疫的農產品,還要提供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3、建立進銷貨臺賬。食用農產品經營者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用農產品的名稱、數量、進貨日期以及供貨者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

 

  食用農產品批發企業和批發市場入場經營者應當建立食用農產品銷售臺賬制度,如實記錄銷售食用農產品的名稱、銷售數量、銷售日期、購貨方名稱及其聯系方式等內容,并向購買者主動提供銷售憑證。

 

  (二)推進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

 

  食用農產品電子追溯體系,是指以二維碼等為產品標識,運用信息化手段,以經營者履行法定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信息項目為主要內容形成數據庫,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食用農產品經營主體、食用農產品質量、食用農產品流向等實現網上監管的信息系統。

 

  1、電子追溯體系的主體。根據我省實際,批發市場應全部建立電子追溯體系,城區規模較大(200攤位以上)的市場也應當建立電子追溯體系,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市場建立電子追溯體系。

 

  2、電子追溯體系的內容。批發市場電子追溯應包含下列信息:(1)能確定上級供貨者及下級進貨者身份的名稱、營業執照注冊號(或個人身份證號)、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2)能標識追溯單元的品名、編碼、計量單位、數量等信息;(3)反映交易情況的單據號、交易日期等信息。

 

  零售市場電子追溯應包含下列信息:(1)能確定上級供貨者身份的名稱、營業執照注冊號、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2)能標識追溯單元的品名、編碼、計量單位、數量等信息;(3)反映交易情況的單據號、交易日期等信息;(4)供消費者查詢的追溯碼等信息。

 

  3、電子追溯的方式。各市場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市場上較為成熟的技術方案,采取單獨建設、區域聯建、入住第三方平臺等方式建設,但應遵循國家相關技術標準,能夠與監管部門建立的信息系統實行數據交互。

 

  4、電子追溯的編碼。在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監管工作中,全省統一執行農業部發布的《農產品市場信息分類與計算機編碼》(NY/T2137—2012)。

 

 ?。ㄈ┰圏c開展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體系建設工作。

 

  目前,我省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體系建設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實踐應用和相應的人力物力投入。為此,選取杭州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杭州批發市場、慈溪坎墩中心農貿市場、溫州市菜藍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諸暨市農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嘉興蔬菜批發交易市場、麗水市倉前菜市場六家單位先行試點。各試點單位及所在地市場監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一要高度重視試點工作,積極進行應用探索,明確試點工作的思路、措施和特色;二要強化工作保障,包括人員隊伍保障、經費投入保障,以及開展試點的體制機制保障;三要做好總結提升工作,強化創新意識,結合監管實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好做法、好經驗,以期在全省推開,建立全省行之有效的農產品監管模式。

 

  四、工作要求

 

 ?。ㄒ唬┨岣哒J識,加強領導。省政府、省平安辦將食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年度重點考核任務,各地要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和農業、商務等部門溝通協調,切實履行《食品安全法》賦予的監管職責。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統籌規劃,細化目標任務,把握時間節點,緊扣考核指標,使監管責任到崗到人,確保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二)分級分類,統籌結合。食用農產品經營者規范開展進貨查驗、臺賬記錄活動是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的重要保障。各地要按照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和即將出臺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分類推進,注意區分不同主體、不同品種、不同環節,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重點突破,穩步推進。同時,在體系建設工作中要注意與市場準入、快速檢測、日常監管、食品安全監督義工隊伍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提升監管效能。

 

 ?。ㄈ娀讲?,加大保障。加強督查督辦是推進食用農產品市場追溯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要切實加強督查,在狠抓執行力上下功夫,重視調查研究,按照進度要求有針對性地加強督促指導和暗訪檢查,確保建設工作取得實效。同時,要積極向當地政府匯報,爭取財政補助和政策支持。

 

  (四) 注重宣傳,營造氛圍。對經營者要加大宣傳食用農產品經營各項法定要求,教育經營者自覺履行食品安全法定義務;對監管干部要加大法律法規培訓力度,提高干部執法能力;對消費者要開展食品安全消費教育,建立違法行為信息披露制度和群眾舉報機制,營造公眾參與的群眾性監督氛圍。

 
推薦圖文
喜力Heineken拉罐啤酒500ml*24罐/箱 分享裝 RIO銳澳雞尾酒套裝洋酒女士網紅預調酒3度微醺330ml*10罐
灣仔碼頭 三全
推薦茶資訊
點擊排行